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背后的故事(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背后的故事(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1799年,法国远征军发现罗塞塔石碑,后在英法战争中作为战利品被英国人抢走。欧洲各国激烈的国际政治和军事竞争,逐渐延续到学术领域。在罗塞塔石碑发现以后的几十年,针对这一石碑的破解,欧洲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二. 罗塞塔石碑发现之后基歇尔3. 18世纪,欧洲人继续尝试破解象形文字,对这一神秘文字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圣书体文字不是文字,只是一种宗教符号;有人认为圣书体文字是从中国传入埃及的。这一时期主要有两位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一位是法国人涅吉,他认为圣书体符号具有限定词的作用;另一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蔡伽,他认为椭圆形符号中的文字是国王名,椭圆形的符号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王名圈。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不是商博良一个人的披荆斩棘,而是无数学者的前赴后继。其实从公元4世纪埃及象形文字失传开始,学者对它的破译工作就从没有停止过,这些学者和他们的著作重要的如下:
一. 罗塞塔石碑发现之前
- 公元4世纪,埃及人荷拉波隆(Horapollo)开始尝试解释象形文字,其著作名为《圣书体文字》,书中收录了约200个象形文字符号。原书用科普特语写成,后来散佚,今本为希腊语译本。荷拉波隆认为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以图表意,每个符号代表一个词。
2. 17世纪,为了传播”基督教“,罗马大学东方学专家、德国天主教神父基歇尔(A. Kircher)在研究科普特语的基础上,着手解释圣书体文字。1636年,他出版《科普特语:埃及语的先驱》一书。
和荷拉波隆一样,基歇尔也认为圣书体的每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词,他还利用他自己的方法,硬是翻译了四卷圣书体材料。他还尝试比较圣书体和汉字,认为中国的汉字是从埃及人那里学来的。
基歇尔
3. 18世纪,欧洲人继续尝试破解象形文字,对这一神秘文字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圣书体文字不是文字,只是一种宗教符号;有人认为圣书体文字是从中国传入埃及的。
这一时期主要有两位学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一位是法国人涅吉,他认为圣书体符号具有限定词的作用;另一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蔡伽,他认为椭圆形符号中的文字是国王名,椭圆形的符号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王名圈。
二. 罗塞塔石碑发现之后
1799年,法国远征军发现罗塞塔石碑,后在英法战争中作为战利品被英国人抢走。欧洲各国激烈的国际政治和军事竞争,逐渐延续到学术领域。在罗塞塔石碑发现以后的几十年,针对这一石碑的破解,欧洲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罗塞塔石碑
1.1802年,法国东方学家萨西(S. Sacy)获得一份罗塞塔石碑的拓片,在反复研究拓片上的世俗体文字以后,他认为世俗体文字中有字母的成分,且意识到世俗体文本是从右往左书写。后来由于未取得新进展,他便把这一托片送给了阿克布拉德。
萨西
2.阿克布拉德(J. D. Akernlad)是瑞典外交官,在得到拓片以后,对这一拓片上的希腊语和世俗体文字中的专有名词进行对比研究。1802年,他发表他的研究成果《给德· 萨西先生的信》,这一成果为商博良破解罗塞塔石碑提供了方法。
3.托马斯·杨是一位物理学家,就是搞光和波动论的那个。1814年,在得到罗塞塔石碑的拓片后,便全力以赴进行研究。在大量考证以后,他得出以下几条正确的结论:①世俗体文字不是字母文字,它与圣书体文字之间存在某种联系;②断定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和祭司体文字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③圣书体文字和世俗体文字均存在表音成分。在此基础上,他认出了托勒密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圣书体名字。
托马斯杨
有疑问,@我@探秘古埃及
参考文献:王海利,《法老与学者——埃及学的历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