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经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

【题解】

本篇详述了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和循行情况,以及十五络脉的名称、循行路径及其虚实病候的表现。全篇内容,都着重在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 [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提要】本段阐述了人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经脉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禁脉:乃"禁服"之误,其意就是指《灵枢》的《禁服》篇;"凡刺之理"等六句皆载于此篇。因该篇记载了黄帝授书于雷公时所说的话:"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故雷公在这里以此发问。

【白话解】

雷公问黄帝说:在《禁服》篇中,您曾说过,要掌握针刺治病的原理,首先就应该熟悉经脉系统,了解经脉循行的部位和起止所在,知道经脉之长、短、大、小的标准,明了经脉在内依次与五脏相属,在外分别与六腑相通的关系。对于这些道理,我愿意听您更详细、更全面地讲解一下。黄帝说: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道作为营藏气血的处所,以筋的刚劲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而使生命维持不息。雷公说:我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经脉的起始所在及其在周身循行分布的情况。黄帝说: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 [1]于中焦 [2],下络 [1]大肠,还 [1]循 [1]胃口 [3],上 [1] 膈 [4]属 [1]肺,从肺系 [5]横 [1]出 [1]腋下,下 [1] [6]内,行 [1]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 [7],入 [1]寸口,上鱼,循鱼际 [8],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 [9]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 [10],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 [11],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 [12],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肺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

[1]起、络、还、循、上、属、横、出、下、行、入:经脉开始出行的叫做"起";其脉连于相表里之脏腑的叫做"络";其脉去而复回的叫做"还";经脉由此及彼,沿着某物而走的叫做"循";经脉从下向上行的叫做"上";其脉与所属之本脏或本腑相连的叫做"属";经脉横向行走的叫做"横";经脉由深部出于浅部的叫做"出";经脉从上向下行的叫做"下";其脉走在其他经脉旁边的叫做"行";经脉由外入里的叫做"入"。下同。

[2]中焦:是指膈与脐之间的部位,其中心大约在中脘穴所在的部位。

[3]胃口:在此是指胃的上口贲门。

[4]膈:即指横膈膜。

[5]肺系:就是气管。

[6]臑:nào,音闹,上臂内侧隆起的白肉叫做臑。上臂亦称做臑。

[7]廉:即边缘的意思。

[8]上鱼,循鱼际:手拇指掌指关节后方,掌侧隆起的肌肉叫做鱼;鱼的边缘叫做鱼际,也是穴位的名称。

[9]是动则病:就是指因本经经气发生异常变动而产生的疾病。

[10]瞀:mào,音茂,目眩眼花、视物不清叫做瞀。心中闷乱也叫做瞀。

[11]是主肺所生病者:"是主……所生病者",就是指此条经脉上的腧穴可以用来治疗发生在这一方面的疾病。如"是主肺所生病者",就是说肺经所属的腧穴可以主治肺脏所发生的疾病。

[12]中风:就是指为风寒等邪气所侵袭,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感冒。

【白话解】

肺的经脉手太阴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大肠腑,然后自大肠返回,循行环绕胃的上口,向上穿过横膈膜,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肺脏,再从气管横走并由腋窝部出于体表,沿着上臂的内侧,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前面下行,至肘部内侧,再沿着前臂的内侧、桡骨的下缘,入于桡骨小头内侧、动脉搏动处的寸口部位,上至手大指本节后手掌肌肉隆起处的鱼部,再沿鱼部的边缘到达手大拇指的指端;另有一条支脉,从手腕后方分出,沿着食指拇侧直行至食指的桡侧前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衔接。

手太阴肺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肺部胀满,气喘,咳嗽,缺盆部疼痛等症状;在咳嗽剧烈的时候,病人常常会交叉双臂按住胸前,并感到眼花目眩、视物不清,这就是臂厥病,是由肺经之经气逆乱所导致的一种病证。

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主治肺脏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咳嗽气逆,喘促,口渴,心中烦乱,胸部满闷,上臂内侧前缘的部位疼痛、厥冷,手掌心发热。

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肩背部遇风寒而作痛,自汗出而易感风邪,以及小便次数增多而尿量减少等症状。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肩背部遇寒而痛,呼吸气少不能接续,小便颜色改变等症状。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按语】

关于"是动病"、"所生病",历代有不同看法,录后供参:《难经·二十二难》:"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张志聪:"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张介宾:"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变动为握为哕之类,即此之谓……手之太阴,肺所生病也……细察本篇之义,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也。"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2)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两骨之间 [1],上入两筋 [2]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 [3]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4],下入缺盆 [5]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 [6]颊,入下齿中,还出挟 [6]口,交 [6]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 [7]所生病者,目黄口干, [8],喉痹 [9],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10]。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大肠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

[1]出合谷两骨之间:合谷,穴位名,其穴在手大拇指、食指的歧骨之间。两骨,就是指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

[2]两筋:即指拇短伸肌肌腱与拇长伸肌肌腱。

[3]髃骨:就是指肩胛骨上部与锁骨、肱骨相连接所形成的肩峰,也是肩髃穴的所在。

[4]柱骨之会上:肩背之上,颈项之根,叫做天柱骨,即大椎穴处;也就是肩胛上方,第七颈椎的隆起处。此处也是六阳经会合的地方,故称作"会"。

[5]缺盆:就是指锁骨上窝处。

[6]贯、挟、交:经脉在某物中间穿过的叫做"贯";经脉并行于某物两旁的叫做"挟";经脉彼此相交叉的叫做"交"。下同。

[7]津液:因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气,津液又由气所化生,所以大肠经所属之穴位主治津液所生的疾病。

[8]鼽衄:鼽,qiú,音求,即指鼻塞。衄,nǜ,音恧,即指鼻出血。

[9]喉痹:是指喉中肿痛闭塞,以致呼吸、言语均感困难的一种病证。

[10]寒栗不复:寒栗,就是指打寒战;不复,就是难以回复温暖的意思。

【白话解】

大肠的经脉手阳明经,起始于食指的指端,沿着食指拇侧的上缘,通过拇指、食指歧骨之间的合谷穴,向上行至拇指后方、腕部外侧前缘两筋之中的凹陷处,再沿前臂外侧的上缘,进入肘外侧,然后沿上臂的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出于肩峰的前缘,再向后上走到脊柱骨之上而与诸阳经会合于大椎穴,然后再折向前下方,进入缺盆,并下行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肺脏,再向下贯穿膈膜,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大肠腑;另有一条支脉,从缺盆处向上走至颈部,并贯通颊部,而进入下齿龈中,其后再从口内返出而挟行于口唇旁,左右两脉在人中穴处相交汇,相交之后,左脉走到右边,右脉走到左边,再上行挟于鼻孔两侧,而在鼻翼旁的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衔接。

手阳明大肠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等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主治津液不足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口中干燥,鼻塞或出鼻血,喉头肿痛以致气闭,肩前与上臂疼痛,食指疼痛而不能活动。

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经脉所过之处发热而肿的病象。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发冷颤抖,不易恢复温暖等病象。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 [1],旁纳太阳之脉 [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 [3]唇,下交承浆,却 [3]循颐 [4]后下廉,出大迎,循颊,上耳前,过 [3]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5];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 [3]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 [6]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 [3],以下髀关 [7], [3]伏兔 [8],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 [3]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 [9],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 厥 [10]。是主血所生病者 [11],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 [12],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胃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

[1]頞中:頞,è,音饿,即鼻梁。 中,就是指鼻梁上端(鼻根部位)的凹陷处。

[2]旁纳太阳之脉:纳,《甲乙经》、《千金方》、《铜人经》、《十四经发挥》、马莳本、张介宾本均作"约",也就是缠束的意思。《铜人经》的注释为:"足太阳起目眦(睛明穴)而阳明旁行约之",其意思就是说足阳明胃经的经脉缠束旁侧之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

[3]环、却、过、直、合、抵、别:环绕于四周的叫做"环";不进反退的叫做"却";通过它经穴位所在部位的叫做"过";一直向前走而不转向的叫做"直";两脉相并的叫做"合";到达某处的叫做"抵";另行而发出分支的叫做"别"。下同。

[4]颐:即口角后方、腮部之下的部位。

[5]额颅:就是指前额处、发下眉上之间的部位。

[6]气街:穴位名,其部位在少腹下方之毛际的两旁,也叫做气冲。

[7]髀关: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上端的皮肤交纹处。

[8]伏兔: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的肌肉隆起处,因其形如趴伏的兔子,故名。

[9]洒洒振寒:指患者有阵阵发冷的感觉,就好像凉水洒在身上一样。

[10]骭厥:骭,gàn,音干,是胫骨在古时候的名称。骭厥,就是指足阳明之气自胫部而上逆的病证。古人认为贲响(肠中气体走动而发生鸣响)、腹胀都是因足胫部之气上逆所致,故称之为骭厥。

[11]是主血所生病者:胃腑受纳水谷而使营血得以化生,是为营血之根,如果胃腑有病,则营血不生。足阳明经受纳胃腑之气,成为多气多血之经,而可调节营血之变,所以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可以主治有关血的各种病证。

[12]口唇胗:,wāi,音歪,就是歪的意思;口,就是指口角歪斜。胗,zhēn,音真;唇胗,就是指口唇生出疮疡。

【白话解】

胃的经脉足阳明经,起于鼻孔两旁(迎香穴),由此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并缠束旁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到达内眼角(睛明穴)之后再向下行,沿鼻的外侧,入于上齿龈内,继而返出来挟行于口旁,并环绕口唇,再向下交会于口唇下方的承浆穴处,此后再沿腮部后方的下缘退行而出于大迎穴,又沿着下颌角部位的颊车,上行至耳的前方,通过足少阳胆经所属的客主人穴,沿着发际,上行至额颅部;它有一条支脉,从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走行至颈部的人迎穴处,再沿喉咙进入缺盆,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处下行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行于脐的两侧,最后进入阴毛毛际两旁的气街部位(气冲穴);另有一条支脉,起始于胃的下口处(即幽门,大约相当于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着腹部的内侧下行,到达气街的部位,而与前面所讲的那条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由此下行,沿着大腿外侧的前缘到达髀关穴处,而后直达伏兔穴,再下行至膝盖,并沿小腿胫部外侧的前缘,下行至足背部,最后进入足次趾的外侧间(即足中趾的内侧部);还有一条支脉,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间;又有一条支脉,从足背面(冲阳穴)别行而出,向外斜走至足厥阴肝经的外侧,进入足大趾,并直行到大趾的末端,而与足太阴脾经相衔接。

足阳明胃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全身一阵阵发冷战栗,就好像被冷水淋洒过一样,以及频频呻吟,时作呵欠,额部暗黑等症状。发病时怕见人和火光,听到木器撞击所发出的声音,就会神慌惊恐,心中跳动不安,因此病人喜欢关闭门窗而独处室内。在病情严重时,就会出现病人想要爬到高处去唱歌,脱了衣服而乱跑,以及腹胀肠鸣等症状,这时的病证就被称做骭厥病。

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主治血所发生的疾病,如高热神昏的疟疾,温热之邪淫胜所致的大汗出,鼻塞或鼻出血,口角歪斜,口唇生疮,颈部肿大,喉部闭塞,腹部因水停而肿胀,膝髌部肿痛,足阳明胃经沿着胸膺、乳部、气街、大腿前缘、伏兔、胫部外缘、足背等处循行的部位都发生疼痛,足中趾不能活动自如等。

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热;若气盛而充于胃腑,使胃腑之气有余,就会出现胃热所导致的谷食易消而时常饥饿,以及小便颜色发黄等症状。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胸腹部发冷而战栗;若胃中阳虚有寒,以致运化无力,水谷停滞中焦,就会出现胀满的病象。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全文(一起读经典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1],过核骨 [2]后,上内踝前廉,上踹 [3]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得后与气 [4]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 [5]、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脾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是动病"、"所生病",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

[1]白肉际:手足之掌(或跖)与指(或趾)都有赤白肉际,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为白肉,阳面(即生有毫毛的那一面)为赤肉,二者相交界的地方即为赤白肉际。

[2]核骨:即指第一趾跖关节在足内侧所形成的圆形隆起,其状如圆骨,故名。

[3]踹:在此为"腨"之误,即指小腿的腓肠肌部,俗称小腿肚。

[4]得后与气:后,就是指大便;气,就是指矢气。得后与气,就是指排出了大便或矢气。

[5]溏瘕泄:溏,指大便稀薄。瘕泄,指痢疾。

【白话解】

脾的经脉足太阴经,起始于足大趾的末端,沿着足大趾内侧的白肉处,通过足大趾本节后方的核骨,上行到达内踝的前缘,再上行至小腿的内侧,然后沿胫骨的后缘,与足厥阴肝经相交会并穿行至其前方,此后再上行经过膝部、大腿之内侧的前缘,进入腹内,而联属于本经所属的脏腑——脾脏,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胃腑,然后再向上穿过横膈膜,挟行于咽喉两侧,连于舌根,并散布于舌下;它的支脉,在胃腑处分出,上行穿过膈膜,注入心中,而与手少阴心经相衔接。

足太阴脾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部胀满,时时嗳气等症状;在排出大便或矢气后,就会感到脘腹轻快,就好像病已祛除了一样。此外,还会出现全身上下均感沉重等病象。

足太阴脾经上的腧穴主治脾脏所发生的疾病,如舌根疼痛,身体不能活动,食物不能下咽,心中烦躁,心下牵引作痛,大便溏薄,痢疾,水闭于内以致小便不通,面目皮肤发黄之黄疸,不能安静睡卧等。勉强站立时,就会出现股膝内侧经脉所过之处肿胀而厥冷的病象。此外,还有足大趾不能活动等症状。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