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有什么由来(谈谈粽子名称以及其他的演变)
端午节的粽子有什么由来(谈谈粽子名称以及其他的演变)古人们真会玩!这在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有描述:五色新丝缠角粽。不独是欧阳修,就连苏轼也在自己的《端午帖子词 .夫人阁》 其三中也写到: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从周处的《风土记》,我们可知,至少要到了晋代,人们才有了“粽子”叫法,同时还另外有一个名字,“角黍”。既然叫“角黍”,就说明“粽子”的外形已经定型了,有了角,应该和我们现在吃的粽子的形状类似了。包装材料也演变为“菰叶”(茭白叶子)。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用“菰叶”作为包装材料,在水中不耐煮,用箬叶则坚固得多,百煮不烂。粽子的外形、包装材料逐渐固定下来,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于一些古代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来说,单纯地用青箬叶来包裹粽子,太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了,显示不了自己的尊贵和清高,就花心思在箬叶外面缠绕上五色丝线,美其名曰“五花丝粽”。
妇孺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纪念屈原的,这点也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眼下,端午节快到了,小编借本文来谈谈粽子名称以及其他是如何演变来的。
最初的粽子是用竹筒装米,放在火上烤熟,类似于叫花鸡的做法。名字叫“糉”,音同“粽”,所以,后来的人也叫作“筒粽”,这是在出现“粽”一字之后的事。
“粽”字最早见诸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
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一名粽,一名角黍。
从周处的《风土记》,我们可知,至少要到了晋代,人们才有了“粽子”叫法,同时还另外有一个名字,“角黍”。既然叫“角黍”,就说明“粽子”的外形已经定型了,有了角,应该和我们现在吃的粽子的形状类似了。包装材料也演变为“菰叶”(茭白叶子)。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用“菰叶”作为包装材料,在水中不耐煮,用箬叶则坚固得多,百煮不烂。粽子的外形、包装材料逐渐固定下来,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对于一些古代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来说,单纯地用青箬叶来包裹粽子,太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了,显示不了自己的尊贵和清高,就花心思在箬叶外面缠绕上五色丝线,美其名曰“五花丝粽”。
这在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有描述:五色新丝缠角粽。不独是欧阳修,就连苏轼也在自己的《端午帖子词 .夫人阁》 其三中也写到: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
古人们真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