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杀李世民原因(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
李元吉杀李世民原因(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但她深知李元吉的性格,性格冷酷,沉溺女色,谁敢忤逆他,便是性命之忧。当初,每当李元吉跟太子李建成密谋要算计李世民时,杨氏就听得心惊胆战。她虽是闺中女子,也知道自家夫君有勇无谋。而太子建成虽然好点,但跟李世民一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你若想出去,就得抓住李世民”,一把冷冷的声音飘了过来。杨氏光着脚窜下了床铺,扑到郑观音跟前:“嫂子,你告诉我怎么办?”郑观音冷笑:“李元吉不过是个莽夫,而李世民却深谋远虑。想想,你对他还有什么用吧?” 杨氏急忙说:“我,我长得美。”郑观音嗤一声笑了:“你看看这间屋子,哪个女人不美?”杨氏愣了,随后嚎啕大哭,声嘶力竭。是啊,一屋子都是美人儿。关在此处,人不人鬼不鬼,而李世民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明朗。
齐王李元吉的正妃杨氏,这夜又梦魇了。她看见表姐一双手干枯犹如鸡爪,布满了血口子。再看表姐一张脸,原本倾国倾城千娇百媚的可人儿,如今不过二十岁出头却满面皱纹,双目呆滞。看到她鬓角的白发……她惊恐地大叫起来。
这时归仁县主不耐烦地推醒了她:大半夜的,吵什么吵?杨氏一把抓住她的手:归仁,归仁,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归仁县主一脸不耐烦,抽出自己的手转身睡去。
而杨氏却眼睁睁又熬了一个通宵。望着狭窄潮湿的屋子,望着大通铺上横七竖八的女人,泪水顺着她姣白光滑的面颊滴了下来。
不行,她要出去,一定要走出这间屋子。黑暗中,杨氏的双眸闪着泪光,双手紧紧攥着,攥得指甲发白。
“你若想出去,就得抓住李世民”,一把冷冷的声音飘了过来。杨氏光着脚窜下了床铺,扑到郑观音跟前:“嫂子,你告诉我怎么办?”
郑观音冷笑:“李元吉不过是个莽夫,而李世民却深谋远虑。想想,你对他还有什么用吧?” 杨氏急忙说:“我,我长得美。”郑观音嗤一声笑了:“你看看这间屋子,哪个女人不美?”杨氏愣了,随后嚎啕大哭,声嘶力竭。
是啊,一屋子都是美人儿。关在此处,人不人鬼不鬼,而李世民的态度却一直没有明朗。
1)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双双被杀当初,每当李元吉跟太子李建成密谋要算计李世民时,杨氏就听得心惊胆战。她虽是闺中女子,也知道自家夫君有勇无谋。而太子建成虽然好点,但跟李世民一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但她深知李元吉的性格,性格冷酷,沉溺女色,谁敢忤逆他,便是性命之忧。
杨氏本名杨珪媚,虽为正妃,不过是仗着家族的威势勉强保命罢了。府中上下,哪个小厮惹恼了他,缺胳膊断腿都算轻的,喝了酒发起性子来,能把人生生撕成两半。家里的姬妾,哪个不怕齐王李元吉?
杨珪媚每回想起新婚之夜,至今都簌簌发抖。整整养了一个多月,她才可以起身。她知道李元吉凶悍,但残忍到这个程度是她绝没有料到的。当年,高祖降旨,欲与弘农杨氏结亲,合族上下却喜忧参半。能够成为皇亲国戚固然好,然而齐
李元吉的性子却喜怒难测,是福是祸还不知道呢。族里,适婚的女子也有五六个,但论起姿色来,还是她杨珪媚拔得头筹。可是,送羊入虎口,父母又何尝舍得她呢?
当时,父母出重金求得各种房中秘术,只为一点:保住她的性命。好不容易活下来,还没过上几年安生日子,就听见李元吉嘟嘟囔囔,说是要杀了李世民。
吓得杨珪媚失手打烂了一个玉盏,还是皇上御赐的。当时李元吉瞪起一双血红的双眼,吓得杨珪媚魂儿都散了一半。
到底,李元吉喜欢她的脸,让她逃过了一劫。动手前几日,李元吉心中烦躁,连连杀了几个婢女,杨珪媚万般小心方才保住小命。
那日事变,杨珪媚心中暗暗期盼:秦王要真杀了齐王,自己也能解脱了。
谁知,李世民将太子和齐王双双灭杀后,把两府女眷统统送进了后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偏殿,日日派军士守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2)杨氏盛宠次日军士送来早饭,众人一看又是发霉酸硬的馒头,便叹口气走开了。独独杨珪媚坐在木桌前,细细把发霉的馒头皮剥了,然后,一口一口细细嚼了,吞入腹内。
众人也不去理她,杨珪媚慢条斯理,足足吃下两个馒头,方才起身。随后,她用手指梳了梳头发,勉强挽成一个发髻。寻了一截木棍,簪上了。
她要吃东西,吃了东西才能保持容颜不衰。没了姣好的容颜,家族势力再大,李世民也不会多看她一眼。这个道理,她早就很明白。
不过三日,偏殿里的变化就传到了李世民耳中。他沉吟良久,问小太监:这杨氏的姿色如何?小太监慌忙堆笑:皇上,您召来一见,不就知道了吗?
当圣旨到来时,杨珪媚紧张得一颗心都要跳出心口来。她在心底暗暗大喊:我要出去,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但面子上,杨珪媚却沉静如水。
沐浴梳妆后,杨珪媚跟着太子妃郑观音以及李元吉的庶女归仁县主一起,见到了刚刚登基的李世民。郑观音冷静安稳,垂着双目不卑不亢,归仁县主则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而杨珪媚却楚楚可怜,别有风姿。李世民问:你们可有什么打算?郑观音刚想开口,杨珪媚便抢先一步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皇上如何处置,我等自当顺从。”
听到此话,郑观音一言不发,而归仁县主趴在地上已经说不出话来。李世民一挥袖子:你们下去吧。当晚杨氏就住进了惊鸿殿。
那以后,每当李世民疲倦时,便来她的惊鸿殿。他问她:你怎么不跟朕撒娇哭闹讨要封赏?杨氏笑了:皇上是千古名君,自有决断。妾身能够侍奉皇上,已是万幸,哪里还需要封赏呢?
李世民满意地笑了。他自年少就征战沙场,杀伐决断,决胜千里。偏偏这些小女子整日里为了名位明争暗斗,令人乏味。
还是杨氏这里清净,她从来不会拐着弯子打探政事,更不会借着撒娇讨要什么。他来,她欢喜,他不来,她也不去痴缠。
早在杨氏还是齐王妃的时候,坊间盛传,杨氏乃是一朵解语花,特别善解人意,如今看,此言不虚啊?
数年后,杨氏怀孕,生下一子,李世民倒也爽快,直接封了曹王。随后,长孙皇后病逝,后宫不稳,李世民心烦不已,唯有杨氏,依旧安静恬然。
看后宫争得头破血流,李世民生气,问群臣:中宫人选,你们怎么就不提杨氏呢?朝堂一片死寂,大家都慌了。
看,争来争去,倒叫渔翁得利了。谁知魏征一句话点出要害:太子人选只可由中宫而出,皇上难道忘了吗?
李世民想起自家一母同胞的手足尚且争夺不休,何况异母兄弟?他由不得背后冒出冷汗,遂不再提及此话。
事情终究还是传入了后宫,杨氏搂着曹王哭了整整一宿。
她不是喜欢皇后的位置,更不是期待高高在上。她是怕了,过够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她想寻个依靠。而皇后之位,远比皇上的宠爱可靠。
未嫁之前,作为豪门贵女,她就知道,家族起落乃寻常事,而她的命运是由不得自己的。才十四五岁的年纪,她就亲眼见到表姐的遭遇,就因为家族败落,表姐被充作仆役。整日里挨打受骂不说,还吃不饱穿不暖。
嫁给李元吉乃是家族的决定,嫁与不嫁,自始至终都没人问过她。好不容易适应了齐王的古怪性子,谁知道他却被李世民杀了。
费尽心力,她方才进了惊鸿殿。虽受尽恩宠,却无名无分地活着,李世民连个才人的低阶名分都不肯给她。因为她是齐王妃,李元吉的原配夫人,李世民亲弟弟的老婆。
贴身的宫女翠儿说,皇上喜欢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长孙皇后的坤宁宫,一处便是她这惊鸿殿。
以前,她只想安安静静地活着,现在却生下了儿子。就算不为自己争,也要为儿子谋个生路啊?然而,魏征那个老匹夫,生生断了他们娘俩的活路。
杨珪媚累了,那种从头到脚的疲倦弥漫到全身:再努力地活着,也不过是人家手上的一个小玩意儿罢了。
为了活下去,她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了,而她除了美貌,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不久,杨珪媚病了,太医却束手无策。临死前,她让儿子曹王近前,告诉他,万一情势危急,可以自请去做齐王李元吉的后嗣。
曹王大哭,十分不愿。杨氏问他:儿啊,你想不想活命,可得想清楚啊? 说完,溘然长逝,年仅35岁。
数年后,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治继位,让曹王继承李元吉的香火,从根子上断了他的念想。
3)李世民纳杨氏,仅仅因为垂涎杨氏的美色吗?中国历史上有四百多位皇帝,但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的确不多。而李世民,当仁不让,就是其中一个。
这样的皇帝,文攻武略齐备,否则也不会出现贞观盛世。这一点,史学家并没有什么争议。然则,后世挑错挑得最多的一点,便是:李世民喜好美色,因为他纳了弟妇杨氏。
李世民真的像史学家说的那般不堪吗?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死后,两府女眷加起来不下百名,姿色出众者,除了齐王妃杨珪媚,还有他人,比如太子妃郑观音。
既然纳了弟媳,为什么不纳嫂子?如果论美色,嫂子郑观音更漂亮。
其实,李世民考量的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杨珪媚身后的弘农杨氏。这是一个大家族,娶了杨珪媚,就把弘农杨氏纳入利益集团,无形当中,消灭了一个政敌。
而杨氏本身貌美柔顺,李世民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