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二、正史记载中的程咬金其实小说中程咬金那些事迹大都子虚乌有,但正史中程咬金依旧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十九,在李勣(徐世勣)、秦琼之前。曾经参加瓦岗起义,因缘际会,被拥戴为瓦岗寨的大王,称“混世魔王”,后禅位给李密,及归附唐朝之后,在朝为官,优游自在。人称“程千岁”,在朝商讨军国大事或随军征战,插科打浑,能言善辩,屡次以和事佬的身份解忧排难,不管什么事,多大矛盾,都能迎刃而解,而且常常以一个老气横秋的丑角形象出现,不畏皇帝,保护忠良。而不管征东、征西、扫北,哪场战争,都有程咬金的身影穿梭其中,或出谋划策,或热衷于月老牵线之事,每每摄合良缘佳偶,如尉迟恭与黑、白夫人、薛丁山与窦仙童、樊梨花。并且程咬全福寿满贯,竞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几乎与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祖孙三代相始终。

少时看历史小说,地方戏曲,感觉最熟悉唐朝的历史。什么瓦岗五虎、隋唐十八条好汉、六十四路烟尘,至于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及薛刚反唐,什么青龙白虎,什么盖苏文兴妖作怪、樊梨花移山倒海,说得天花先坠。

但是,脑海中印象最深莫过于“三板斧”混世魔王程咬金一人。竞然活跃于开国之初,至薛家父子征东、征西,罗通扫北、薛刚反唐自始至终,都有程咬金皓首苍颜的身影,好似长生不老一般。

一、小说演义中的程咬金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1)

程咬金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粗鲁又诙谐的福将,一身武艺平常,仅以“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三板斧闻名于世,鲜有战胜对手,除非靠运气取胜。有“半路杀出程咬金”之说。

曾经参加瓦岗起义,因缘际会,被拥戴为瓦岗寨的大王,称“混世魔王”,后禅位给李密,及归附唐朝之后,在朝为官,优游自在。人称“程千岁”,在朝商讨军国大事或随军征战,插科打浑,能言善辩,屡次以和事佬的身份解忧排难,不管什么事,多大矛盾,都能迎刃而解,而且常常以一个老气横秋的丑角形象出现,不畏皇帝,保护忠良。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2)

而不管征东、征西、扫北,哪场战争,都有程咬金的身影穿梭其中,或出谋划策,或热衷于月老牵线之事,每每摄合良缘佳偶,如尉迟恭与黑、白夫人、薛丁山与窦仙童、樊梨花。

并且程咬全福寿满贯,竞活了一百二十多岁,几乎与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祖孙三代相始终。

其实小说中程咬金那些事迹大都子虚乌有,但正史中程咬金依旧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十九,在李勣(徐世勣)、秦琼之前。

二、正史记载中的程咬金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3)

程咬金(589年——665年),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山东东阿人。“少骁勇,善用马槊”。值隋未大业年间,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聚众几百人,结寨自保。后依附瓦岗军李密,任内军骠骑,甚得李密恩遇。

李密、王世充两军于北邙山上大战,裴行俨中箭坠地,程知节奋勇击敌,敌军披靡,二将由于脱困,可见其骁勇的一面。

后来李密失败,投奔王世充,甚得王世充厚待。然程知节有知人之鉴、先见之明,识王世充之猜贰,知李世民之霸图,毅然弃暗归明,归附唐朝。

唐军破宋金钢、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程知节任马军总管,每战先登陷阵,以功封宿国公。为太子建成所忌,贬康州刺史,尝建策太宗(李世民)自全之计。后来参预玄武门之变,以功拜太子左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自此飞黄腾达。历职泸州都督,改任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累迁左屯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擢左卫大将军。

程咬金故事总结(三板斧程咬金)(4)

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贺鲁,因劳师无功,屠城杀降,坐罪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后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于麟德二年(665年)去世,享年七十七,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襄,

程知节,拔自草莽之中,脱身巨贼之流,际会兴王之运。“入司禁卫、出镇方隅,志平国难,致命辅君”,可谓忠勤。功成名立,生荣死哀,全福全寿,庆流后嗣。众多子孙之中,有三子一孙俱登高位,显名于世。

参考资料《旧唐书》

图片来自网络!

|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