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的景点(齐云山最美的登山道)
齐云山的景点(齐云山最美的登山道)四 出来顺着这条街进去,往山路进发。奇怪的是这条商业街为啥没人?时间还早?走到头又问了一下确认没错,说过了“登封桥”就到了山下。果然,前面一个古香黝黑的石桥上写着:“登封桥”。一车人,就我下车,看对面的一条街,牌坊上写着:登封街。看名字就知道某朝皇上来过此地所成。人不多见,这感觉很好。 三 牌坊旁有间店前面不少老的石墩、石条、石人等,看着是收集过来的,看门面是一家收藏古书的店。进去看了一圈,很喜欢,心想:底蕴厚重之地多文物。里面多牌匾,古书不多,多是地契之类书籍。
黄山过去名叫“屯溪”,多么淳朴乡土的名字,后来因名山改名,但看车站和市区还是一个不大的城市。
二,黑又多
出站后,在车站广场问了一位穿制服的人,到齐云山做什么车,他正好指着停车场方向说“1线车”,又说,都是正规车程。
行车窗外,看到很多徽派白色建筑和田间黄橙橙的油菜。
一车人,就我下车,看对面的一条街,牌坊上写着:登封街。看名字就知道某朝皇上来过此地所成。人不多见,这感觉很好。
三
牌坊旁有间店前面不少老的石墩、石条、石人等,看着是收集过来的,看门面是一家收藏古书的店。进去看了一圈,很喜欢,心想:底蕴厚重之地多文物。里面多牌匾,古书不多,多是地契之类书籍。
出来顺着这条街进去,往山路进发。奇怪的是这条商业街为啥没人?时间还早?走到头又问了一下确认没错,说过了“登封桥”就到了山下。果然,前面一个古香黝黑的石桥上写着:“登封桥”。
四
登封桥
此水叫“横江”。对岸沿河是一排白色的徽派建筑,再后面高处就是一抹青山,应该是目的地了。
万历十五年 ?建桥的时间有点熟?不错,是“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
跟国民党残部退守台湾后又去美国继续深造---曾经有志于做“中国的拿破仑”的青年学生黄仁宇先生,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擅长的学者;1981年写成了一部论文,研究明史的专著《万历十五年》,奠定了其史学家地位。这本书后来挺畅销。
其用平淡的笔触切开了这一年里世界和中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对比分析了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大概结论是:中国人缺乏(或不善于)数目字(及制度)管理的技术!已经落后世界发展还不自觉。那年中国发生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在此可以知道,还包括修这座朝山的“登封桥”!
出夫意料的是,前一段热剧《人民的名义》里也用了这个文化段子。市委书记高育良被一个普通的女服务员高小凤打动,落下马。也是缘于拉拢腐蚀他的那帮人“精准制导”——用普通女文青强攻这本《万里十五年》,作为接近喜爱明史的高书记的桥梁。终于,两个相差悬殊的人找到了“共同语言”,引为“知音”,最终堕落…….
六
山庄
九里十三亭
石阶有2米多宽,仔细看看,上面几乎不见小虫什么的,和中岳嵩山台阶随处可见黑油油的潮虫不同,干干净净的,心想这里的昆虫是否“惊蛰”较晚?
齐云山海拔才五百多米,不高不低,适合老少登临。打听到近来由于开发了索道和汽车停车场道口,分流了游客,这条山路才显得寂寥许多。对爱山的人讲,走山路就是体会它难得的风景,和它交流切磋。更何况这条道穿过小镇民居,横江,登封桥,历史渊源,古今同路?!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