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1920 年,德国人霍尔茨瓦特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其效气轮机 但效率太低,仅 3~4%,因而未获得实用。1872 年,德国人 F.施托尔策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并于 1900~1904年进行了试验,但因始终未能脱开起动机独立运行而失败。1905 年,法国人 C.勒梅尔和 R.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的燃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1)

一、燃气轮机的发展史

燃气轮机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发明(1131-1161 年)"走马

灯",靠蜡烛火焰产生的热气吹动顶部的叶轮来带动剪纸人马旋转。

1791 年,英国人 J.巴伯首次描述了燃气轮工作过程。

1872 年,德国人 F.施托尔策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并于 1900~

1904年进行了试验,但因始终未能脱开起动机独立运行而失败。

1905 年,法国人 C.勒梅尔和 R.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的燃

气轮机 但效率太低,仅 3~4%,因而未获得实用。

1920 年,德国人霍尔茨瓦特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其效

率为 13%、功率 370kw,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但因等容加热循环

以断续爆燃的方式加热,存在许多重大缺点而被人们放弃。

1939 年,在瑞士制成了 4Mw发电用燃气轮机,效率达 18%。同

年,在德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从此燃气轮机进入了实用阶

段,并开始迅速发展。

1941 年,瑞士制造的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1.64 兆瓦)通过了

交货试验。

1947 年,英国制造的第一艘装备燃气轮机的舰艇下水,它以 1.86

兆瓦的燃气轮机作加力动力。

1950 年,英国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汽车(75千瓦)。此后,燃气

轮机在更多的部门中获得应用。

到 1998年世界上有 56个国家在上千艘舰船上使用了燃气轮机作

为动力,燃气轮机数量达 2500 多台。在民用高性能商用船舶上的应

用也在增加。

在 1991 至 2000 年的十年中总共生产了近千台舰船用燃气轮机。

1987 年美国燃气轮机发电量首次超过其他形式的发电量,专家

预测,到 2020 年全世界燃气轮机发电可能会接近 50%左右。燃气轮

机发电较好地解决了高峰及应急用电及自备电源问题。发电应用是燃

气轮机最为重要的市场领域。

目前,世界上能设计和生产工业重型燃气轮机的主导厂家有:美

国 GE(通用电气)公司(22-519MW)、德国 Siemens(西门子)公司

(5-287MW)、法国 Alstom(阿尔斯通)公司(90-335mw)、日本Mitsubishi

(三菱)公司(28-116mw)和日本 HITACHI(日立)公司(16-32mw)。另

外还有一些设计和生产轻型燃气轮机的厂家,如美国 P&W(普惠-注

意这个不是做打印机的惠普)公司、美国 Solar Turbines(索拉透平)

公司(1-13.5mw)等。

我国已建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汽轮机行业,如哈汽、上汽、东汽、

北汽,能生产 30-100 万千瓦的蒸汽轮机机组,还有制造中小机组的

南汽、武汽、杭汽、青汽、广汽等工厂。但是,燃气轮机工业还处于

起步阶段。虽然航空发动机厂都有生产燃气轮机的技术能力,机械、

航天、造船和石化系统部分企业也已具有一定的维修和生产能力,不

过燃气轮机的产量十分有限,尚未形成专业化设计、研发和生产基地。

现在,我国航空工业已开始与外方合作参与燃气轮机有关的工作,如

和 UTC 的 TPM 公司合作设计、生产 FT-8 燃气轮机,为国外公司生

产零件等业务。然而,目前我国在使用的燃气轮机多为进口,尤其是

大型机组。

国内燃气轮机生产厂商:南京汽轮电机公司、哈尔滨汽轮电机公

司、绵阳的东方汽轮电机公司、上海汽轮电机公司、沈阳鼓风机厂、

北京中航世新燃气轮机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西安航空发

动机公司、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

二、燃气轮机分类

按使用对象分:

航空用燃气轮机(飞机动力)、工业用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

压缩机、泵油机等)、舰船用燃气轮机(驱动舰船螺旋桨)

按功率大小分:

轻型燃气轮机(航机改型)、重型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

按热力循环方式分:

简单循环、复杂循环(回热、再热、中冷等)、联合循环(燃机

汽轮机)

按转子数目分:单转子、双转子、三转子;

三、燃气轮机工作原理

压气机连续地从大气中吸入空气并将其压缩。压缩后的空气进入

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后燃烧 成为高温燃气 随即流入燃气透平

(以下简称透平)中膨胀作功,推动透平叶轮带着压气机叶轮一起旋

转。加热后的高温燃气的作功能力显著提高 因而透平在带动压气机

的同时 尚有余功作为燃气轮机的输出机械功。

流入动力涡轮的燃气工质在动力涡轮中膨胀做功,推动动力涡轮

旋转,并由动力涡轮轴以旋转扭矩的方式向天然气压缩机提供机械能,

驱动离心式压缩机旋转工作,由压缩机对管道天然气增压。

燃气轮机由静止起动时,需用起动机(如液压、气动起动机或变

频电动机)带着旋转,待加速到能独立运行后,起动机才脱开。

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是最简单的,称为简单循环。此外,还有回

热循环和复杂循环。

燃气轮机的工质来自大气,最后又排至大气,是开式循环。此外,

还有工质被封闭循环使用的闭式循环。燃气轮机与其他热机相结合的

称为复合循环装置。

从燃烧室到透平进口的燃气温度称为燃气初温。初温越高透平出

功越多,燃气轮机的输出功就越大。燃气初温和压气机的压缩比,是

影响燃气轮机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提高燃气初温 并相应提高压缩

比 可使燃气轮机效率显著提高。

燃气轮机的启动部件

三、燃气轮机结构

燃气轮机(Gas Turbine)由燃气发生器涡轮(Gas Producer 简称 GP)和

动力涡轮(Power Turbine 简称 PT)组成,再配以进气、排气控制、以及

其他辅助系统。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2)

燃气发生器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三大部件构成。

3.1、压气机

压气机是燃气发生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功能是从周围大气吸入空

气并将空气压缩增压,然后连续不断的向燃烧室提供高压空气。

燃气发生器压气机有三种型式:轴流式压气机、离心式压气机、

轴流 离心混合式压气机。

轴流式压气机与活塞式压气机不同,它不是靠减小体积增压,轴

流式压气机是靠高速旋转的叶片对流动气体作功来实现增压的,称为

动力式压气机。

轴流式压气机由两大基本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转轴为主体的可

转动部分,称为压气机转子。在转子的轮盘上装有一排排转子叶片(又

称为工作叶片、动叶),是组成转子的主要部件。另一部分是机匣和

装在机匣里的一排排静止叶片(又称为静叶、导流叶片)构成的静止

不动部分,称为压气机静子。压气机的构成:压气机转子 压气机静

压气机装配图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3)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4)

3.1.1、压气机工作原理

压气机叶栅构成:转子叶片构成的动叶栅 静子叶片构成的静叶

栅。压气机"级"的定义: 一排动叶栅和紧随其后的一排静叶栅构

成压气机的一个"级"。

级是多级轴流式压气机进行能量交换的基本单元。由于单级增压

有限,所以需要多级串连实现需要的增压比。轴流式压气机通过高速

旋转的叶片对流动中的气体做功,把从涡轮传来的机械能转化为气流

的动能和压力能,使气流绝对速度增大,压力增压。动能在导流叶片

通道里再转化成压力能,使气流压力进一步增大。

压气机转子叶片的叶型弯曲角越大,级的增压能力越强。但弯曲

角越大,气流分离的也越容易发生,使压气机的效率降低,所以压气

机转子叶片的气流弯曲角最大也就 30~40 度的样子,不能太大。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5)

微型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发电原理(燃气轮机知识汇总及其燃机电站简单介绍)(6)

3.2、燃烧室

燃烧室的基本类型:分管燃烧室、联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

燃烧室结构

燃烧室的主要部件有燃烧室外套、燃烧室内套、进口扩压器、火

焰筒、燃料喷嘴、涡流器、点火器等。

环形燃烧室是一种先进的燃烧室设计,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流阻损失小、联焰方便、排气冒烟少、火焰筒加工成本低等优点,现

代燃气轮机几乎全都采用这种形式的燃烧室。

燃烧室是静止高温部件,结构设计中主要应考虑热膨胀和减小局

部热应力的问题。火焰筒有气膜保护冷却,不会被火焰烧坏。但燃烧

室工作时的强烈振动会造成火焰筒裂纹。喷嘴积碳也会使燃料喷雾锥

倾斜,将燃料喷射到火焰筒上,造成火焰筒烧伤。

进入燃烧室的高压空气流分为 "一次空气"、冷却空气、 "二

次空气",其用途分别为:一次空气流经火焰筒的旋流器、火焰筒头

部进气鱼鳞孔及火焰筒前部的几排射流孔进入火焰筒的燃烧区。

一次空气约占总空气量的 20%。这样比例的燃料空气混合气燃烧后,

变成 1800~2000℃的高温燃气。 一次空气是为了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必须供入到燃烧区的燃烧用空气。一次空气流入火焰筒时的空气柱的

后部低速区,还起火焰稳定器的作用。

冷却空气

穿过火焰筒壁上的许多间隙缝进入火焰筒,并力图沿着火焰筒壁

流动,形成一层空气冷却膜保护火焰筒壁温度不会超过 700℃,使火

焰筒有较长的工作寿命。

二次空气

经火焰筒后段的射流孔射入从燃烧区来 1800~2000℃高温燃气

之中,进行掺混降温,使燃气温度降低到有冷却的涡轮叶片所能承受

的限制最高温度。

红色:一次空气流;蓝色:二次空气流

火焰筒内的火焰和气流

3.3涡轮

涡轮是把燃气工质的能量转变成涡轮转子轴输出机械功的部件。

燃气发生器涡轮用来带动压气机,动力涡轮用来带动外部负载天然气

压缩机。对涡轮的要求是:级数少,效率高,冷却措施有效,工作寿

命长。

燃气发生器涡轮是指带动压气机的涡轮,不对外做功。燃气发生

器后部的大直径涡轮是对外带动天然气压缩机工作的动力涡轮。这两

种涡轮担负的任务不同,但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在燃气发生器涡轮中燃气的一部份能量被转换成涡轮转子的机

械功带动压气机,燃烧室出口燃气能量的 2/3 被燃气发生器涡轮转换

吸收,燃气的温度和压力大幅度降低,但仍然具有相当高的能量和做

功能力。燃气的这部分剩余能量在动力涡轮中再次充分膨胀做功,机

械能由动力涡轮轴输出,带动天然气压缩机。从动力涡轮出来的燃气

由于能量已充分被利用,温度压力都已经很低,除其中的热能(约

500℃)可用回收利用之外,已是一股没有多大用处的废气,人们往

往称其为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之中。

燃气在涡轮膨胀做功,燃气体积膨胀增大,因而涡轮流通面积要

逐渐变大成为扩散通道,叶片长度逐级加长。

涡轮转子

涡轮转子叶片是燃气轮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承受应力最大的零

件,它的材料和冷却设计,决定了涡轮前燃气温度的高低,对燃气轮

机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涡轮前燃气温度越高,动力涡轮的输出功率越

大,机组热效率越高。 人们往往把燃气发生器涡轮前燃气温度的高

低作为衡量燃气轮机性能水平的指标。

涡轮设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涡轮叶片的冷却设计。涡轮

叶片冷却效果好,涡轮前燃气温度就可高一些,涡轮的做功能力会更

强,机组的热效率会有所提高。现代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冷却设计都很

复杂讲究,采用的冷却方式有对流、冲击、气膜冷却等,能将涡轮叶

片表面温度降低 500℃以上。涡轮叶片所用的高温耐热合金在不冷却

的情况下可承受 700℃的高温,如果有 500℃的冷却效果,涡轮前燃

气温度就可提高到 1200 ℃的高水平。

涡轮导向叶片静止不动,不承受离心应力的作用,因而只要稍作

一些冷却设计,就可承受很高的涡轮前燃气温度。

燃气在涡轮中的膨胀流动是从高压流向低压,没有压气机中的气

流分离等现象,因而涡轮的效率比压气机高,做功能力强。6、7 级

压气机,1级涡轮就可带动。

涡轮叶片

涡轮工作原理及组成

涡轮基本上是由前面静止的导向叶片组件和后面旋转的工作轮

(转子叶片 轮盘 涡轮轴)组件组成。

涡轮" 级"的定义为由处于前面的静止的一圈导向叶片和紧随

其后的旋转的一圈工作叶片组成。导向叶片引导燃气以恰当的角度冲

击涡轮工作叶片。工作叶片被燃气"吹转",把燃气中的能量转换成

涡轮转子的轴功率。

燃气流在导向叶片通道中只进行能量的转化,将燃气的压力能和

热能转换成动能,使燃气速度大幅度提高并引导燃气以合适的方向冲

击涡轮转子叶片。在转子叶片通道中燃气流进行能量的交换,燃气对

转子叶片做功,推动转子叶片旋转,将其压力能和热能转换成从涡轮

轴输出的机械功。

四、燃机电站概况

燃气轮机(Gas Turbine)先广泛应用于航空和宇航领域,随后迅

速向能源(发电)、石化、冶金以及海陆交通等诸多领域发展。

先进的燃气轮机已普遍应用模块化结构。运输、安装、维修和更

换都比较方便,而且广泛地应用了孔探仪,振动和温度监控、焰火保

护等措施,其可靠性和可用率大为提高,指标已超过了蒸汽轮机电站

的相应指标。9E、9F 级重型燃气轮机已在发电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

GE和西门子公司都已研发了 H 级燃气轮机。

其中 GE 公司基于空气冷却透平技术的 9H 级燃气轮机其联合循

环效率约 61%,联合循环出力可达到 592MW。西门子公司全内空冷

H 级燃机单机出力约 400MW,联合循环出力约 600MW ,效率也在

60%以上,自 2011 年以来全球已投产 9 台,首台投产于德国巴伐利

亚州

在环保方面,由于燃气轮机的燃烧效率很高,排气干净,未燃烧

的碳氢化合物,CO、S0x,等排放物一般的都能够达到严格的环保标

准,再结合应用注水或注蒸汽抑制燃烧、干式低 NOX 燃烧室,或者

在排气管路中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等技术措施,可使 NOx

的排放低至 9ppm 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因此,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特别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已作为基本负荷机组或备用机组得到

了迅速的应用。

燃气轮机的应用发展现已提高到降低总能耗的高度,它是当前世

界节能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量的分级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全能

量系统工程的概念被普遍重视,以热电联产及热动联供为核心的总能

系统同样有广阔的前景,今后在能量转换过程的系统中,燃气轮机将

占更重要的位置,并将大量采用燃气轮机总能系统。

现在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个国家,一百多个企业生产近千种型号的

燃气轮机,国内主要引进通用(GE)、西门子、三菱技术。

燃气轮机简单循环原理(布雷登循环)

燃气轮机标准工况定义(ISO11086:1996)

燃气轮机的标准额定出力指燃气轮机在透平温度、转速、燃料、

进气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排气压力为标准参考条件,且处于新的

和清洁状态下运行时的标准或保证的出力。

ISO工况定义:压气机进口压力为 101.3kPa,温度 15℃,相对湿

度 60%;用来冷却工质的冷却水或空气温度为 15℃;标准气体燃料

的 H/C 重量比为 0.333,净比能为 50000kJ/kg;标准燃料油的 H/C 重

量比为 0.1417,净比能为 42000kJ/kg。

*燃机订货四工况:1.ISO 工况:标况、2.性能考核工况(年均工况)、

3.夏季工况:考核最小出力、4.冬季工况:选发电机。

燃机电站相关名词定义:

简单循环:依次由压缩、燃烧、膨胀过程组成的热力循环;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循环与蒸汽或其他流体的朗肯循环相联合的

热力循环;

燃料比能(热值) :总比能是单位质量的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的总热

量,用 kJ/kg 表示,净比能是总比能减去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所吸收

的热量,也用 kJ/kg 表示;

热耗率:每单位时间消耗的净燃料能量与输出的净功率的比值,

单位是 kJ/kWh;

热效率:净输出功率与基于燃料净比能的热消耗量之比。

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1 1 联合循环发单系统简图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优点:较低的单位千瓦造价;建设周期短、

低排放,NOx<25ppm;SO2 及烟尘量与天然气成分有关,但很小,无

需脱硫、除尘、可靠性高;联合循环热效率高。

联合循环的型式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联合循环的型式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

联合循环的型式三:燃气轮机 低压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型式

余热锅炉构成

余热锅炉由省煤器(凝结水加热器)、蒸发器、过热器以及联箱

和汽包等换热管簇和容器等组成。在省煤器中锅炉的给水完成预热的

任务,使给水温度升高到接近于饱和温度的水平;在蒸发器中给水相

变成为饱和蒸汽;在过热器中饱和蒸汽被加热升温成为过热蒸汽;

卧式余热锅炉:燃气水平地流过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等,燃

气呈"横向流动" 而与其相配的传热管束为垂直布置,并通常采用

自然循环。

立式余热锅炉:锅炉中燃气由下向上顺序流过过热器、蒸发器、

省煤器等,燃气呈"纵向流动" 与其相配的传热管束为水平布置。

在蒸发段,借助循环泵把水压入蒸发器管束,形成了强制循环。

联合循环机组的蒸汽轮机

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选择

实用的燃气轮机—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简称联合循环)从

热力循环系统的角度来分主要有以下五类:

(1)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

所有的热量都由燃气轮机带入的联合热力循环,这是一种以燃气

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燃气侧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

(2)有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

在工质经过燃气轮机做功后加入一部分热量参与循环的联合热

力循环。补燃作用是提高蒸汽参数与蒸汽产量,增加汽轮机的功率或

对外部工艺流程提供额外的供热蒸汽。

(3)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

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热风助燃的联合循环。工质中剩余的氧几

乎全部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这是一种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

统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蒸汽侧循环参数。

(4)增压锅炉型联合循环

蒸汽发生器放在循环的燃气侧燃烧室之后和燃气透平之前的联

合循环。也是一种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主要取决于蒸

汽侧循环参数。

(5)给水加热型联合循环

燃气轮机的排气主要用于加热蒸汽循环系统给水的联合循环。更

是以汽轮机为主的联合循环;系统性能主要取决于蒸汽循环;适用于

燃气轮机排烟温度较低的情况。

上述五类联合循环不仅都能用于发电,而且还都可以做成热电联

产或热电冷三联供的联合循环,即可从系统某处引出蒸汽供工艺流程

使用。通常,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是各种联合循环中效率最

高的,因为输入的热量全部在燃气侧的较高温度下加入循环体系的,

因而得到最多的应用,最适合于带基本负荷和中间负荷的机组。

因此分布式能源项目推荐采用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

联合循环机组轴系配置

就联合循环电厂而言,系统的轴系布置方案是决定电厂结构和机

组效率及灵活性的重要因素。通常,轴系布置方案可以分为单轴和多

轴,单轴是指燃气轮机和汽轮机在同一根轴上共同推动发电机做功;

多轴则是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的轴分开,分别推动各自的发电机做功。

多轴方案中可以是 1 台燃气轮机对应一台汽轮机,也可以是多台燃气

轮机对应一台汽轮机,根据燃气轮机的台数,分别称为"1 1"、"2 1"、

"X 1"多轴系统。通常大容量燃机多配单轴,容量较小的常按多轴

配置。

联合循环轴系配置对电站投资成本、总体布置与占地面积、运行

操作以及热力性能(特别是变工况的性能)、机组是否承担电网调峰等

都有很大影响。除此之外,还应适当考虑投资、运行灵活性、占地面

积、建设周期、国产化率、维修等因素的影响。电站设计优化选择时

应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来确定选择轴系配置总体方案。

对于分布式能源项目,以热(冷)定电,所供热(冷)负荷基本为工

业热负荷和空调冷、热负荷,其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单轴配置

优势不明显;且对于热电冷三联供机组,将同时承受电网和热(冷)

网波动的影响,为保证安全可靠,推荐采用多轴配置方案。

七、燃气轮机的种类的应用区别

(1)根据各方技术数据的比较,若采用纯凝发电工况运行则航

改型燃气轮机占优,对于分布式能源项目长期抽汽发电工况运行则工

业重型燃气轮机占优。

(2)对于分布式能源项目选用的燃气轮机不仅要注重经济性,

更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3)对于分布式能源项目,采用工业重型燃机比较合适,对于

要求启停快的调峰电厂采用航改型燃机比较合适。

(4)对于分布式能源项目,宜采用无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

环,并采用多轴配置方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