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而不管某些小说里如何吹嘘前朝帝女杨妃如何得李世民的宠爱,那都是虚架子,因为真爱就是要给你明晃晃的爱意亮瞎别人的眼,而不是像小说里一样各种隐藏各种隐忍,感情这种东西,捂住嘴它也会从你的眼睛里跑出来,旁人都是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贞观之治》剧照不相爱却相杀的刘邦和吕雉?位面之子刘秀和发妻阴丽华?互相扶持的杨坚和独孤伽罗?帝后典范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双A腹黑的李治和武则天?平民夫妻热坑头的重八哥和马皇后?一生唯一人的朱祐樘和张皇后?反正可说的帝后特别多,随便拎一对出来都是可以大说特说的,大家要是想听他们的故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可以开新文章写成小说的那种诙谐模式哦~而我最喜欢的一对,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堪称帝后典范。不管是感情上还是利益上,这对夫妻都达到了一个极完美的平衡点,让你觉得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那个甜蜜的感觉。他们的关系早就不是爱情能简单概括完的,他们更是亲人、战友、政治伙伴,从隋末到武

别想了,这个答案必须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长孙·真·大女主·朝气与娴雅一体·凰后。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1)

童爱玲版长孙皇后

什么前朝公主、巢剌王妃、武则天……那都是小说里意淫出来的。

不过说起历史上有名的帝后,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一对?

不相爱却相杀的刘邦和吕雉?位面之子刘秀和发妻阴丽华?互相扶持的杨坚和独孤伽罗?帝后典范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双A腹黑的李治和武则天?平民夫妻热坑头的重八哥和马皇后?一生唯一人的朱祐樘和张皇后?

反正可说的帝后特别多,随便拎一对出来都是可以大说特说的,大家要是想听他们的故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可以开新文章写成小说的那种诙谐模式哦~


而我最喜欢的一对,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堪称帝后典范。不管是感情上还是利益上,这对夫妻都达到了一个极完美的平衡点,让你觉得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那个甜蜜的感觉。他们的关系早就不是爱情能简单概括完的,他们更是亲人、战友、政治伙伴,从隋末到武德年间再到贞观,其中一路走过的风雨险阻难以说尽,而他们彼此的成长都已经刻进了对方的记忆里。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2)

《贞观之治》剧照

而不管某些小说里如何吹嘘前朝帝女杨妃如何得李世民的宠爱,那都是虚架子,因为真爱就是要给你明晃晃的爱意亮瞎别人的眼,而不是像小说里一样各种隐藏各种隐忍,感情这种东西,捂住嘴它也会从你的眼睛里跑出来,旁人都是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

历史上和李世民举案齐眉、恩爱缱绻的唯有长孙皇后一人……但如果你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也是掏心窝子的好,那我也承认。反正这对长孙兄妹,几乎是贯穿了李世民的大半生,妹妹是挚爱的发妻,身居皇后之位母仪天下,哥哥是兄弟兼重臣,位及人臣堪列凌烟阁功臣榜首。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3)

长孙无忌,字辅机

然后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体现在哪些地方吧~


首先来说说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七个孩子,我们按着出生顺序来讲。

是的,你没看错,七个,三子四女。这七个娃那可是个个都深得李世民宠爱,那是载入史册的宠爱,不是明晃晃的爱意,不带半点掩藏,如果不是因为对妻子深沉的爱意,李世民会如此宠爱这七个娃吗?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如果爱另外一个人,自然也会爱屋及乌爱上他们的孩子。如果只是为了繁衍后嗣,那多半没什么感情,要是犯了事就是该打就打,该赐死就赐死。

造反被赐死的李佑表示不公平:“都是造反,凭什么李承乾可以活得好好的,我就直接死了!?我妈我舅舅都被牵连了?!那长孙家凭什么没事?!”

李世民一巴掌扇过去:“混账玩意儿,承乾是朕和文德皇后的嫡长子,没教好他是朕的过错,你也配和他比?长孙一族是朕的挚爱,岂是阴德妃家里能比的?”

第一个就是李承乾。这娃是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李世民的第一个孩子。《唐书》有载:“甫八岁,特敏慧,帝爱之。”别看这个记录没什么,那杨妃所生的李恪也是个英才,但是却没有这些天家温情的记录,连名字都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区别。恪是指守本分,而杨妃生的另一个孩子叫李愔,愔是让你别说话,这名字怎么都不像什么好寓意。李承乾就不一样了,虽他是因为出生在承乾殿才取这个名字,但是承乾这两个字本身就有承继乾坤的含义,谁看了这名字能不说句这名字是天子之征呢?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4)

剧照,李承乾

李世民一登基就立了李承乾当太子(7岁),对这个孩子是抱有极大的期望:

孩子生病了?修普光庙和西华观为他祈福!

孩子要读书?孔子后人孔颖达、《周易》发烧友陆德明安排上!

孩子要树立威信?三品以上官员的嫡子全部去东宫任职!

李承乾年轻的时候还很乖巧听话,但是他的心态很快就变了,经常做一些荒唐事让李世民失望。比如养了一个叫称心的男宠,比如在东宫里面cos突厥人(这事儿我觉得是真的让人血压爆炸,李世民和突厥是有大仇的,他刚登基没多久突厥就来找事,要不是渭水之盟,大唐就岌岌可危了。现在他的太子居然去装扮成突厥人,还说想当突厥的小弟,这不是故意找事来惹李世民生气吗?)比如三天两头不去上朝在东宫哭坟……

但是这些事,李世民大部分都忍了,除了杀了那个男宠,并没去对李承乾发难,反而是耐心去教导他。在后来废太子言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他还派了最信任的心腹大臣魏征出任太子太傅,几乎是在昭告天下他绝不会废太子,钟爱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那李承乾怎么会突然从一个乖宝宝变成这么疯狂的熊孩子呢?

因为他患有脚疾,《旧唐书》有言:“承乾先患足,行甚艰难。”这个病或许就是糖尿病足,得病的人的双脚会慢慢腐烂掉,别说行走了,怕是连堂堂正正活下去都很困难。一场大病很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志,他身为当时宇宙第一大国大唐的太子,天可汗的下一任接班人,如今腿出了问题,以后走路都困难,当时长孙皇后也已经去世,没有人能耐心温柔地去开导他,他心态能不崩吗?而且他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这个外患就是他的亲弟弟,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孩子,李泰。

李世民的简介与情史(后宫三千谁才是李世民此生的真爱)(5)

魏王李泰,小名青雀

李世民对这个嫡次子李泰是更加宠爱,当年李渊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了李世民早夭的弟弟,然后李世民一登基就把李泰要了回来,觉得根本就没这儿回事。他对于李泰是逾越太子的那种宠爱,就给了李泰一种可以去争夺太子之位的错觉。

比如李泰身形肥胖,走路辛苦,李世民就恩准他坐着轿子去上朝。

比如李世民觉得儿子住的地方不够气派,直接把洛阳占地30万平米的大宅子赐给他。

比如李泰觉得自己被朝里的大臣轻视了,李世民立刻把那些人叫来大骂一通,其中就有房玄龄。(房玄龄:呜呜呜呜,什么都是我的错……我不肯要小妾是我的错,我没歧视李泰怎么也来骂我?)

反正这些过分的宠爱都给了李泰错觉,他觉得自己能够去争一争太子之位,赢则君临天下,输则……没事,我妈是长孙皇后,我爹不可能杀了我的(后来的事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他夺嫡失败之后就只是亲王王位被降了一级,没过多久又升回去了,这惩罚就是走个过场,还不如没有)。所以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干!去把李承乾这瘸子拉下来!

然后李泰就在各种地方对李承乾施压,营造出一种李世民马上就要换太子的氛围,李承乾本来就因为腿伤崩溃好久了,现在又碰上这牛逼哄哄的弟弟,偏心幼子的老爹,他愈发害怕,整天疑神疑鬼的,最后直接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但是李承乾的造反行动失败得特别戏剧化,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有人提前造反了,就是李佑,阴德妃的儿子,他的造反失败得很迅速,当时李佑造反就有人说:“主上(李世民)提三尺之剑定天下 亿兆蒙德 仰之如天。王忽驱城中数百人欲为逆乱以犯君父 无异一手摇泰山 何不自量之甚也!”大致意思就是说你爹那么牛逼,你个小混蛋不可能成功的。

李佑失败被杀掉之后,其中有些知情的同党为了将功赎罪就把李承乾要造反的事情说出来了,李世民知道之后又惊又怒,既舍不得杀他,又不能不处置他给天下一个交代。

开朝会的时候,都没人敢说话,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念着夫妻情分和父子情分不想杀李承乾,但是谋逆大罪又没人敢轻轻放过,要是这个时候说错话踩在了李世民的逆鳞上那不得满门抄斩吗?

最后还是来护儿的后人来济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下:“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尽得天年。”于是李世民就顺着这个台阶走下去了,把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算是保住了他一条命。但是李承乾的病情加重,心情抑郁,去了一年之后就病死了,李世民还以国公之礼厚葬他。这已经是一个作为皇帝的父亲所能做到的最多的事情了。

说回李泰,这小青雀把自己哥哥搞下去之后,李世民就以夺嫡的罪名把李泰的亲王之位降为郡王,然后半年后又升了回来,几乎是没有处罚。夺嫡是多么凶险莫测的事情,到了这对父子的面前,因为深沉的爱意,最后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过了。


下一个孩子就是长乐公主,李丽质。

单看名字你都能看出李世民对这个女儿有多喜欢,“上以公主为皇后所生,特所钟爱”,他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婴儿,得意地说着:“我和观音婢的女儿一定是最美的,就叫她丽质吧,天生丽质。”然后给的封号是——长乐公主。

字面上看这是多美好的祝福,希望女儿长乐未央。然后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就是李世民的另一个真爱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的嫡长子长孙冲。

当时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妹妹永嘉公主也要出嫁,李世民给李丽质的嫁妆太多,数倍于永嘉公主,后辈的嫁妆比长辈的还多这是违背礼法的。魏征作为第一嘴炮,当然就要出面拦着了。

李世民心里很不痛快,我和皇后的女儿马上就要嫁人了,为人父母的怎么不希望女儿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啊?那个永嘉公主又不是我的同胞姐妹,你说要是平阳公主李秀宁我还会多考虑一下,如今凭什么为了一个没感情的妹妹要委屈我的女儿啊?!这时候还是得长孙皇后出马料理,她肯定了魏征的想法,并且耐心规劝李世民,这件事才作罢。

而李丽质在史书上还有一个记载,就是她还在政事上劝谏过李世民,阻止了李世民复辟周王朝推行分封制。可以看出这个女儿有多么得李世民得欢心了吧,就像后来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如果不是君父宠爱,怎么会有参与朝政的机会呢?


今天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下一期会讲长孙皇后余下的四个孩子,最关键的是唐高宗李治,以及城阳公主(薛绍之母)、晋阳公主李明达、衡山公主。

一家之言不粹,如果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来~

欢迎大家关注“岂信人间有蜀州”,诗文里的细碎历史就是我梦里的蜀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