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江简介关于长江的资料(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长江简介关于长江的资料(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一书选编了156幅色粉画和两位作者的47篇旅行笔记。发生在长江的故事,昭示今天的我们未来究竟何去何从。观看、欣赏、阅读该书,可以启发每一个读者思考:一条江河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幸福是什么?何谓美好生活?长江何以如此迷人?答案尽在《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大卫·霍克尼曾说过,绘画比摄影更真实。因为“绘画里拥有时间的流动感,而这个对我们来说更重要”。两人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两位作者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旅克·理查德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文字描述了沿途看到的一切——直接、真实,没有丝毫的修饰——长江中、下游(旅克·理查德 著);高翔则怀着一个中国人对本土山河的厚重

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

高翔,油画专业博士,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于德国、英国卡特琳画廊、法国等国内外著名机构举办个展,出版《问梦——高翔艺术作品展》《格局·格调——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创作集·造型卷·高翔》《幻象之诗——马克·帝格朗尚&高翔对话展》《空间的静观——乔尔乔·莫兰迪绘画研究》等著作。

旅克·理查德,法国作家、记者,曾创立文学杂志《立刻》。出版有多部散文和游记,如《寻访神秘的中国》。

2005年,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搭拖拉机以及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以最大的可能,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

两人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两位作者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旅克·理查德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文字描述了沿途看到的一切——直接、真实,没有丝毫的修饰——长江中、下游(旅克·理查德 著);高翔则怀着一个中国人对本土山河的厚重情感,用色粉笔速写了进入他眼中的风景,同时日记旅途的每一瞬间——长江中、上游 长江上游(高翔 著)。

距离两位作者2005年开始的沿江行走已过去10多年,随着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完成,高翔和旅克当年目睹的一些古城镇已经永没江底。当年他们描绘长江的文字和画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珍贵。长江,这条流经无限广袤地域并发生巨变的河流,沿岸的景致,每一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人与事,无不勾起人们无限丰富的联想和记忆——

长江简介关于长江的资料(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1)

长江何以如此迷人?答案尽在《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大卫·霍克尼曾说过,绘画比摄影更真实。因为“绘画里拥有时间的流动感,而这个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一书选编了156幅色粉画和两位作者的47篇旅行笔记。发生在长江的故事,昭示今天的我们未来究竟何去何从。观看、欣赏、阅读该书,可以启发每一个读者思考:一条江河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幸福是什么?何谓美好生活?

画家袁运生读罢该书说,这些画朴素、真实、生动,同时带有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关怀……

诗人于坚则说,高翔画劳动者、流浪者、信徒、拖拉机、酥油、寺院、菩萨、公路上的儿童、牛、蘑菇、通向不明之地的道路、故乡……朴素,真诚,赞美也忧心忡忡。

画家段正渠高度评价:《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田野调查”和历史瞬间定格。

法国电影导演朱莉·波图赛利赞美高翔:你的画作在我们的生活中画出了线条,我在其中找到了我的世界,同样的忧虑、关切的画面,可触及的紧张感。

(出版社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