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夜早鸟票(早鸟票倒计时媲美梦华录)
云端之夜早鸟票(早鸟票倒计时媲美梦华录)而继《甄嬛传》后,下:《云山墨戏图》《千里江山图》南宋则有《临流抚琴图页》的“边角山水”,《云山墨戏图》的文人戏笔之作;左:《临流抚琴图页》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经领先世界一千年。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大唐如牡丹,富丽明艳,
而宋朝似幽兰,淡雅文静。
北宋有《千里江山图》设色浓丽的青绿山水;
《千里江山图》
南宋则有《临流抚琴图页》的“边角山水”,《云山墨戏图》的文人戏笔之作;
左:《临流抚琴图页》
下:《云山墨戏图》
而继《甄嬛传》后,
近期大火的电视剧《梦华录》
让广大网友发出了土拨鼠尖叫。
从山到水,从景到物,从构图到人物,
每一帧画面都极其考究,
颇具宋朝山水画的风韵,
使人看来耐人寻味。
浓厚的中式美学,它藏于细节上,匿于镜头里,无须有意突出,等有心人识出。
留白之美
留白的说法源于国画,古人的美学追求不断发展,先秦时期注重繁复雕饰的「错彩镂金」,宋代则是强调留白之美的兴盛期。
在《梦华录》中,大至江南画卷,小至器物之美,都展现出这种意境之美。
对称之美
中国人素来偏爱对称的形式,放眼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庙宇、园林,还是亭台楼阁,都严格遵守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
在《梦华录》中,我们经常可以欣赏到这种对称的布景,让人极度舒适,仿佛置身韵味十足的中式画卷之中。
国风色彩之美
宋人崇尚「淡」与「简」,但却不是一味的追求平淡无奇。
《梦华录》生动展现了中式传统配色的高级之美,剧中人物的服饰色彩均取自于宋代瓷器,如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般清雅多姿。
简单素朴,文雅幽静,
抛却繁复,不事雕琢,
随性而行,返璞归真。
宋朝人,
含蓄内敛包容,懂得欣赏一切美。
宋 刘宗古 《瑶台步月图》
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
如果你也爱中式美学,
绝不能错过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
这场音乐会中的服饰、造型方面,
尽显了当代诗意美学。
为了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乐器搭配,服饰上以汉服为主,进行了现代化的审美处理。
面料基地的粗粒感,与手工染色的效果,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服饰的色彩呈现方面,宋代配色与敦煌色融入在一起,层叠层次的效果既雅致又明快。
在造型上,古代发髻被意向化地处理。席地而坐的演奏家因为头饰,使得上半身效果更为挺拔。
不照搬传统复古,而是加入了大量现代审美意识。
国乐 x 光影 x 建筑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一吟一咏,气韵流转。
翻转手机横屏,
欣赏《海上生民乐》绝美定妆照
▼
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
早鸟票倒计时4天!
曲目
《汲古》
千年骨笛,如风而至,
诉说古老文明的智慧之光。
《水行》
上善若水,滋养天地,润泽心灵。
《火舞》
擂鼓穿云,其声如火,
舞出生命的雄伟与壮阔。
《墨戏》
水墨黑白处,酣畅天地间。
行云流水,气象万千。
《山水》
酣歌天地,高蹈人间。
天籁和鸣,山水遇知音。
《酒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首皓月与共。
《穿越》
御风旷宇,逸兴遄飞。
想象穿越时空,无远弗届。
《蜂飞》
飞弓舞弦,吐纳乾坤,
横扫如风,击节如雨。
《丝路》
琴音为羽翼,徜徉天地间。
心驰千里,大美无极。
*曲目以现场为准
上海民族乐团
向上滑动阅览
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一直以风格鲜明、演奏精湛著称,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涌现张子谦、陆春龄、孙裕德、顾冠仁、闵惠芬、俞逊发、龚一等一批声誉卓著、对民族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
海派风华,薪火相承,上海民族乐团一代代艺术家不断为海派民乐事业添砖加瓦,创作和首演了《东海渔歌》《亚非拉专场音乐会》等一批广受好评和赞誉的优秀作品。
如今的上海民族乐团已成为一支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自2005年起首创专业演出季,并积累了一批当代经典作品和品牌项目。与此同时,乐团还推出许多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不断做出努力。乐团演奏家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最优美的中国乐团”。
近年来,乐团以推动中国民乐创新性发展为己任,提出“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发展思路,不断追求海派民乐的当代价值,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时代气质融入民族音乐创作中,打造了《海上生民乐》《共同家园》《上海传奇·外滩故事》《栀子花开了》《国乐中的诗书画系列》《国乐咏中华》等风格多元、主题各异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形成了新时代海派民乐的品牌效应。这些作品,有的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闭幕式演出;有的作为庆祝中外建交的专场演出,为文化外交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有的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地巡演,均得到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评价。
未来,乐团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焕发新的生机,以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民族之声,展现新时代、新气象,展现中国民乐之美。我们期待与每一位知音温暖相遇、携手同行,用海派民乐丰富生活、培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