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孤狼古镇(古镇往事之狼的传说)
千年孤狼古镇(古镇往事之狼的传说)我半信半疑,回家向父亲求证。父亲颔首,微笑:“这个老人一辈子可不容易啊!”记得小时候与我家仅有一墙之隔的同学琼,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们每天一起结伴上学,玩游戏,采猪草,耙松毛(用耙子耙取干枯的松针做柴火)。空闲的时候,我常常到她那位于池塘边的家里去玩耍。我爱那一院子清新动人的花草树木,更爱听她奶奶“讲古话”。年近百岁却依然幽默乐观的老人,每次一见我去,就会欢喜地盯着我看,然后感慨地念叨:“想当年你家老太可是全镇出名的大美人呢!镇上的人们看不够,她的婆婆——你的豪爽的老老太就故意每天叫她去街上打酱油,得意地向全镇的人们炫耀她美貌的媳妇。呵呵……父亲曾讲起杜泽镇的狼故事,讲他自己亲历的那惊悚往事。我十岁左右,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年。在镇上铜山溪边下东门一带,溪上只有一条用木板搭建的简易浮桥。一到闷热的夏天的晚上,住在溪边的人们一吃过晚饭,就会陆陆续续地来到桥上,看着月亮从巽峰塔后冉冉升起,一
原创 2018-03-20 杜洪莲 晚上八点
古镇往事
之
狼的传说
父亲曾讲起杜泽镇的狼故事,讲他自己亲历的那惊悚往事。
我十岁左右,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年。在镇上铜山溪边下东门一带,溪上只有一条用木板搭建的简易浮桥。一到闷热的夏天的晚上,住在溪边的人们一吃过晚饭,就会陆陆续续地来到桥上,看着月亮从巽峰塔后冉冉升起,一边享受河面吹来的习习凉风,一边家长里短地谈白天。
有一天晚上,在闲聊了一番之后,伙伴们都回家去了,而我贪图这桥上的凉风,不愿过早回到热得像蒸笼一般的家里去睡觉——那时唯一的纳凉工具只有手编的麦秆扇——竟不知不觉地在桥上睡着了。等我一觉醒来,大约已是半夜时分,我揉揉双眼,蓦然发现桥上早已人去桥空。我心里正在奇怪姆妈今天怎么没来叫我回家睡觉,忽然发现浮桥靠近菜地的那一头,一对发着绿荧荧光芒的红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记得小时候与我家仅有一墙之隔的同学琼,是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们每天一起结伴上学,玩游戏,采猪草,耙松毛(用耙子耙取干枯的松针做柴火)。空闲的时候,我常常到她那位于池塘边的家里去玩耍。我爱那一院子清新动人的花草树木,更爱听她奶奶“讲古话”。年近百岁却依然幽默乐观的老人,每次一见我去,就会欢喜地盯着我看,然后感慨地念叨:“想当年你家老太可是全镇出名的大美人呢!镇上的人们看不够,她的婆婆——你的豪爽的老老太就故意每天叫她去街上打酱油,得意地向全镇的人们炫耀她美貌的媳妇。呵呵……
我半信半疑,回家向父亲求证。父亲颔首,微笑:“这个老人一辈子可不容易啊!”
“为什么这么说?”我好奇地问。
“那也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事了。”父亲陷入了回忆之中。
琼的爷爷那时四十几岁,勤劳能干,只是耳朵有点背,大家都叫他“聋子”。妻子温柔贤惠,通情达理。夫妻两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除了伺候几亩水田、山地,他每天还要起早摸黑去下东门桥对面的菜地去干活。
一个夏夜,吃过晚饭的人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出门乘凉了,琼的爷爷还没有回家吃完饭。琼的奶奶不放心,就打着灯笼,急急地迈开三寸金莲,一路“聋子唉,聋子唉!”地大声喊着,来到自家菜地。在灯笼朦胧的烛光映照下,她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地头上的一片红色。
“聋子,摘了那么多的红辣椒吗?”她惊喜地问了两遍,可是并没有听到丈夫的应答。她把灯笼放低,凑近一看才发现:那红红的一滩竟然是鲜血!附近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早已吓得两腿发软的她把灯笼举高,仔细一看,不由吓得魂飞魄散:几条狼在那里大嚼他丈夫血肉模糊的尸骨!她“啊”的大叫一声,扔掉灯笼拔腿就跑,跑到桥头,看到有个还在乘凉的男子,她走过去一把紧紧地抱住他,便昏了过去……
她后来一辈子守寡,一手把三个子女拉扯大,真是不简单啊……
真没想到这个看上去那么乐观慈祥的百岁老人,曾经有过这样惨绝人寰的经历。
“解放前,我们镇上有这么多狼吗?”
“是的,狼很多。但是袭击人畜的事件倒也不见得很频繁。因为那时到处草木茂盛,野生动物很多,狼有足够的藏身之地,也有足够的食物。”
“那么,解放后呢?”
“嗯,大概是从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开始,我们镇周围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掉很多,再加上解放后人口激增,人们天天去山上砍伐柴草,打死豺狼虎豹等野生动物,人民公社还有奖励。狼的食物减少,生存环境日渐恶化,袭击人畜的事件就渐渐地多了。”说到这里,父亲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喏,住在上东门的‘长林’妈,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每次想起她那被狼叼走的女儿,还是情不自禁地要痛哭流涕呢!”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好奇地问。
“那是五十年代末的事情了。那天晚饭后,天气非常闷热,‘长林’妈在院子里铺了一领凉席躺着乘凉,七八个月大的儿子‘长头’也放在自己身后一起乘凉。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她一觉醒来,蓦然发现身后的凉席上空荡荡的——她的‘长头’不见了!她忽然想起人们的传说:有条孤狼最近一到傍晚就在镇上转悠,前几天还把公路边一户人家的鸭子都咬死了。
“不好,我的‘长头’一定是被‘大狗雄’(古镇人对狼的称呼)‘背(叼)走了。”‘长林’妈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惊动了四邻。人们帮着四处搜寻,可是哪儿还看得到孩子的半点儿影踪?从此之后,人们就常常看见‘长林’妈坐在自家院子的门槛上,像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一样地哭诉她的‘长头’的故事……这可怜的孩子如果活着,现在该有六十多岁了呢!不过,那条孤狼大概也是实在找不到食物了,所以才会深入人家的院子冒死背(叼)走孩子……”
说到这儿,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当然,也有比较幸运的人。你知道的‘嚼不动’这个人吗?”父亲问我。
“好像听说过。就是六村那个村长?他和狼也有什么故事吗?”
“是的。他10岁左右,有一回跟这大人到田畈去玩。大人们在割稻子,一只强壮的狼一下子就把坐在田埂上玩的他给叼走了。等大人们发觉时,狼已跑出去好远了。好在当时这里的田地还是坑坑洼洼的,狼在叼着他逃跑的时候遇到了一道比较高的田坎。狼拼命地把他往田坎上拖,大人们拿着镰刀锄头鼓噪着赶到了。狼见势不妙,忙夹着尾巴匆匆逃走了。‘嚼不动’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
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在我们这些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狼的人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是,现在,我们这里狼已经完全绝迹了。那么,这些狼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完全从古镇消失的呢?”我疑惑地问道。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指1960-1962年),树皮草根都被人们吃光了,山里地老虎豹子在重奖之下也被猎人消灭光了,镇周围原来鸟兽成群的群山都空了,估计狼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绝迹的。我们镇上的人最后一次见到狼,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了。几个猎人把一条捕获的狼捆在长条凳上,雄赳赳气昂昂地游街,以炫耀他们为民除害的丰功伟绩。从此之后,镇上的人们就再也没有见过狼的踪迹了。”说到这里,父亲不由得摇摇头,又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千百年来人与狼之间的恩怨史,就这样画上了句号。从此,狼对于古镇的人们来说,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没有了狼的古镇之夜,四处是无边的宁静,但似乎缺了一点山林原野该有的野性与生机。
镇外,铜山溪水声潺潺,山上松涛阵阵。那一声长长的狼嚎,只能在小镇老人的梦中响起了……
作者:浙江省衢州三中教师
“晚上八点”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