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头顶容易秃头(超四成受访者有秃头焦虑)
为什么头顶容易秃头(超四成受访者有秃头焦虑)脱发部位:但有趣的是,问及受访者每天大概掉多少根头发时,大部分人的掉发量不超过100根,仍在正常的每日掉发量范围内。最多人表示每天大约掉发50-100根,占32.06%;其次是掉发50根以内,占29.19%;17.61%则表示没具体数过但看起来很多,仅有15.22%表示每天会掉100根以上。关于掉发量问题,著名的毛发医学专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胡志奇主任在去年12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每天脱落100根以内的头发是正常的,脱落的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同时有新头发在生长,使得发量动态平衡。这也侧面反映,哪怕是正常掉发,只要看起来掉得多了,就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脱发严重,深陷“秃头焦虑”,说明当代年轻人对头发的执念越来越深了。五成26-35岁受访青年认为自己脱发严重,过半未脱发受访者担心以后秃头95后小娜觉得这两年来自己有轻微的脱发现象,每次洗完头、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都
“有时候坐在办公室挠挠头,都能掉下十来根头发。”32岁但已有多年脱发经历的李先生苦恼地说,他的发际线不断后移,最严重的时候额头前面的头发基本掉光。秃也就算了,但随“秃”而来的显老问题却让他接受不了。“我老婆只比我小4岁,结婚前有一次陪她去医院看病,结果被医生误以为我是她爸爸!”这让他很扎心。当时他和老婆正在谈婚论嫁的阶段,为了在见家长和结婚时形象更好,李先生决定去植发。
当下,由于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加上饮食、睡眠等原因,脱发问题日趋普遍化、年轻化,不少年轻人发际线后移或秃顶,“秃然”成为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焦虑。当下年轻人脱发状况有多普遍?脱发给他们带来哪些困扰?他们是否介意自己秃头?又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脱发?南都民调中心日前面向18-50岁人群发起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当代年轻人脱发状况调查报告(2022)》。
报告显示:超四成受访者认为自己脱发严重,尤其是发际线、头顶、发缝等部位,近七成半多在18-30岁开始脱发;五成半受访者表示秃头影响颜值,近半数表示脱发容易让人自卑,超八成在意自己的秃头问题,超七成在乎别人评论自己的发量;谈及脱发原因和防脱举措,多数受访者认为压力过大、经常熬夜和睡眠障碍是脱发的主要原因;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改变不良习惯是最有效的防秃方法,但更多人选择通过买防脱产品、生发用品来防秃;在防秃总开销上,有一成半受访者已花费上万元;仅植发费用上,有八成半受访脱发者花费超万元。
秃头焦虑:
五成26-35岁受访青年认为自己脱发严重,过半未脱发受访者担心以后秃头
95后小娜觉得这两年来自己有轻微的脱发现象,每次洗完头、用吹风机吹干头发,都会让她感到很焦虑。“一吹、一抓,头发就不停地掉,大概每次掉二三十根,我就很担心自己的发际线会后移或是秃头。”小娜苦笑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像小娜这样有“秃头焦虑”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有4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脱发严重,其中认为脱发比较严重的占34.45%,认为非常严重的占9.95%。交互分析发现,有更多男性受访者(46.54%)认为自己脱发严重,比女性受访者(41.63%)略高;相比其他年龄段,26-30岁、31-35岁的受访者更认为自己脱发严重,分别占52.26%、49.08%;从学历来看,高学历的人容易“聪明绝顶”成了事实,认为自己脱发严重的本科受访者、硕士受访者分别占46.2%、60.81%,高于其他学历;从月收入来看,月收入越高,认为自己脱发严重的受访者越多,月收入万元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脱发严重的均超过五成。另外,即使是认为自己脱发不严重的受访者,也有85.44%担心以后会秃头,其中经常担心的有20.31%,有时担心的占33.33%,偶尔担心的占31.8%。
但有趣的是,问及受访者每天大概掉多少根头发时,大部分人的掉发量不超过100根,仍在正常的每日掉发量范围内。最多人表示每天大约掉发50-100根,占32.06%;其次是掉发50根以内,占29.19%;17.61%则表示没具体数过但看起来很多,仅有15.22%表示每天会掉100根以上。关于掉发量问题,著名的毛发医学专家、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胡志奇主任在去年12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每天脱落100根以内的头发是正常的,脱落的是处于退行期及休止期的毛发,同时有新头发在生长,使得发量动态平衡。这也侧面反映,哪怕是正常掉发,只要看起来掉得多了,就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脱发严重,深陷“秃头焦虑”,说明当代年轻人对头发的执念越来越深了。
脱发部位:
发际线头顶发缝成重灾区,男性头顶和女性发际线最“秃”出
脱发受访者哪个部位的头发脱发较严重?42.7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发际线越来越高,秃得较为厉害;其次是头顶和发缝,选择的受访者分别占38.9%和38.52%;额角和双鬓也有不少受访者选择,分别占24.62%、20.03%。对比发现,男性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头顶脱发较严重,占41.05%;女性受访者则觉得自己的发际线越来越高、发缝越来越大,分别占43.87%、42.33%。
脱发年龄:
四成脱发受访者称18-25岁便开始脱发,另有近半受访者26-35岁开始脱发
从脱发年龄来看,秃头年轻化渐成常态。有40.05%的受访者表示在18-25岁就开始脱发,其次是26-30岁,选择比例为34.44%,在31-35岁开始脱发的受访者则有14.41%。对比不同年龄段,当前年龄在18-25岁、26-30岁的脱发受访者表示自己从18-25岁就开始脱发,比例分别高达71.83%、50.92%;更多31-35岁的脱发受访者表示是从26-30岁就开始秃头,选择比例达54.46%;36-40岁、41-50岁的脱发受访者则表示是从31-35岁开始秃,分别占48.61%、40%。
脱发影响:
五成半脱发受访者表示秃头影响颜值,近半数称“秃然”容易让人自卑
秃头给脱发者的“身心”造成了不少困扰。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颜值,有55.61%的脱发受访者表示秃头影响了自己的外表形象。对此,李先生深有体会,秃头真的很显老。李先生回忆起一次扎心的经历,他谈道:“我老婆比我小4岁,结婚前有一次陪她去医院看病,结果被医生误以为我是她爸爸!”李先生瞬间被“雷”到了,这让他难以接受。
除了影响颜值,也有很大一部分受访者表示秃头会影响心理,容易自卑,比例为49.23%。30岁的刘女士读大学期间开始脱发,跟秃头“战斗”了多年,但还是“老样子”,头发比较少。长时间下来,她觉得多少还是影响了自己的心态,出门习惯戴着假发片,有时候忘戴了,头发看起来很少,会很怕遇到熟人。
脱发给人带来的困扰不止于此,还有不少受访者谈到秃头会让洗头麻烦、要小心呵护,还会影响找对象,也不能随意弄造型,选择比例分别达到46.17%、31.76%、30.48%。95后王先生就坦言脱发很影响自己的造型,平时还要多加注意。“平时开电动车、骑单车,风一吹就会显得特别不雅观,经常需要把后面的长头发往前梳,遮挡一下,又或者戴个帽子,而且很多时候还不能随便弄造型,就有点烦。”王先生吐槽道。
超八成脱发受访者在意秃头问题,超七成在乎别人评价自己的发量
脱发造成的困扰如此多,也令不少人非常在意自己的秃头问题,在乎别人评论自己的发量。调查发现,有脱发问题的受访者中,有83.68%表示在意自己的脱发问题,其中非常在意的占43.88%,比较介意的占39.8%,不在意的仅占3.57%。谁最在意呢?交互分析发现,相比男性受访者(82.22%),女性受访者更在意脱发问题,比例达85.58%;相比其他年龄段,36-40岁、18-25岁、26-30岁的受访者更在意自己的秃头问题,分别占91.66%、83.81%、83.74%。另外,发量问题也成为社交中的“雷区”。有73.02%脱发受访者在乎别人评论自己的发量,其中非常在乎的占32.92%,比较在乎的占40.1%,而不在乎的人仅占8.52%。
大四的岑同学就非常在意自己的秃头问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如何才能看起来没有那么秃。她表示:“拍照的时候会特意用手或者其他物品遮一下,或者后期P一下,不然是不会让照片‘出街’的。”相较于岑同学的焦虑,自嘲“光头佬”的陈先生已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自己秃头的事实,从大学出现脱发症状开始,他就顺其自然,也未采取太多的措施,没几年就掉光了。对此,陈先生表示:“秃头对我的生活没有影响,毕竟是家族遗传、无法逆转的,顺其自然更好,再说光头好处可多了,节省打理头发的时间、精力及费用。”
脱发原因:
脱发困扰的受访者大多因压力大熬夜睡眠障碍而“秃然”
脱发引发了年轻人容貌上的焦虑及心理上的困扰,害怕变成“光明顶”的他们开始自省、寻找脱发“真凶”。小娜觉得自己的脱发一方面是营养问题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她表示:“可能平时饮食不均衡,缺少维生素。另外,平时学习压力大,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早上六点就起床了,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李先生的脱发有遗传因素,但他认为生活作息不规律容易加速脱发。他表示,由于大学期间他不注意身体,经常熬夜、吃夜宵,从大二大三开始他的发际线就不断后移,等到大四毕业时,额前的头发基本掉光了。
调查中,不少受访者提及精神压力和生活习惯对脱发影响较大。在784位深受脱发困扰的受访者中,55.99%的受访者表示精神压力大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经常熬夜,占比为51.53%。受访者的睡眠状况也不容乐观,认为睡眠障碍导致脱发的受访者有47.07%,还有41.33%表示学习工作用脑过度对头发影响较大。除了这些,也有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遗传等自身健康因素,分别占28.83%、27.93%、20.15%。
对于当代人脱发的问题成因,胡志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长期疲劳或工作压力过重、严重失眠、作息不规律会引起脱发。饮食方面,如果饮食偏油脂性、偏辛辣,或者血脂高,也会加重脱发。嗜好吸烟者容易脱发,因为烟含有尼古丁等麻醉成分,吸食太多使血管硬化,弹性减弱,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头皮供血不良,造成脱发。”还有电子产品辐射过多也会引起脱发。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打电脑、玩手机、打游戏,连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脱发。此外,不及时清洗、长期使用劣质洗发水、过度吹发烫染头发等不正确的头发处理方式也会破坏毛发健康,造成脱发。
防脱措施:
防脱生发产品是受访者首选,一成半受访者为“头”等大事已花上万元
发际线越来越高、头顶日渐裸露、头皮上的发缝日渐“宽阔”,为改变现状,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已经走上“漫漫防秃路”。其中,购买预防脱发产品、生发用品的受访者最多,比例分别为49.67%、35.69%;其次是买保健用品、看医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选择的受访者分别有33.21%、30.53%、24.31%,还有23.16%选择戴假发、买发际线粉。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更倾向于通过买保健品、看医生、戴假发或买发际线粉、植发种发等手段防秃,而女性受访者则主要通过购买防脱生发洗护用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防脱发。对比不同月收入的受访者的防秃方法,月收入万元以下的受访者更多是选择购买防脱生发产品、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而月收入超万元的受访者则主要是通过戴假发、植发/种发/接发、去护发店保养头发等方式达到防脱效果。
为了减缓脱发,刘女士试过上述多种方法。她细数道:“常规的防脱洗发水就不说了,像上百块一瓶的资生堂不老林洗发水也用过不少。”她也有去三甲级皮肤专科医院看过医生,也买过3800元一顶的假发,现在刘女士主要通过戴假发片解决头发稀疏的问题,价格更便宜,效果也“立竿见影”。除此之外,她也有意通过接发解决秃头问题。“就是把几根假发嫁接到自己每根头发上面,效果看起来很自然,但是价格太贵了,我的发量做下来估计要好几千甚至上万,只能攒攒钱再考虑。”刘女士表示。
不少受访者也像刘女士一样,舍得花钱治疗脱发。数据显示,22.68%的受访者为防脱生发大概花了3001-5000元,比例最高;其次是5001-10000元,占比为18.66%,还有16.65%的受访者为治疗秃头已花费上万元。交互分析发现,脱发越严重的受访者,花在头发上的钱也就越多;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更舍得在自己头发上花钱,男性的主要消费区间在3001-5000元,占24.71%,而女性受访者的主要消费区间在1000元以下,占25.34%。
八成半受访脱发者植发花费超过万元,近六成认为这些钱花得值
在颜值焦虑的刺激下,植发被称为最后的救“发”稻草,成为当下热门风口行业。本次调查中,有16.65%的脱发受访者有过植发/种发/接发的经历,主要是31-40岁的受访者。李先生就是其中一员。2020年8月,他在深圳一家知名植发医院咨询后决定植发。植发当天医生先对李先生的毛囊情况进行了评估测定,然后沟通确定要取发和植发的区域,然后是剃头、打麻药、打膨胀剂等环节,最后才是植发。李先生说由于自己的后脑勺毛囊不算多,所以只移植了2300个毛囊,但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移植的毛囊长成了能遮盖额头的刘海,看起来年轻了不少。“同事们都觉得我看起来像二十七八岁,一点都不像三十多岁,还有同事向我咨询植发的机构。”李先生认为这次植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问及具体的花费,李先生表示取毛囊的工具、操作医生以及植发环节都有不同价位可以选择,自己都是选的中等价位,取毛囊和植发加起来超过4.9万元,又在医院推荐下买了8千多元的术后护理产品,整个过程共花费了近6万元。本次调查也了解了受访者的植发费用,开销在1万-3万元的最多,占68.97%,花费超过3万元的占16.67%。
问及全体受访者植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有57.42%的受访者认为值得,解释的原因中屡次提及改变形象、提高颜值等因素;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不值得、不好说,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2.20%、20.38%,主要原因多为价格高、效果不明确、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等。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改变不良习惯最有效,四成认为吃保健品和偏方没用
虽然刘女士试过很多方法,但是她认为大部分只能达到部分效果。她认为价格高的防脱洗发水有一定效果,但是架不住自己掉得太多,这类产品对自己效果不大。医生治疗后也是有效果,但是停药后还是老样子。
对于其他受访者来说,防脱生发的举措能否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效果呢?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所有的防脱生发举措只能达到部分效果,很难完全达到。但相较于其他举措,59.24%的受访者认为最有效的救“发”稻草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认为部分达到的比例为42.97%,认为完全达到的比例为16.27%,选择比例均为最高。其次有效的举措是看医生,选择比例为51.19%;47.76%的受访者则认为去护发店保养头发能达到效果,认为植发种发有效果的占47.36%。而认为最没有效果的则是吃保健用品、尝试食疗偏方,选择比例分别为42.58%、41.91%。
专家支招:
是否脱发可自测,秃头要治疗更要预防
掉发天天有,但掉发并不等同于脱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脱发呢?胡志奇介绍,若实在难以统计自己每日的掉发量,可通过试验来自测,如拔毛试验、钳发试验以及剃发试验等。其中拔毛试验,是指用拇指、食指或中指,中等力度捏起50多根毛发顺势往外拔,重复6-8次。一般情况下,脱落2-5根是正常情况。如果手中毫无感觉地拔下了10根左右的头发,则说明已经处于异常脱发,需要及时治疗。
当出现脱发问题时,应当及时就医。胡志奇指出,脱发可以通过治疗来改善,目前有4种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是针对雄激素性脱发人群,可外用米诺地尔和口服非那雄胺;二是针对早期脱发现象还不严重的人群,可借助植发来解决脱发问题;三是中胚层治疗,例如PRP疗法,提取自身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将其注射到头皮,从而改善脱发现象;四是低能量激光,通过纳米波长低能量的照射,促进头发生长。以上四种治疗方案,适合不同情况的人群。
但更重要的是,想要防脱发,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章星琪就曾指出,预防休止性脱发,应该避免过度减肥,减轻压力,不要焦虑,不要熬夜;预防雄激素性脱发,关键从生活节奏做起,保持规律作息,尽量少熬夜,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同时,拥有健康的清淡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
调查总结
纵观调查结果,年轻人对头发的执念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头发问题已经成了困扰年轻人的一个顽疾。究其原因,还是与年轻群体中存在的颜值焦虑相关,许多年轻人选择把秃头跟颜值暴跌上等号,自然也就非常在乎外界的看法,开始寻找自身原因,走上“漫漫防秃路”。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颜值经济,带动了与防脱生发相关行业的兴起,如洗护用品、植发、假发……但也出现了一个“怪圈”。多数受访者知道自己脱发多是压力大、熬夜、睡眠不足等因素引起,也认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最有效的防秃方式,但很多人却寄望于洗护用品、保健品、植发等手段,仅有不到两成半的受访者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未来年轻人可能需要学会如何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生活中,让自己的身心都能保持健康的状态,找到自己合适的生活方式。
课题组建议,如果脱发和健康有关,那就应该寻找“病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等,减少脱发的可能;如果脱发和健康无关,更多由不同个体的基因或体质决定,那就不妨报以平常心。正如一位受访者在填答问卷时写的:“头发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要介意就是个事,你要不介意就不是个事。”
调查概况: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2年4月25日至5月7日期间面向18-50岁人群开展本项调查,通过网络推送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045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7.70%,女性受访者占42.3%。从年龄分布来看,18-25岁的受访者有22.30%,26-30岁的受访者有25.93%,31-35岁的受访者有25.93%,36-40岁的受访者有8.90%,41-50岁的受访者有2.78% 。从学历水平来看,硕士或以上的受访者占7.08%,本科或大专占72.19%,高中或以下的占21.72%。从月收入情况来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占26.89%,5001-8000元的占21.91%,8001-10000元的占23.92%,10001-20000元的占17.22%,20001元以上的占10.05%。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消费生活监测榜第114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谢小清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麦洁莹 文轶然 涂长芳 实习生 伍咏欣 哈马尔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