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承载着(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ZZ)
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承载着(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ZZ)我不管!爸爸答应了!你看爸爸已经洗过了呀,再洗不是浪费水吗?要不强迫爸爸就陪他洗?但是爸爸真的刚洗过!有没有别的方法逃脱这困境呢?然后惯性开启逻辑妈妈讲道理模式:
昨天晚上,老二要求爸爸和他一起洗澡。爸爸昨天早一点刚洗过澡,所以说不行。但是他不放弃,问了很多遍,其中有一次她问的时候,爸爸走神了,说了个“行”,于是她很高兴,不再问了。
到要开始洗了,他看爸爸还没动,说:“你不是答应了吗?”爸爸说:“我没答应啊!” 他说:“你答应啦!你说话不算数!”于是很不高兴。爸爸说:“那你先刷牙吧!”她就刷牙,但是躺在卫生间的地上刷,我说:“你也不怕把牙膏咽到嘴里。” 她说:“我就是要躺着刷,因为我不高兴爸爸不陪我洗澡。”
我看着地上扭作一团,拿着牙刷口吐白沫的她,哭笑不得。于是,我的大脑开始想:
这可怎么办?
要不强迫爸爸就陪他洗?但是爸爸真的刚洗过!
有没有别的方法逃脱这困境呢?
然后惯性开启逻辑妈妈讲道理模式:
你看爸爸已经洗过了呀,再洗不是浪费水吗?
我不管!爸爸答应了!
你看你俩一起洗,你很容易洗不到,还容易冷,不是吗?
我不冷!
于是到第二步,苦口婆心“建设性建议”模式 :
要不你洗,让爸爸就在外面陪着,你就隔着玻璃门,和爸爸陪洗差不多,行不?
不行!
要不今天洗完,睡觉多讲一个故事,行不?
不行!
眼看着所有合理解都被否定了,怎么办?
这时候我深吸一口气,想到了一个重要人物,也许她可以救我和爸爸。
这个重要人物,就是 ZZ!
ZZ 是谁?是一个小狐狸毛绒玩具,是一迪的女儿,叫他爸爸,叫我姥姥,叫爸爸姥爷。
ZZ 性格乖张,就是对老二很“乖”,对我和爸爸很“张”。
ZZ 处世的基本逻辑就是,她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最聪明、最能干、最爱她,永远正确。而姥姥和姥爷是又笨、又蠢,总是出错。当然 ZZ 的动作和语言,大部分是我友情出演的,老二呢,是导演。
于是我说:“这样吧,我把 ZZ 找来,让她把姥姥骂一顿,行不?”
在瓷砖地上躺着一嘴白沫的老二突然停了下来,叽里咕噜地说:“嗯嗯,这个可以!”
但是 ZZ 在哪呢?这时候老二开始叽里咕噜用尖尖的声音说:“笨姥姥!你又忘了我了!你总是忘!我在门口!”
于是我赶紧跑出卫生间,毕恭毕敬地说:“别生气,姥姥来啦!”
ZZ 进来的时候,那一定是带着对姥姥的怒气的,但是看到爸爸,又是无比高兴的,这种复杂的情绪,我都不知道是怎么生动地表现出来的,应该是有影后潜质吧。反正老二很高兴,一轱辘爬起来,把牙膏吐了,一把把 ZZ 抱过去。
然后 ZZ 就开始控诉:“姥姥,姥爷明明答应了和妈妈洗澡的,又不承认了,这叫出尔反尔,不可原谅!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爸爸,这是不可以的!不能接受的!”在我激情配音的时候,老二拿着 ZZ 的一只胳膊,对着我指指点点,完美配合。
“但是我爸爸,我爸爸,她是最勇敢的,一个人洗就一个人洗,有什么可怕的, 哼!”
终于解了气,进入下一场。
这时候 ZZ 说:“我去开灯(浴室里还有一个灯)!”ZZ 开灯也是有功夫的,她大喊:“看我的超级旋风舞……影……腿!”老二拿着她做 720 度空翻,然后一条毛绒腿,直直地踢向灯的开关:
——夸!!!——
把灯踢开了。
然后英明神武的“爸爸”就进去洗澡了,一场危机终于化解了。
我也长舒一口气,拍拍自己,这一场演得不错!可以场间休息,拿盒饭,等下一场。
你看,是不是多亏了 ZZ?
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 ZZ。
ZZ 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孩子的负面情绪,一个夸张又合理的出口。
这里的“夸张”很重要,首先因为夸张好玩、好笑。但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对孩子来讲,有 150% 的形式,才有可能表达 100% 的情绪,如果只有 100% 的形式,只能表达 75% 的情绪(数字不精准, 理解我意思就行)。通过夸张,孩子知道“你真的懂得我的情绪”了,也才能“放下”。
合理,是因为孩子其实并不是不知道有时候自己的要求是“不讲道理”的(嗯,我知道这句话有点绕),但如果你说她不讲道理,那她是绝不能承认的(别说孩子了,我们不也一样吗?)。所以通过 ZZ 这样一个“不讲道理”的“人物”说出来,一切就都合理了——
“爸爸”是光荣、伟大、正确的;ZZ 可以仗义执言,说出真相;“爸爸”还会偶尔劝一劝 ZZ:“哎呀,姥姥姥爷也没那么差啦!”
所以你说,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 ZZ?
感觉这里应该带一个 ZZ 的购买链接了哈哈。其实你家里的任何孩子喜欢的玩具、物品都可以被赋予这样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