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汉字之美(汉字之美)
你知道的汉字之美(汉字之美)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那关于“开”字,我们了解多少呢?在时间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穿梭在汉字构造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等的世界里,步履匆匆。你有没有想过停下脚步,了解被顺理成章、得心应手使用的汉字的产生、发展?有没有仔细端详过一个汉字的结构、了解它的内涵?有没有看到一个汉子想去了解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理解它承载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比如最近的两会,人民日报3.8的汉字是“开”。
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前世今生,一起领略汉字之美。
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最古老文字,汉字的魅力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依然熠熠闪光。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了中华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展现了古往今来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和思想成就,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也是从文字记载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汉字也在影响着世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世界上掀起一波高过一波的“汉语热”,汉字是帮助外国人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窗口。不同于拼音文字是由一长串字母组合起来作为一张面孔被人识记,每个汉字都是一张面孔。对于欧美人来说,汉字就像是能传情达意的图画,十分有趣;而对于周边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汉字则一点都不陌生,“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汉字。
汉字作为我们的母语文字,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能流利阅读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经典,也许我们能准确地在一种或者几种外国文字和汉字之间切换,也许我们能在日常交流中巧用汉字的含义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也许我们能在一份报告或一次创作中玩转文字行云流水、文不加点……汉字组合起来便成就了伟大和传奇。
在时间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穿梭在汉字构造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等的世界里,步履匆匆。你有没有想过停下脚步,了解被顺理成章、得心应手使用的汉字的产生、发展?有没有仔细端详过一个汉字的结构、了解它的内涵?有没有看到一个汉子想去了解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理解它承载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
比如最近的两会,人民日报3.8的汉字是“开”。

那关于“开”字,我们了解多少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字形演变。
看字源,金文(門,户)(幵,像双手抽拉门栓),表示的是一双手将门栓抽出栓孔。所以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动词词性。篆文承续金文字形。而上面图片中的“開”字则是隶书的形态了,隶书已经把“开”字连写了。《汉字简化方案》则直接省去了“門”。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開”字是这样解释的:“開,張也。从門,从开。,古文”。
从造字的角度,我认为它是会意字。《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意思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这里的“谊”同“义”,“指”就是指向。因此,会意字多为合体字。那么“開”字中。“門”和双手拉门户的“”共同构成了“開”字,表示开张大门的意思。
当然也有人说“開”字是形声字,“門”是形旁,“开”是声旁。
其实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六书”便能很好地解释。
那“开”字的本义之外,还有什么引申义呢?是被怎么使用的呢?
本义: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开窗/开门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动词:打开,开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杜牧《阿房宫赋》
动词:开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动词:开设,创立,建立。开店/开办
欲开置县。——《海瑞传》
动词:摆开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动词:开掘,开通;解放,向外张,拓展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 初见秦》
动词:教导,启发,开导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动词:分离,分开。
连月不开。——《后汉书 列女传》
动词:放晴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动词:解除,消除,消耗。 开除/开戒/开销
量词:冲茶一次叫做一开;折数,分数(四开纸/五五开)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形容词:通畅无阻的 吃得开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外扮老夫人上开。——王实甫《西厢记》
那人民日报选择“開”作为两会的汉字,用的便是“开放、解放”之意,广开言路,开放包容,正是两会精神的体现。
以上,便是对一个汉字的基本解读。很明显,我们了解了它的字形演变,字源和造字本义,也了解了其他的用法和含义。其中,字形演变部分涉及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同的汉字字体;字义部分提到了《说文解字》和造字法,其中讲到了会意字……由本义又引申出了很多意义,用在不同的时代、文章和情境,今天仍然可以回归到这个字本来的形态去解读当下……“一字激起千层浪”是不是很神奇?
那么到现在,你有了想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打算了吗?关于汉字的产生、发展,关于书法,关于《说文解字》和六书,关于一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关于汉字的故事和传奇,关于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关于汉字在当下的使用和解读,关于汉字的改革和现代化……
作者:东方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