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还有几年在广州再次举行(广州亚运会十周年)
亚运会还有几年在广州再次举行(广州亚运会十周年)2010年广州亚运男子撑杆跳高决赛。鏖战时刻但十年前,广州换了一个姿态。体育!广州以一个崭新的“人设”出现在世界超大城市序列中,作为举办世界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的城市再次亮相于世。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焰火急速上升,亚运火炬被点燃。十年后,让我们再回顾这些精彩瞬间。它们未必能再次激起与当年同等分量的心潮澎湃,但如能让你回想起曾经的那种感动,这几秒钟的多巴胺,已足够珍贵。
今天,距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整整十年。
10年前的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海心沙开幕。当届亚运会到11月27日闭幕,历时16天。
广州亚运是中国进入21世纪、继2008年北京奥运之后的又一次体育盛会。这届亚运,在亚洲运动史上留下重要一笔,本届亚运会开始参考奥运会首设“亚残运会”。当年12月12日,首届亚残运会在广州成功开幕。
广州这个千年商都,因经济和商业在国际上成名已久。
但十年前,广州换了一个姿态。体育!广州以一个崭新的“人设”出现在世界超大城市序列中,作为举办世界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的城市再次亮相于世。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焰火急速上升,亚运火炬被点燃。
十年后,让我们再回顾这些精彩瞬间。它们未必能再次激起与当年同等分量的心潮澎湃,但如能让你回想起曾经的那种感动,这几秒钟的多巴胺,已足够珍贵。
鏖战时刻
2010年广州亚运男子撑杆跳高决赛。
2010年11月19日,广州亚运会击剑比赛。
广州亚运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决赛,韩国选手孙妍在获得铜牌。
广州亚运会,韩国队3名选手在附加赛均射出10环的好成绩。
广州亚运会田径项目首日比赛。
刘翔参加广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
广州亚运会男足决赛,阿联酋足球运动员一个倒挂金钩。
广州亚运会男足决赛,日本对阵阿联酋。
藤球是亚运会特色项目,场地有点像羽毛球场,网高1.55米,网前攻防是看点之一。
卡巴迪是亚运会特色项目,比赛现场进攻的印度球员被伊朗队员按住。
在卡巴迪比赛现场,泰国队进攻球员试图触碰印度队球员得分。
广州亚运武术比赛男子棍术决赛上的中国澳门选手。
当年广州亚运首金,中国武术队男子长拳选手袁晓超折桂。同样是武术项目,澳门刀棍全能高手贾瑞夺冠,摘得澳门有史以来亚运首金。
武术,正是亚运会区别于奥运会或其它洲际运动会的特色项目。当年亚运特色项目,还包括藤球、卡巴迪和板球等多个体现区域特色的运动。龙舟、轮滑、板球、围棋和体育舞蹈是当年亚运会新增的5个项目。
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两名印度尼西亚选手在空中同步打开身体。
男子击剑花剑决赛,香港选手张小伦(左)步步紧逼韩国选手崔秉哲,上演一出移形幻影的好戏。
男子自行车计分赛决赛,各国选手风驰电掣过弯道。
自行车场地赛。
2010年,首届亚残运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当届亚残运会男子五人足球比赛。
广州亚残运会田径比赛。
广州亚残运会男子坐式排球决赛。
夺冠瞬间
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体育强国,当届亚运也以199金、119银和98铜的战绩雄踞金牌榜和总奖牌榜首位。
当年的广州亚运,刘翔出赛,以13秒09夺冠,在长期伤病之后他在广州宣布“王者归来”。
巅峰期的超级丹林丹,再克劲敌李宗伟为中国拿下男团男单金牌。
韩国朴泰桓,在一、二、四百米自由泳连夺三冠,在亚洲泳坛一时无两。
小可爱福原爱,三次上领奖台,3枚铜牌,咧嘴一笑,萌翻广州。
大郅王治郅,在姚明和易建联缺席国家队情况下,挑起中国男篮大梁,力保卫冕。
还有张山、彭帅、黄金宝、陈一冰等当年已扬名世界的一流高手也在广州献技;而刘诗雯、何姿、张继科和孙杨等几年后接班一线的顶级体育明星,也是在这届亚运会开始冒头。
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在广州亚运再度登顶。
广州亚运会体操比赛,中国队获得男团冠军。这是中国体操选手陈一冰。
中国选手姜帆获得广州亚运自行车女子个人追逐赛金牌。
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国选手杨雁盛夺金。
男子棍术比赛上,澳门选手贾瑞为澳门拿下亚运会历史首金。
中国队夺得男子佩剑团体赛金牌,这是中国选手仲满。
中国队庆祝夺得男子佩剑团体金牌。
广州亚运铁人三项赛,兴奋的冠亚军选手都来自日本。
韩国女子团体射箭实现在亚运会该项目的9连冠。
王治郅带领中国队夺得广州亚运会男篮冠军。
2010年11月25日,亚运会男足决赛,日本1比0战胜阿联酋。
中国男队获得广州亚运会体操男团冠军,这是领奖台上的他们。
场边花絮
广州亚运武术比赛现场,亚运吉祥物上场表演武术,为比赛助兴。
场地自行车赛热身的两个运动员牵手聊天。
铁人三项赛累倒在终点线上的运动员。
亚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记分赛决赛,两名选手比赛中相撞。
广州亚运会上卖力工作的摄影记者。
广州亚运,粉丝争睹刘翔登上冠军领奖台那一刻。
志愿者在看广州亚运比赛。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彩排,人体拼出“大雁展翅”。
亚运开幕式最辛苦的人们,在灯光塔上。
广州亚运开幕式烟花彩排。
2010年的亚运,之于广州而言有很多很多回忆,有人掏腰包买票入场看比赛,有人穿起制服当起志愿者,更多的人在十年前的11月用笑容用生活常态,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广州。
文字:南都记者 任磊斌
图片:南都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