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现场浇筑混凝土试块取样数量规定(建筑工程中砂浆及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

现场浇筑混凝土试块取样数量规定(建筑工程中砂浆及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水 泥项目c) 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1.1.2 每次试配时,应按规定将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送试验室。1.2 原材料由施工单位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其数量详见下表:

建筑施工中砂浆及混凝土应根据设计强度要求进行砂浆及混凝土配合比适配,直到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施工过程根据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留置砂浆及混凝土试块。1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原材料取样规则

1.1 一般要求:

1.1.1 进行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可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a) 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b) 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c) 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1.1.2 每次试配时,应按规定将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送试验室。

1.2 原材料由施工单位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其数量详见下表:

数量

项目

水 泥

(kg)

(kg)

石 子

(kg)

外加剂

砂浆试块模具及试块

2.1 取样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制作砂浆试块。

2.2 取样频率:DBJ/T13-56-2011《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

a). 建筑地面工程按每一层不应少于一组。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

b). 砌筑工程按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c).抹灰砂浆:室外工程以同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砂浆,每1000 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 m2的,按一批计;室内工程以同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砂浆,每50个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按一批计。

d). 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边长为70.7mm立方体试件3块)。当配合比不同时,应相应制作不同试件。

2.3 砂浆强度应按验收批进行评定,配合比和原材料基本相同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划分为同一批。基础和主体应分别作为不同的验收批。(检验批的确定亦可根据施工段划分。)一个验收批的砂浆试块级数应不少于3组。

2.4 试块的制作: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将有底试模内壁涂刷薄层机油后, 砂浆一次装满试模,用捣棒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然后沿试模壁四侧用油灰刀插捣数次,砂浆应高出试模顶面6~8mm。

当砂浆表面稍干时,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刮去抹平。

2.5 试块的养护:

试块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

试块拆模后进行,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继续养护至28天,然后进行试压。

2.6检测项目:抗压强度检测。对于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砂浆,应对其进行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燃烧性能检测。(对于试验不合格的结构部位应进行现场检测)

2.7预应力结构水泥浆强度不应小于30Mpa,每工作班应留置一组(六个试件),边长为70.7mm立方体试件。《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DBJ/T13-56-2011

3 普通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

现场浇筑混凝土试块取样数量规定(建筑工程中砂浆及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1)

普通混凝土试块

3.1 取样批量: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d)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e)基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每50m3应取样一次,每幅槽段不得少于一次。

f)灌注桩每浇注50m3混凝土应取样一次;单桩单柱时,每根桩必须取样一次。

g) 喷射混凝土每喷射50~100m3混合料或混合料小于50m3的独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组。

3.2 取样方法:在混凝土浇注地点,从同一盘或同一车中随机一次性抽取。

3.3 取样留置组数: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4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b)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c)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3.5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3.6 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a)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oC.d时所对应的龄期,0oC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b)冬期施工、人工加热养护的结构构件,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龄期可按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A.14.5条的规定共同确定。

3.7 试块的制作与养护:

试件的尺寸应根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Dmax)选择:

——当Dmax≤31.5mm时,选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

——当Dmax≤ 40mm时,选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

——当Dmax≤ 63mm时,选用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

试件制作前,应检查试模,拧紧螺栓并清刷干净,在其内壁涂刷薄层矿物油脂。

采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内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实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内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上口,宜用φ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插入试模振捣时,振捣棒距试模底板10~20mm且不得触及试模底板,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以防混凝土离析;一般振捣时间为20s。振捣棒拔出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

采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用捣棒(注:插捣须用钢制捣棒,长600mm,直径16mm,端部应磨圆)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以防产生麻面;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薄膜覆盖表面,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20±5℃的室内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然后标识、拆模。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oC、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成型方法同上,试件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件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保持同条件养护。

3.8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的制作与试验(参照标准GB50086-2001):

应采用从现场施工的喷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成要求尺寸的方法制作。模具尺寸为450mm×350mm×120mm,其尺寸较小的一个边为敞开状。

i. 在喷射作业面附近,将模具敞开一侧朝下,以80°(与水平面的平角)左右置于墙脚。

ii. 先在模具外的边墙上喷射,待操作正常后,将喷头移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层向模具内喷满混凝土。

iii. 将喷满混凝土的模具移至安全地方,用三角抹刀刮平混凝土表面。

iv. 在隧洞内潮湿环境中养护1d后脱模。将混凝土大板移至试验室,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d,用切割机去掉周边和上表面(底面可不切割)后,加工成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块。

v. 加工后的试块继续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用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加载方向必须与试块喷射成型方向垂直,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值应乘以0.95的系数。

注:当不具备制作抗压强度标准试件条件时,也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制作试块,检查强度。

1). 在现场喷制混凝土大板,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d后,用钻芯机在大板上钻取芯样的方法制作试块。芯样边缘至大板周边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

2). 亦可直接向边长为150mm的无底标准试模内喷射混凝土制作试块,其抗压强度换算系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3.9 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工程名称、结构部位、混凝土品种及强度等级、编号、制作日期、坍落度实测值、使用的配合比。

3.10检测项目:主要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现场坍落度检测和试块抗压试验检测。(对于不合格结构部位处理:应对相应的结构部位进行现场破损或者非破损检测)

4 预拌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

4.1 参照标准DBJ/T13-42-2012《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的内容有: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含气量、氯化物总量等,其中氯化物总量可以出厂检验为依据,而强度和坍落度必须以交货检验的结果为依据。

4.2 取样频率:取样的批量同普通混凝土,另当一个分项(分部)工程中连续应同配合比混凝土大于1000m3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每200m3混凝土取不得少于一次。

4.3 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坍落度检测应在混凝土到达交货地点后20min内完成,强度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4.4 每个试样应随机地从一盘或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4.5 每组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0.02m3。

4.6 对于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检查混凝土和易性及坍落度。

4.7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试块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当连续浇筑同配合比、同抗渗等级混凝土每5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且每项工程不少于两组。当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取样,留置试块。

4.8 其它:(同普通混凝土)

4.9检测项目:主要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现场坍落度检测和试块抗压试验检测。(对于不合格结构部位处理:应对相应的结构部位进行现场破损或者非破损检测)

5 抗渗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

现场浇筑混凝土试块取样数量规定(建筑工程中砂浆及混凝土试块取样规则)(2)

抗渗混凝土试块

5.1 取样频率: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

连续浇筑混凝土量500m3应留置一组(6块)混凝土抗渗试块。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预拌混凝土当连续浇筑同配合比、同抗渗等级混凝土每500m3取样不得少于1组,且每项工程不少于2组。当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取样,留置试块。DBJ/T 13-56-2011《福建省建筑工程文件管理规程》。如使用材料、配合比或施工方法有变化时,均应另行仍按上述规定留置。

5.2 取样方法:试样应在浇注地点随机一次性取样,一般应在搅拌后每盘至结束前30分钟之间取样。

5.3 取样数量:每一验收批留置的抗渗试件每组6块,试件为顶面直径175mm、底面直径185mm、高150mm的圆台体。

5.4 成型与养护:成型方法与普通混凝土同,但试件成型24小时拆模后,要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浆膜,然后进行标准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天,且不超过90d。

5.5 样品标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名称、结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施工日期、所用的配合比和混凝土工程量。

5.6检测项目:对抗渗混凝土进行现场坍落度检测、试块抗压抗渗试验检测(对于试验不合格的结构部位应进行现场检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