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京剧为什么是国粹之一(京剧为什么是国粹)

京剧为什么是国粹之一(京剧为什么是国粹)京剧唱腔美,以字行腔,以腔生情,声情并茂美妙的“唱念”。做打”更是体现出一种人性的“行为美”就是京剧的“精髓”。而把京剧列为国粹,其精髓就是“以形传神、神形兼备”。京剧的这种表演充分体现人的“行为美”。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也被世界各阶层的人士所倾倒。把中医列为国粹是因为中医的“精华”是养生,而非治病。《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金匮要略》开篇就讲“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就佐证了这一理论。所以有了中医,几千年来,华夏民族才得以繁荣。武术的精华在于一招制敌,不是制死对方,而是迫使对方停止进攻。中华文明的生存原则是从不主动进攻,而是防御。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就充分体现了祖先的智慧。书画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写字,还在于是视觉上的感受和画面感,所以才叫书画艺术。

京剧为什么是国粹之一(京剧为什么是国粹)(1)

(作者:文华先生)

一提到京剧就说“国粹”,但究竟什么是国粹,却很少有人知道。大多都人云亦云的随着说京剧是国粹,但国粹究竟是什么呢?

书上的解释,从上古时代就留下了很多的文明,使中华民族得以世代生生不息、不断繁衍,能流 传下来的这些文明的“精华”,就是国粹。

有一种说法,孙中山总结出“中医、京剧、书画和烹饪”为四大国粹。后来,有人又把中医、书画、武术和京剧列为四大国粹。

把中医列为国粹是因为中医的“精华”是养生,而非治病。《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金匮要略》开篇就讲“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就佐证了这一理论。所以有了中医,几千年来,华夏民族才得以繁荣。

武术的精华在于一招制敌,不是制死对方,而是迫使对方停止进攻。中华文明的生存原则是从不主动进攻,而是防御。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就充分体现了祖先的智慧。

书画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写字,还在于是视觉上的感受和画面感,所以才叫书画艺术。

而把京剧列为国粹,其精髓就是“以形传神、神形兼备”。京剧的这种表演充分体现人的“行为美”。不仅影响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也被世界各阶层的人士所倾倒。

京剧唱腔美,以字行腔,以腔生情,声情并茂美妙的“唱念”。做打”更是体现出一种人性的“行为美”就是京剧的“精髓”。

京剧以“雅俗共赏”的个性,取代了昆曲几百年来被作为国剧的地位。成为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的雅俗共赏的娱乐活动。

京剧艺术不仅行当众多、气势磅礴、大气,唱腔的板式更繁而不杂,剧目就有一千三百多出。京剧的伟大在于除了一桌二椅和演员真实的表演,其它基本都是虚拟的,而演员就要在虚幻的场景里演出真实的效果,像《三岔口》,把时间与空间都概括了,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要表现出在漆黑的房间里的打斗,这就需要炉火纯青的武功与演技了。现在大制作的京剧就背离了京剧的抽象与真实的原则,连背景和布景都真实了,还有演员演技发挥的空间吗?没有演员的发挥,京剧还算是表演艺术吗?

随着谭鑫培开创了京剧美声唱法后,京剧就进入了空前繁荣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齐如山、罗瘿公、金菊隐、陈默香等一众大文人加入,并为“梅尚程荀”量身定做、导演出了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剧本,使旦角从配属地位,开始了旦角领班剧社并担纲主演的新旦角艺术。造就了“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荀慧生的浪、尚小云的棒”等空前绝后的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四大名旦的成功,给后人怎么演女人提供了成功的模版,尤其是梅兰芳美艳绝伦的惊艳演绎,轰动了全世界内外行观众,更把京剧推向了世界表演艺术之巅。他那缠绵柔曼、婉转妩媚的演技,把男人演女人演的比女人演女人更具女人的美。皆因他成熟的演技,已入了化境。

“入世是职责,出世是超然”。小时候,邻居家来了一位老人,是民国年间就名震河北一带的武术家。看他教徒孙们练习八卦掌时,总感觉比比化化地没力气,但给徒孙们示范八卦掌掌在腿粗般的树杆上时,看似无力的轻轻一掌,树干就乱颤,彷佛有千金之力。他解释说内家拳练的是内力,练到最高境界就是化劲。所以,余叔岩评价杨小楼时说“看杨小楼演戏已入化境,他怎么演都好,怎么演都对,怎么演怎么有,看着好,却学不了,因为他已经抛却了规矩与法度进入了化境。所以武生都演“长坂坡”“天霸拜山”“盗御马”唯独杨小楼是活赵云、活天霸。

其实,达到化境的又岂只有杨小楼呢!“梅尚程荀”及四大须生哪一个不是超然于俗呢?

纵观那些大师们演绎的众多舞台形象,哪一个不是鲜活的,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的?

他们作为梨园后人,一出生,就在“同光十三绝”的艺术氛围中浸泡、熏陶,对唱念做打有着比常人更深的领悟力。像余三胜是余叔岩的爷爷、梅巧玲是梅兰芳的爷爷、杨月楼是杨小楼的爸爸。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艺术只有接地气了,才能被大众接受并流传。

京剧能有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大师们一是自幼的熏陶,再有就是所学颇多。那时的演员们至少会一百多出戏。只有会的多,演的多,有能施展的舞台,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会有所悟、有所创造。所以看他们的舞台形象,都赋予了人物以灵魂,才会被后人模仿与崇拜。

在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听绕梁三日、醇厚悠扬的京腔,成了一种时尚,无论是皇庭贵冑、豪门商甲、军阀政客、还是贫民百姓,都以会哼哼几句皮黄而为时尚,所以那时的社会氛围,大师的频现是很自然的事了。

封建社会,戏子是下九流,子女是不允许考取功名的。正经人家也不许与其来往。齐如山帮了梅兰芳,家里亲戚们都和他断了关系,那时的艺人们大都不识字没有文化,所学的不过是师傅的口传心授。一心想被社会所容纳所接受,堂堂正正做人,是每个艺人毕生的追求。

所以,有了文人的加入、更有文化水平高的票友的鼓励与引导,大师们为了使自己能被社会认可、被社会所尊重,都非常刻苦学习文化、研读史书、抄写诗赋,余叔岩一身的书卷气,马连良文雅的像个学者,“梅尚程荀”也都各有自己的书屋。看四大名旦及七大须生的书画作品,都堪称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他们都为了摆脱“戏子”的名声而刻苦努力学习文化,所以他们才流露出的儒雅气质,若不介绍,没见过面的人,怎么也看不出他们是京剧艺术大师,这也许就是功夫在戏外的一种超脱吧!

现在的演员,张嘴就是韵白,动辍是舞台动作,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演员、是明星。如今的演艺圈,为出名、为挣钱,一切向钱看的现实,残酷的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也只能是“入世的职责”吧!

入世而不能出世,是没有精神的附庸,是没有灵魂的表演。那些大师们的成功,没有一个人是凭借一两段清唱而誉满天下的。而如今的演员,仅凭在央视频繁曝光,唱几段京歌就名利双收了。请几位名家开一台清唱晚会,就算弘扬国粹了,那国粹未免也太简单容易了吧?此风若长,谁还去苦练台下的十年的功呢?为何别的剧种不被认为是国粹呢?

脱离了精湛的表演,京剧还算是国粹吗?陈佩斯曾质疑,“一人一句的京剧演唱还叫京剧吗”?那么戏迷朋友,你们认为什么才是国粹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