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说到糖画,这糖画的图案可是多种多样。糖画的选择内容颇多,可选择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而且绘图构造也是很有讲究,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一门小小的技艺确是有大大的智慧,我们不妨观赏其中一二。最让人喜欢的还数摊位的另一边,上面插满了各种糖制成的糖画,里面要数那条腾飞的巨龙最为霸气,它是很多小孩梦想得到的稀罕玩意儿,只要小朋友转动糖画转盘时,心里想的必定是它,眼睛直勾勾盯着转针指向的方向,而老人总喜欢在小孩们转动转盘时,在他那不知使用多久的糖板上挥毫泼墨,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乖巧地躺在他洁白的糖板上,显得金灿透亮,老人也总是看看孩子,默默一笑。这就是糖画给我最深的印象。什么是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如果让我用方言来说,查询过后我觉得“糖灯影儿”这个称呼是比较贴切的。如果真的要细嚼,毕

#国风大典#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1)

作为一个成都人,在成都足足生活了32载,成都的慢节奏也随着朝夕更迭而有了变化,慢与快交织交融,给人一种包罗万象之感。在这种有着“美食之都”“休闲之都”美称且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中,人们享受快中取慢的“慢生活”,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2)

成都人的慢节奏在闹市中依然继续,可是在慢节奏中长大的人却觉得儿时记忆的味道越来越少。偶尔打开珍藏记忆的盒子,里面厚厚的童年时光已经布满了年复年的尘埃,尘封的卡带里回响起一首久远的旋律——一首88年的洗脑神曲《四川小吃人人爱》,“耗子洞的卤鸭子味道香哟”“还有珍珠圆子叶儿粑”……可到如今,歌曲里曾经家喻户晓的东西变成了歌曲里跳动的文字,在现实中鲜有见到。

儿时值得回味的不只是歌曲里的美食,还有爷爷在晚饭后带我去茶馆抢座看上一出《五台山》的场景,配上一碗盖碗茶,自然就有了老成都的味道。可要数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数场镇街口的那个老人,头戴着劣质破皮帽,张嘴就漏出仅有的几颗门牙,一只手黢黑而干枯,好似一根枯枝。右手用汤勺不停捣弄着瓢里的黄色的糖液,时常会尽自己最快的速度使用糖液作画,我也把这种手艺叫做“糖艺儿”(一种四川话的叫法,大概是这么写),现在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糖画。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3)

什么是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化的糖汁作画。如果让我用方言来说,查询过后我觉得“糖灯影儿”这个称呼是比较贴切的。如果真的要细嚼,毕竟刚才那种叫法太过于为原始,有悖普通话的汉字书写标准,“糖灯影儿”自然就显得规矩许多。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4)

现在的人可以还上糖画的地方不多。在成都,我所能知晓的地方,一是人民公园,二是宽窄巷子,或者是一些旅游景点,也不是随处可见,零星散布。你要是铁了心去找,那还不一定有,也许和三五好友公园小憩,或许真能看见他的身影,不过早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层层都是人,那也是要使足了劲才能挤的进去,尤其是小孩子,一定是最里面的食客,现在的小孩都是吃得稀奇,而大人却不同,吃的是儿时的味道。我总是围在人堆里,看着他们,不会购买,我怕吃在嘴里,走不到心里,要是发现现在的味道和小时候的不一样,怕记忆中的味道被慢慢融化,慢慢冲淡,还是保留小时候那种简单的甜味吧。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5)

小时候的回忆就是放学后穿过巷子,和同学比速度,看谁能够先跑到卖糖画的老人那儿,跑在最前面的我早已把同学甩了老远的距离,以为自己是最早的,可是没想到还没跑到那儿,就可以远远望见几个穿着校服模样的小学生正围在摊位上。三个小孩:一个在用手捣弄着框里的东西,另两个小孩紧紧盯着他的手,只见那个小孩在小竹篓里抓摸着什么,待他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小竹牌,一块包了浆的竹牌,竹牌上面清楚地书写着一个汉字,看是什么字,放在下面对应的左右方框里,框里的字是按百家姓排列,那时候称之为“摸字”,只要一直摸同一边(左或右),一个字可以兑换十个小糖饼,你可以换取一块糖饼小竹牌,上面由一个个小圆圈组成,一个圈代表十个小糖饼。这就是当时简单的快乐,简单而纯粹。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6)

最让人喜欢的还数摊位的另一边,上面插满了各种糖制成的糖画,里面要数那条腾飞的巨龙最为霸气,它是很多小孩梦想得到的稀罕玩意儿,只要小朋友转动糖画转盘时,心里想的必定是它,眼睛直勾勾盯着转针指向的方向,而老人总喜欢在小孩们转动转盘时,在他那不知使用多久的糖板上挥毫泼墨,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乖巧地躺在他洁白的糖板上,显得金灿透亮,老人也总是看看孩子,默默一笑。这就是糖画给我最深的印象。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7)

说到糖画,这糖画的图案可是多种多样。糖画的选择内容颇多,可选择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而且绘图构造也是很有讲究,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一门小小的技艺确是有大大的智慧,我们不妨观赏其中一二。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8)

龙必定是首选。在糖画艺术中,龙是最为传统的表现题材,深受众人的喜欢和追捧,往往也是糖画艺人表现自己技艺的绝佳载体。而且龙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并且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扮演者至高无上的角色。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各个部族有着共同的龙图腾,统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此开启,因而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所以龙绝对是成都糖画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9)

我国民俗岁末祭祖中讲究供鱼,取年年有余(鱼)之吉利,则是对鱼的一种图腾崇拜。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成都糖画中的鱼又以向空腾飞状,正如成语所讲“鲤鱼跃龙门”,又以水中游水自然状,可以用“如鱼得水”

“鱼游濠水”,恰巧符合了成都这个休闲之都的人文情怀。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10)

雄鸡,鸡自古有着“文武勇仁信”五德。“鸡”与“吉”谐音,又被视为吉祥之禽,在四川的民俗文化中,关于鸡的形象也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可以是剪纸里昂首挺胸的雄鸡,糖画里拖着长长羽尾的锦鸡。《太平御览》书中记载:“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11)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成都糖画,糖画的图案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图案更加丰富,如孙悟空、叮当猫、小猪佩奇相继出现,不仅满足了成年人回忆童年,也满足了当下小朋友的好奇,甚至在于激起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求知、学习和传承。

糖画约起源于16世纪,在明代宫廷习俗中,每当新年祭祖时,官宦大户人家往往用模具印制糖狮、糖虎和文臣武将等形象用以祭祀,后来该技艺传入民间,逐渐演化为糖画。这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独特手工技艺,曾广泛流行于四川省成都市及新都、双流、金堂、温江、郫县、都江堰、彭州、青白江、龙泉驿和自贡、泸州、重庆、乐山、内江等巴蜀大地的城市乡村。

它曾经出现在各个地方,赶集场镇、元宵灯会、正月的庙会、夜市、校门口、小吃街、火车站、旅游景点、公园,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曾经是一种不怎么稀罕的事物。

再看看现在的状况,这种传统技艺很少有人问津,似乎从历史的主舞台褪去,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漠视,没有多少人围观,除了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很难找到其他人员,他人行色匆匆,无暇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去寻找一份闲适。

成都糖画diy(成都糖画小时一道味)(12)

糖画的传承鲜有见到,制作糖画的多是中老年人,多以老人为主,让我想起小时的老人,如果再把小时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街道上再难寻觅他们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热闹非凡的商铺,琳琅满目的商品。

幸亏我的童年记忆里有这样一种抹不掉的色彩,可惜这种色彩即将随着时光流淌而隐没。只能再回故地,再忆故人,才能给时光注入延时济,让时光多一些绚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