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中毕业和本科生聊天怕啥(你好我们是工科)
我是初中毕业和本科生聊天怕啥(你好我们是工科)今天,大川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的工科生。还是工地上经过精密计算的泥沙?如果你是工科生,哪件物品最能代表你的专业呢?是实验室里相顾无言的设备?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
四川大学
你好!我们是工科生!
说到工科生,你会想到什么呢?
操作向?技术流?还是学位服金黄的垂布?
如果你是工科生,哪件物品最能代表你的专业呢?
是实验室里相顾无言的设备?
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
还是工地上经过精密计算的泥沙?
今天,大川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的工科生。
在不同的专业学习中,他们有的刚刚入门,有的已经颇有心得。
在成为“大牛”的路上,工科生的生活和其他川大学子一样,也有为报告肝到头秃、为数据误差心碎……
不过,还有一些可爱和浪漫呢!
不信你往下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2019级研究生 施智诚
最能代表材料科学实验室的日常的、也是和我感情最深的当然要属玛瑙研钵!每当我拿起那可爱的导电炭黑,活泼的正负极材料,放在洁白无瑕的滤纸之上……在精密的测量之后,再将他们双双倒入研钵中,再往里面滴少许的粘结剂……在溶剂中用研杵细细地将他们混为一体后,就到了涂电极的美好时光……才怪!前面的说法都是说谎!做科研,在大部分时间里和大部分人说的一样,枯燥又漫长。
但是“上帝说要有光”,科学之门不开的话还有窗,欢迎大家走进科学之窗!作为研究材料科学的学生,样品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不细心呵护培养,paper终将发育不良,投递期刊的IF指数只能一降再降。你问材料人的路在何方,我只想说坚定方向勇敢去闯!你可能发现了,其实只要我喜欢,我的韵脚永不断……
最后给自己定个小目标,长大后我想当个头发茂密的科学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18级本科生 周智昊
高分子的日常:操作五分钟,处理两小时。合成一个材料,得搅拌24小时、离心洗涤两小时、烘干8小时,如果中途出了什么问题就更惨了,但是真正拿到自己工作成果的那种喜悦却难以用语言表达。
如果用一件物品代表自己的专业,个人觉得是保鲜膜吧,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件物品,却也有着前沿科学的隐喻。因为自己才是大二,对本专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希望以后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科研,解开更多高分子的秘密!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2018级本科生 汪峰宇
我们整个大寝都是工业设计的姑娘,一到了ddl大家就一起支着画板熬夜肝画。学院其他专业的女孩子来六楼,总是要带点感慨地说:工设的气氛好不一样啊。我悄悄怀着小孩子般的自豪,挑着眉说“对啊”!
在机械工程学院里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偏向和着重点有比较大的不同。我们在车间隔壁画素描,头一天磨锤子,第二天就削铅笔;严格按照比例尺寸画工图,又在绮丽的遐思中捕捉图案设计的灵光乍现。这便是工业设计的魅力所在!我们既立足在工科大类的基础之上,又寻求着创新突破艺术和融合。在严谨专注的“工业”大楼上,掠过设计的飞光流云。
服装与服饰设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2017级本科生 冯敏
好多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很好奇服装专业到底在学些什么,并对于我们要真的做衣服非常惊讶,在这里骄傲说明:做服装,我们是货真价实的!
服装专业=设计款式 挑选面料 制版 缝纫 拍片,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难。款式设计没灵感,面料选择少、网购又不靠谱,制版不会制,翻遍各种书找答案……缝纫就更别说了,机器坏了还要修机器,修机器的时间比缝制的时间还要长。
但是以上一切都可以被最后的成果所抵消啊,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件自己做出来的衣服更让人满心欢喜的了!
食品科学与工程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7级本科生 黎梓怡
哈喽大家好!我们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是食品与烹饪专业噢!我们不知道烧红烧肉何时下锅口味最佳,但我们熟知美拉德反应在其中的奥秘;我们不了解怎样种菜,但我们钻研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的原因。
微生物是我们的亲密伙伴,化学是我们离不开的领域。我们研究食品安全中的科学道理,再用理论去指导生产,付诸实际。你们能想到的食品科学问题,都是我们的天地!
通信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2017级本科生 裴欣荣
要问通信学子平时都学些什么?爬电线杆儿拉网线、常常坐在塔上看月亮、偶尔画个路由小怡情,还能兼职手机贴膜。不是啦!现实是这样的:傅里叶拉普拉斯Z变换、模电数电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加上宽带网络,还要掌握C语言等编程语言……
要问通信学子平时都干点什么?别问,问就是焊电路板子。这是一个逐渐失去耐心的过程,从“我要焊出排列最规整最漂亮的板子!”到“波形可以成功显示就行” ……不过看着花花绿绿的电路线,用它们排列“极其一言难尽”的器件后,还是小有成就感。微机编程实验后听着电脑唱出“两只老虎”还是会得意满满!(虽然过程中遇到某些问题让其节奏混乱还略为刺耳……)
建筑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建筑学
2019级研究生 高源源
若要用一件物品代表建筑学工科生,我相信很多人的首选都是“电脑”,以及陪伴我们从每一个清晨到黄昏的各种软件。当你走近建筑学的课堂,每每下课你总会听到:我去工作室了/我还有图要赶/我们周末也要加班/甲方又让改/我都改了五版了/我昨晚凌晨三四点才回寝室等等诸如此类的对话。
累并快乐着,是对我们做设计的最好诠释。因为在工作室的每一天,都可以学到很多实用性的技能,与此同时跟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了。当一个工科生,要兼备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审美,甚至还有情感的代入,我们一直在探寻自己更大的可能。
生物工程
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2017级本科生 谢成林
说到生物工程,我想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许多传统发酵工业沿用至今,与高大上不沾一点边……但是,仍然是我们学科的基础。
基因工程、酶工程、动植物组织培养也是我们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体系。从基本的工科数学到有机化学,然后接触工程相关计算、设计……我们是工厂生产的设计者、操作者、监督者,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技术,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所以我们沉浸在有机实验报告中,无菌操作台就是我们的左右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8级本科生 徐海涛
从大一同学之间互相调侃“半夜擦你工图”的机械制图,到大二“抬头电路结成网”的“魔电”(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工科生的生活总是在“上课听不懂,课下学不动”的汪洋大海中起起伏伏,被浪潮无情地拍打在海岸上。不间断地还有大物实验、模电实验、电工实验的风吹雨打,一篇预习报告两页纸,数据处理迷人眼,思考题翻遍度娘找不到……
说到实验,示波器真的是一言难尽。大一不认识,大二实验课节节碰,繁多的课程令我头秃的同时,波形使我老眼昏花,调节数据时不敢有大动作,而且实验数据过于活跃,令我捉摸不透……我太难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级本科生 王思启
对我而言,计算机语言就像是除了母语和英语的第三种语言,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选取最合适的编程语言描述问题,配合电脑的工作原理尝试求解问题。敲代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图书馆人满为患的时候,还可以坐在寝室敲、坐在食堂敲、坐在楼梯上敲~~
计算机目前的发展方向,就我个人来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向过去,研究更好的方式去映射生活中的问题,检索已有的类似解决方案,帮助人们更好的利用前人的智慧;一个则是面向未来,像近年大火的AI,研究模拟人脑思考方式,基于以往的数据对难以求解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判断预测。
以及,严正申明:我们不是修电脑的,不是修电脑的,我们也常常会装软件配置环境到崩溃啊!!!
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工程
2018级研究生 雷佳明
做模型实验日常:师傅,动力房要400流量还有没有?师傅,模型漏水了给我粘一下!啥?无人机掉水里了?快去捞!今天放水走不开啊,点个外卖蹲试验场河边吃吧……
做数值模拟日常:谁动我电脑了?程序怎么不跑了?谁在办公室,求帮开teamviewer!
我们不是在做实验,就在去做实验的路上,不是在去做实验的路上,就在做计算。测量一小时,调水一整天,高可爬大坝,低可进地下。进可编程debug,退可下水和泥巴。一跑一星期,工况还剩七。网格六面体,画错气不气?
不过说实话,做实验还是很有趣的!我们的专业不只是要建设高坝大库,用水力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很多与水相关的小现象噢!
工学
今天在大川出镜的工科小可爱们,
也许并不能代表川大工科生整体的形象。
看得“默默点头”或“连连摇头”的你,
是不是也有话想说?
赶紧留言互动,
大声说出你的“工科生体会”吧!
另外大川还有几句小小的祝福……
祝川大的工科生们:
身体健康扛得动设备,
睡眠良好算得清数据,
心情愉悦看得淡挫折,
发量正常守得住美貌。
最后,
优秀的你一定能取得想要的成果!
采访、整理 / 陈雨珑、罗燕妮、祁家宁、严可健
摄影 / 严可健
编辑 / 陈爽
责编 / 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