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舍纪念馆地址(济南老舍纪念馆掠影)
山东老舍纪念馆地址(济南老舍纪念馆掠影)老舍先生(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和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和《四世同堂》。老舍先生和济南有缘,平生曾两度客居济南,一次是1931年到1934年间,一住三年多,另一次是1937年8月到11月共三个多月的样子。老舍先生第一次来济南,就是租住在我今天所来到的这个地方,也就是目前的《济南老舍纪念馆》。 1937 年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毁黄河铁桥, 济南 危在旦夕。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 老舍 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常柏路 11 号温馨的家,奔向 武汉 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1934 年 9 月 老舍 举家迁往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先是住莱芜路,后搬入金口路 2 号乙。 1935 年 8 月 16 日 ,儿子舒乙出生。站在济南的角度上,老舍对济南贡献多多,近百年来,除了刘鹗之后,尽心力描绘济南
1930 年 7 月, 老舍 应聘到纪念 齐鲁大学 任教,住在齐鲁大学 办公楼 (现为山东医科大学办公楼)二层西南角的第一个房间里。 1931 年 7 月 28 日 , 老舍 回 北平 和胡絜清结婚,不久,夫妇二人一起返回纪念居住,租住在 南新街 54 号一间小房子里。据 老舍 夫人胡絜清回忆:南新街位于齐鲁大学的北边,是一条有个折弯的南北胡同。院子不大,大门坐东向西,二门内的西、北、东三面有房。紧靠大门洞的门房由老田夫妇居住,西屋两间是大家吃饭的 地方 ,东屋是厨房,厕所在东南角的角落里, 老舍 夫妇住北房。北房说是三间,实为三间半,西山墙后边还连着一个小暗间,堆放杂物。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齐鲁大学声誉日隆,声名鹊起,与燕京大学被赞誉为“北燕南齐”。老舍先生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了齐鲁大学,并租住在这个院落里。其大女儿舒济就是出生在这儿。全家福里,老舍先生还题诗一首: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爱女情深,情趣满满。
开春以后,小院里花香不断,五彩缤纷,吸引着不少朋友观景赏花。 老舍 一生爱交朋友,只要有人来访,他都热情接待,客人走后他才拼了命似的作他自己的事情。他的长篇小说《猫城记》、《 离婚 》、《牛天赐传》,《 赶集 》中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如《大悲寺外》、《马裤先生》、《微神》、《开市大吉》、《歪毛儿》、《柳家大院》、《抱孙》、《黑白李》、《眼镜》、《铁牛与病鸭》、《也是三角》等,还有发表在《论语》等刊物上的幽默诗文,大都写成于这个院子里。在这里住了三年 生下了大女儿 舒济 。
1934 年 9 月,老舍接受了山东大学文学院的聘约,全家移居青岛,居住在山大后身莱芜路(现登州路 10 号甲)的一所洋式平房里。 1936 年搬字到黄县路 2 号二层楼的一层,居住一年多。夏天,老舍辞去了山大的教职,开始成为职业作家。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
1935 年 8 月 16 日 ,儿子舒乙出生。
站在济南的角度上,老舍对济南贡献多多,近百年来,除了刘鹗之后,尽心力描绘济南的也就是老舍了,比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吊济南》、《趵突泉的欣赏》等散文,短篇小说《爱的小鬼》、《上任》以及长篇小说《大明湖》和《月牙儿》等等都是以济南为背景或为描述对象的,只可惜《大明湖》在投稿邮寄中散失了。
“七·七”事迹的炮声使 老舍 无法再埋头于创作。 8 月 1 日 第三个小女孩 舒雨 出生后,青岛形势危急。在接到齐鲁大学 文学 院的聘书后,全家搬到齐大校内的常柏路 11 号。
1937 年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毁黄河铁桥, 济南 危在旦夕。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 老舍 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常柏路 11 号温馨的家,奔向 武汉 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1934 年 9 月 老舍 举家迁往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先是住莱芜路,后搬入金口路 2 号乙。
老舍先生(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和戏剧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和《四世同堂》。老舍先生和济南有缘,平生曾两度客居济南,一次是1931年到1934年间,一住三年多,另一次是1937年8月到11月共三个多月的样子。老舍先生第一次来济南,就是租住在我今天所来到的这个地方,也就是目前的《济南老舍纪念馆》。
目前,这里免费参观。地址就在现在的齐鲁医院西边不远,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