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柱子安装过程:石材作为结构构件时的连接方法
石材柱子安装过程:石材作为结构构件时的连接方法图3:叠涩挑出砌筑的墓室顶棚,公元前 1 世纪石砌穹顶可以采用石材叠涩挑出的方法砌筑。砌筑穹顶用的石板的尺寸比较大,每个石块与下层的石块成一定角度排列,并且向内逐渐收缩。这样每层形成一个多边形,中央洞口层层缩减到收拢,形成叠涩穹顶,这种方法所形成的拱顶内部形状宛若一朵玫瑰花(图3),虽不完整,但胜在独特。图1:早期石墙的砌筑方式我国江浙地区楠溪江的卵石墙砌法有多种:乱石砌、人字纹墙、自由人字纹墙等。一般先用大块毛石打好基础,然后分内外两层皮砌筑,逐渐向上收分,石间不用砂浆灰泥或其它填充材料,全凭高超的技术,利用石头的大小开形状,自然相互挤压而成(如图2)。我国贵州石板房的墙用乱石板像垒砖头那样,砌成40厘米左右厚的墙体(如图2)。早期石材作为屋面时多用整块的石材作为屋面板,后来出现了石板搭接而成的屋面(如图2)。图2:我国的石墙及石屋顶形式图
石材作为结构材料可以形成板柱体系、梁柱体系、墙承重结构体系、拱式结构等不同的结构体系。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优点,决定了石材主要应用于受压部位以及抵抗自然环境侵蚀的部位如墙体、柱子、基础,有时也会用做屋面板、梁等建筑结构构件。石材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已久,连接石构件的方法也因此在漫长的应用历史中不断发展变化。
石材的结构体系及构件形式
1:叠砌
叠砌指石材的连接不靠任何粘接材料,单纯通过石材自身的自重,或通过材料自身的咬合叠砌,使石材之间整体稳定。最初叠砌方法主要应用在石墙砌筑上。大致可分为三种:(1)由多边形石块砌筑(图1),有的石材还经过粗加工,使之互相咬合(但用巨石砌筑的城墙,尽管拼合精心,一般很少雕琢,也不用灰浆);(2)采用较齐整的错拐砌筑方法(图1);(3)更规则的矩形石块墙,即由修凿过的石块分层垒成墙体(同层石头之间的接缝并不一定垂直),如(图1)。
图1:早期石墙的砌筑方式
我国江浙地区楠溪江的卵石墙砌法有多种:乱石砌、人字纹墙、自由人字纹墙等。一般先用大块毛石打好基础,然后分内外两层皮砌筑,逐渐向上收分,石间不用砂浆灰泥或其它填充材料,全凭高超的技术,利用石头的大小开形状,自然相互挤压而成(如图2)。我国贵州石板房的墙用乱石板像垒砖头那样,砌成40厘米左右厚的墙体(如图2)。早期石材作为屋面时多用整块的石材作为屋面板,后来出现了石板搭接而成的屋面(如图2)。
图2:我国的石墙及石屋顶形式图
石砌穹顶可以采用石材叠涩挑出的方法砌筑。砌筑穹顶用的石板的尺寸比较大,每个石块与下层的石块成一定角度排列,并且向内逐渐收缩。这样每层形成一个多边形,中央洞口层层缩减到收拢,形成叠涩穹顶,这种方法所形成的拱顶内部形状宛若一朵玫瑰花(图3),虽不完整,但胜在独特。
图3:叠涩挑出砌筑的墓室顶棚,公元前 1 世纪
2:用粘结材料连接-浆砌
浆砌连接石材,在我国古代就有用石灰浆、石灰砂浆加糯米汁、石灰黏土砂浆来粘结石材,现代石砌体的粘结材料还包括石灰砂浆、石灰水泥混合砂浆及水泥砂浆等。
浆砌石墙包括乱石墙和整石墙。乱石墙是用大小不等、形状不一,且未琢凿的石块砌筑而成,墙面凹凸不平,按石块的形状不同有片石墙(如图4)、虎皮墙(如图4)以及块石墙(如图4)。乱石墙砌筑时,先将转角或墙头砌好,再由两端向中间砌,石块应大小搭配,大面(座面)向下,照面(较整齐的面)向外,斜口朝内,上下缝交错排列。石缝须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灌满。整石墙是经加工外形规则的石块砌成,整石尺寸长600-1200mm,宽200-600mm,高150-400mm。墙厚250-400mm,灰缝厚度3-6mm。砌筑时石块应错缝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