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后来,在1885年到1891年的六年间,让娜又陆续生下四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而那位不安于婚姻的父亲再次选择消失。小嘉柏丽尔的母亲因贫困、反复怀孕得了慢性肺炎,最终发展成肺结核。当时的法国,未婚生子很受歧视,但就算这样,小嘉柏丽尔那个遇事就会消失的父亲要到她15个月大时,才想起要补办结婚手续。她不平凡的一生,从一个修道院的孤女,成长为风靡全球的时尚帝国创始人的奋斗历程,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香奈儿女士的母亲让娜是个牧家女,父亲阿尔贝是个杂货小贩,他们靠走街串巷叫卖东西讨生活。1883年8月19日,未婚的让娜在卢瓦尔河畔的索缪济贫院独自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嘉柏丽尔·香奈儿。不过,这个狮子座的小女孩并不是让娜的第一个孩子,小嘉柏丽尔还有一个姐姐。

导语

前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曾说过:

“本世纪的法国,有三个人将名垂青史:戴高乐、毕加索、香奈儿。”可见香奈儿女士在法国人心中的地位了。

所以在她诞辰128周年的时候,香奈儿公司特邀英国著名传记作家贾斯迪妮·皮卡蒂编写了这本《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来揭开这位神秘创始人的面纱。

可可·香奈儿女士本人正是香奈儿品牌的灵魂所在。她追求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成就,她与众不同的时尚认知,正是香奈儿品牌的内涵精髓。

她不平凡的一生,从一个修道院的孤女,成长为风靡全球的时尚帝国创始人的奋斗历程,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了解。

“旅途”中出生的女孩

香奈儿女士的母亲让娜是个牧家女,父亲阿尔贝是个杂货小贩,他们靠走街串巷叫卖东西讨生活。1883年8月19日,未婚的让娜在卢瓦尔河畔的索缪济贫院独自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嘉柏丽尔·香奈儿。不过,这个狮子座的小女孩并不是让娜的第一个孩子,小嘉柏丽尔还有一个姐姐。

当时的法国,未婚生子很受歧视,但就算这样,小嘉柏丽尔那个遇事就会消失的父亲要到她15个月大时,才想起要补办结婚手续。

后来,在1885年到1891年的六年间,让娜又陆续生下四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而那位不安于婚姻的父亲再次选择消失。小嘉柏丽尔的母亲因贫困、反复怀孕得了慢性肺炎,最终发展成肺结核。

1895年2月的一个刺骨早晨,人们发现这个可怜的女人在冰冷的床上撒手人寰。没人知道小嘉柏丽尔是否亲眼看着她的母亲离去,也没人知道她和她的兄弟姐妹独自守着母亲的尸体多久。

不久,那位消失的父亲终于现身了。他先将两个男孩寄养在一户农民家做免费童工。再用一辆拉货车将三个女儿送进位于奥巴辛的玛丽亚圣心会修道院的孤儿院里。

很显然,这位父亲遗弃了他的孩子们,从此,小嘉柏丽尔再也没有见过他。

所以香奈儿女士对自己的这段历史极力回避,曾经有一位美国记者询问她确切的出生地,香奈儿女士回答:“我出生在旅途中。”

可以说,为了搅浑自己的过去,香奈儿女士用秘密和谎言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迷宫。而这一切,跟她卑微的出身,辗转的童年是脱不了关系的。

在孤儿院的高墙内生活了将近七年,对她日后的影响也颇为深刻。这个简约冷清,罗马式风格的修道院,造就了她严谨的风格,以及对黑与白的偏爱,更启发了她未来很多年对简洁线条和对菱格纹的迷恋。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

从“嘉柏丽尔”到“可可”的转变,是认知层面的上升

18岁时,她离开修道院来到一家教会学校,在这里完善了之前在修道院里学到的裁缝知识。白天在裁缝店工作。晚上在餐厅表演,为骑兵队的军官们唱歌。

人们并不叫她嘉柏丽尔,而是叫她可可。因为她通常都会唱一首名叫《谁见过可可》的歌,同时她也喜欢假装可可是父亲给她的昵称。就这样,小嘉柏丽尔变成了可可。此时的可可不仅是个漂亮的姑娘,更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早早发现自己的容貌和男孩子气的个性很受欢迎,用魅力俘获了一个军官的心,这个军官叫艾提安·巴勒松。

当时的法国军官几乎都是贵族出身。而这个叫巴勒松的军官,不仅是贵族,还是法国当时最大纺织品公司的继承人,法国军队的制服就是他家生产的。1906年,23岁的可可成了他的情妇,住进了巴勒松位于霍亚里越的宅邸,但可可并没有迎来她期待的新生活。

有传言说,最初可可是与下人一起在配餐室吃饭的,特别当巴勒松接待家人或上流社会的朋友时。不仅如此,可可还发现,在她之前巴勒松先生已经有了一位情妇,名叫埃米莉安娜·达朗松。

虽然可可一开始并不喜欢她,但她却目睹了这位交际花如何游刃有余地周旋于众多情人之中。并且,即使不再做巴勒松先生的情妇,她依然可以跟巴勒松保持友好的关系,私下里,可可也亲耳听过达朗松本人讲述自己如何名利双收的发迹故事。

种种这些,对于当时还处在茫然自卑状态的可可来说,是颇具“启发性”的。慢慢的,在跟达朗松的交往中,可可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这个心直口快的女人。与上流社会的道貌岸然相比,她更欣赏达朗松的直接和率真,就像她喜爱的小说《茶花女》里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样,达朗松虽然是个交际花,却仍是纯洁的化身。

许多年后,当可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被包养的女子转变成一位时尚设计师后,白色山茶花成为了她众多设计元素中的一个经典图案,出现在她设计的印花织物中、纽扣上,珍珠镶钻的首饰里,以及衣服的前襟上。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2)

白色山茶花

彻底摆脱依附关系,需要内心独立意识的觉醒

通过巴勒松,可可不仅结交了很多上流社会人士,还邂逅了她一生中最爱的男人,亚瑟·卡柏。亚瑟·卡柏是巴勒松的朋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卡柏男孩。他是英国人,英俊,富有、教养良好而且出类拔萃,可可和他一见钟情。

在二人的交往中,博学的卡柏男孩引导可可了解文学、东方世界和神秘主义,教她阅读诗歌,鉴赏版画和古董。如果说是巴勒松把可可领进法国的上流社会,那么,卡柏男孩则重新塑造了可可。卡柏的出现还填补了可可过往生活中缺失的男性角色,用可可自己的话来说:“卡柏是兄长,是父亲,是她完整的家庭,是她的一切。”

但风流倜傥的卡柏男孩无法忠于任何一个女人,他的爱并不仅仅给了可可一个人。而且,和卡柏相恋后,可可和巴勒松也并未分手,所以可可、巴勒松和卡柏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三角关系。

为了争夺可可,这两个富有的男人经常赠送她昂贵的礼物,满足她的愿望。不过,面对这两个说爱她,对她却像对宠物的男人,已经不再是小姑娘的可可很清楚自身的处境,她深知,所谓的爱情随时可能离她而去,到那时她又该如何自处?此时已快三十岁的可可,已经不想再通过依附男人来生活。她要自食其力,靠自己来赢取人生。

可可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准备。她向巴勒松和卡柏男孩表示,她想在巴黎开一家帽子店。两个男人同意分摊可可开店的启动资金,同时,巴勒松提供他自己位于巴黎马勒谢伯大道的单身公寓作为店铺,而卡柏则承担店铺的运营成本。

于是在1910年,27岁的可可在巴黎开了一间帽子店。起初她的帽子并非完全原创:她先在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商场选购样式简单的平顶草帽,然后自己动手点缀一些丝带这样的饰物,再放在店里卖出。那时的女性正好厌倦了繁琐、累赘的饰边,所以可可这些没有多余褶边和艳俗装饰的帽子推出后,立刻在巴黎一炮而红。很多上流社会的贵妇、交际花都争相购买她店里的帽子。短短一年内,可可凭借她设计的帽子开辟了自己的道路,一下成为巴黎时尚圈受人瞩目的焦点,帽子店生意节节上升,巴勒松公寓的规模已经无法容纳日渐红火的生意了。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3)

1911年,在卡柏男孩的鼓励和支持下,可可在巴黎更时尚更繁华的康朋街31号开了一间新店,后来这里就成为Chanel的总部。

此时做帽子已不能满足可可的野心,她要向高级定制服饰的领域进军。康朋街新店的橱窗里,开始摆放她设计的具有男孩子气质的女性针织外套、黑色迷你裙和素净的水手衫。这些新式衣服的灵感大都来自于卡柏男孩的运动装、骑马服,她的设计展现了女性自身的美好,使当时的女性不再需要通过穿貂皮、毛丝鼠皮等名贵皮草来炫耀财富。

用可可的话来说,就是“女人不再是奢侈材质的摆设,那些使女人沦为浮华艺术的时代已经终结。”可可的衣服受到了无数追捧,时髦女性成群结队涌向了她的时装店。很快,她就挣到足够多的钱,多到使她不再需要卡柏帮她向银行贷款。

1913年和1914年,可可相继在杜维埃和比利亚兹两地开设新店,此时一战的阴影笼罩着法国,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可可事业的发展,相反,她的生意一派兴隆。财务上的自由让可可非常开心,这个出身贫寒家庭的卑微女孩,第一次品尝到独立的踏实感。从阴仄的孤儿院到时尚的康朋街,她已经从那个被父亲抛弃,被亲戚嫌弃的可怜女孩,变成一个开始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

卡柏男孩曾忧郁地说过:“我以为我给了你一个玩具,其实我给你的是自由。”

此时,面对卡柏男孩这个英国贵公子,可可终于可以和他平等地站在一起了。尽管他们在感情上没有一纸结婚证书,在生意上没有一份正式合同,但可可依然把她和卡柏联系在一起,从她设计的双C标志:Chanel & Capel 就可以看出可可对卡柏的爱。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4)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可可, 1919年12月22日,亚瑟·卡柏在从巴黎到戛纳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出事当晚就收到消息的可可直接去了车祸现场,一路上她面无表情眼里没有一滴泪水。但当她看见了烧焦的汽车残骸,一下就跌坐在路边失声痛哭。

巨大的悲伤让她无法参加卡柏的葬礼,返回家中后,可可让人把她的卧室整个装饰成黑色,就连墙面、天花板、床单也换成黑色,以此来悼念她死去的爱人。尽管这个英国情人在生前并不忠于可可,但他却一直没有停止对可可的保护,即使是死后,他的遗嘱中也指定要把四万英镑留给可可。

好在,个性坚强的可可没有一蹶不振,爱人不在了,但卡柏帮助她创建的时尚王国还在,她选择继续前行,完善两人共同开创的事业。她用卡柏留给她的遗产扩充了康朋街的店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她设计的服装去掉了繁琐的图案、层叠的蕾丝、刺绣、薄纱、荷叶边,愈加契合时代的氛围。

1920年,香奈儿经典的小黑裙问世,这种代表服丧的颜色变成了对雅致的颂扬。它简洁又优雅合身、线条流畅、内敛低调。

当时的时尚杂志《Vogue》就预言:不久后,可可将凭借黑色掀起一场革命,开启时尚的新纪元。

果不其然,香奈儿小黑裙从此成为“现代经典”的同义词,直到今天依然是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选择。从这时起,可可也开始被尊称为“香奈儿女士”。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5)


1920年是重要的一年,不仅小黑裙问世,香奈儿女士还通过她的俄罗斯情人狄米崔大公认识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俄罗斯沙皇的宫廷调香师恩尼斯·鲍。当时,香奈儿女士请恩尼斯·鲍为她调制几瓶香水。

刚从战场回来的恩尼斯想起在北极圈附近,午夜时分那里的湖泊与河流在极光的照射下总是散发出极度清灵的气息, 他以此为灵感,调配出两瓶香水。其中有一瓶香水勾起了香奈儿对童年的记忆,她想起阿姨家碱性肥皂的味道,橱柜中散发的淡淡香草气息,以及新打过蜡的家具和地板的味道。她宣称:“这是一瓶前所未有的香水,一瓶充满女人味的女性香水。”

是的,它就是香水界的永恒经典——香奈儿5号。这瓶混合着格拉斯茉莉、香油树花、橙花、五月玫瑰、檀香和波本香根草的香水,于1921年5月5日上市,是历史上香奈儿品牌中最赚钱的产品,至今在 Chanel的官方网站依然是重点推介的单品。这款香水给香奈儿女士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是有史以来第一瓶以设计师命名的香水。

香奈儿5号的热销是香奈儿女士最初没有料到的,她原本只是小试一把,却从中看到美好前景和无限商机。这之后她相继推出了香奈儿22号、岛屿森林等香水,很快这几款香水也供不应求。

但这时的香奈儿女士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巴黎销售香水不难,但是把香奈儿5号推向欧洲和北美却没那么容易,这需要建立全球供应链和分销网络,为此需要花费的金钱超出了香奈儿女士贵族朋友们的财力,香奈儿女士只能寻求风险投资的帮助,事实证明,她的人脉关系确实很有用。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6)

当时巴黎老佛爷百货商场的老板泰奥菲勒·巴德尔把皮埃尔·威泰默先生介绍给了香奈儿。威泰默家族是个低调的犹太家族,起源于中世纪的德国,拥有的财富却堪比欧洲著名的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

这个家族的生意以生产和销售香水、化妆品为主,正是香奈儿女士需要的合作伙伴。皮埃尔·威泰默也看到了香奈儿5号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一同创建了香奈儿香水公司,威泰默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大半,香奈儿女士只占有10%的份额。

随着投资回报日渐丰厚,香奈儿女士对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尽管10%的份额已经让她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他们之间的份额之战还是经常爆发,香奈儿希望获得更多利润,而皮埃尔·威泰默则坚决不让,皮埃尔的这个决定为他的家族帝国事业创造了另一片崭新的天空。

战争结束后,香奈儿女士试图通过起诉皮埃尔·威泰默,夺回香奈儿香水公司的控制权,但最终他们达成了一项新的协议。新协议是这样的:1947年5月后,香奈儿女士每年将会从全世界销售的所有香奈儿香水中收取2%的专利使用费,她还获得以往专利权使用的赔偿金。而她在香水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2%,同时皮埃尔将承担香奈儿女士余生的所有开支,并在十年后,也就是1954年帮助她重返时尚界,这一十年之约,为香奈儿女士日后回归时尚圈埋下了伏笔。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7)

二战后,可可·香奈儿女士看似已淡泊名利,游离在时尚中心之外,但其实她一直关注着时尚圈的动态。

1947年,另一个奢侈品牌克里斯汀·迪奥发布的新风貌,将香奈儿女士彻底激怒了。她无法忍受时尚潮流被男性设计师掌控,再次将女性置于丰胸束腰大裙摆的装束中,这是她一辈子极力要扫除的元素。

她曾说过:“是我创造了让女人能生活、能呼吸、感觉舒适、看起来年轻的时尚。”

于是香奈儿女士召回她的团队,并选择在1954年2月5日发布她的回归之作,此时她已经七十岁。尽管受到媒体的抨击,但香奈儿女士依然盛装而来,她为自己的唇膏和指甲都选择了浓郁的深红色。在发布会上,她展示的新设计与迪奥的紧身胸衣截然不同,她依然奉行着一贯简约流畅的风格。

而她的合作者,皮埃尔·威泰默也信守当初的诺言,力挺香奈儿女士重返时尚界。发布会后,香奈儿女士接到的订单并不如预期的好。

但她对皮埃尔说:“我在坚持,而且一定要坚持下去,那些反对的人最后都会懂得。”皮埃尔回答:“你是对的,你必须坚持下去。”两人在多年的唇枪舌剑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事情后来的发展,证明了香奈儿女士的坚持是正确的。1954年3月,美国最畅销的杂志《生活》用了四整页篇幅刊登了可可·香奈儿的故事。它们肯定并认同了香奈儿的风格。报道没有提到战争,没有责难,没有质疑,有的只是全心全意的欣赏。可可·香奈儿很快东山再起,再次以独特的风格风靡全球。

随着香奈儿的风格元素在全世界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演员、明星都对香奈儿的设计情有独钟。其中包括格蕾丝·凯丽、劳伦·巴考尔、伊丽莎白·泰勒、英格丽褒曼等。而美国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的那句:“我只穿香奈儿5号入睡”则比广告语还深入人心。

香奈儿品牌自此全面回归,此时,香奈儿女士已经是76岁高龄。尽管年事已高,但她却没有停下脚步,康朋街的人们总是能看到,一个妆容精致、服装得体的女人从丽兹酒店出来,穿过马路到对面的香奈儿31号去工作,她手持专属的银质剪刀不断地调整褶边、袖子,直到完美得无可挑剔。

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13岁被送修道院23岁做情妇)(8)

1971年1月10日,可可·香奈儿在丽兹酒店的白色卧室与世长辞。那一天是星期日,她终于真正休息不再工作了。但是她仍然留下遗言说:“不要为我盖上墓碑,这样我才能随心所欲地自由出入,去为天堂里的天使设计服装。”

结语

可可·香奈儿离世距今已将近半个世纪,但是她一手创建的香奈儿帝国仍然熠熠生辉,她设计的作品一直在向全世界的女性传递她一生追求的观念:独立、坚强、自由、自我成就。从这位不平凡女性充满传奇的精彩人生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设计师光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渴望平等、独立和爱的灵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