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亿万富豪数量(香港亿万富豪变形记)
香港亿万富豪数量(香港亿万富豪变形记)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像身背避风港的蜗牛,拖着步履维艰,丢掉就是死路一条。大到谈不上什么生活情趣,不想旅行,不想生娃,不想过节,大到把两个人的感情都耗了个精光,一心只想赚钱,好让身上的压力小一点。但这样的香港,只是富人的天堂,却是更多平凡的普通人的地狱。想在香港活得体面,压力有多大?知乎上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
#夏日生活打卡季##城市观察员##头条创作挑战赛##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香港亿万富豪“变形记”,住1.6㎡笼屋,扫马路,收垃圾,买不起饭,生不如死,曾放话:穷就是不努力在我国南方,有一颗美丽的明珠——香港。
它被说是最繁华的地方,有着比星光更璀璨的夜景。
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站在高楼上遥遥远眺,只见远处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辆穿梭。
但这样的香港,只是富人的天堂,却是更多平凡的普通人的地狱。
想在香港活得体面,压力有多大?
知乎上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
大到谈不上什么生活情趣,不想旅行,不想生娃,不想过节,大到把两个人的感情都耗了个精光,一心只想赚钱,好让身上的压力小一点。
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像身背避风港的蜗牛,拖着步履维艰,丢掉就是死路一条。
久而久之,初入社会那个大富大贵的目标,变成了能够有尊严的活。
而更多的是慢慢被时代抛弃的中老年人,他们仍需赚钱养活一家人,但却很少有可以让他们做的工作。
香港发展迅猛,以至于一部分人,根本跟不上它发展的脚步。
事业有成的人常用“富人思维”说教别人,他们认为生活的好坏都决定在自己手里,过得不好,无非就是不够努力。
在田北辰出演香港一个真人秀节目《穷富翁大作战》之前,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档节目简单来讲就相当于“港版变形记”,节目组会邀请一些事业有成的富商或出身富贵的富家子弟,体验社会底层的艰苦生活。
不食人间苦难的香港亿万富豪田北辰也接到了节目组的邀请。
这个政商界的大佬人物,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父亲田元灏曾是香港纺织界的头面人物,人称“一代裤王”, 母亲荣志文是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荣氏家族后人。
人称“田二少”的他,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纵横二千集团创办人,香港江南四大家族董、唐、田、荣中田元灏家族的继承人。
至于,这样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为什么会答应上这样一档节目?
他的话,“就是要证明,底层的人靠努力也能改变命运。”
当时的他,一定想不到,之后的几天,自己会被自己的这句话反复打脸无数次。
在节目组的安排下,田北辰将体验时薪25元的清洁工生活。
大概是饕餮盛宴吃多了,野菜反倒成了好东西吧。
田北辰听到这个设定,简直兴奋极了。
第一天,正式开拍,他面带笑容地摩拳擦掌就准备大干一番。
节目组先是要求他上交所有信用卡和现金,田北辰没有多问,爽快上交。然后,节目组给了他50元,这是他一天的生活费。
紧接着,他跟随着节目组来到未来几天暂住的“家”。
这时,镜头在田北辰的眼神里捕捉到了些许错愕。
他将要住的地方,在香港当地叫做“笼屋”。
他仔仔细细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家”,房间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储存柜,床上的被子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换过,时不时还有小强经过,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在他吃惊这样的地方怎么能睡人的时候,中介告诉他:
“这已经是香港条件最好的笼屋了。”
当然,毕竟要考虑能够顺利播出,田北辰住的“笼屋”真的算条件很好的了。
最常见“笼屋”大多存在于深水埗的危楼中。
数十平的空间,摆放着数十个3层铁笼,足足住进了200多人,空气难以流通,彼此之间没有隔断,一面面若有似无的铁网算是最后的体面,可每个人的生活还是被看得一清二楚。
在你惊叹于,这种地方怎么住人的时候,真就有近20万人都生活在这里。
为什么条件艰苦还有20万人会选择住在这种地方呢?
很简单,因为便宜。
这样的床位,一个月的租金是1300元,对于工资不高的群体而言,能睡就行。
熟悉了环境后,他和合租邻居陈伯聊了几句,觉得在这里生活怎么样?
陈伯苦笑着说:“差不多吧,说不上什么环境,我们没有选择。”
还有一位老人,没有工作,每个月就靠着政府发的3700元救济金生活。
除去水电、房租,剩下的钱勉强够吃饭。
田北辰听到这,意味深长地笑了。
那意思就是:“你看吧,过这种生活的人就是不够努力。”
强者不抱怨环境。
他开始为了明天的工作做准备,由于之前都有司机接送,他对如何去湾仔码头上班一窍不通。
于是,他走上街头打探一下乘坐什么交通才能最快到达湾仔码头。
一番询问下来,他才得知想要去湾仔码头,只能坐通宵巴士,而这一来一回的车费就要花费27元。
一天一顿饭还没吃呢,就已经花了超出一半的生活费,惹得他怒言道:“我哪有这么多钱?”
这句话其实挺讽刺的。
因为在2004年的一档节目中,就有人提出香港的交通费过高,没有顾及乘客的承受能力:
“做生意是否要求成本平衡有利益,不理大众市民的负担。”
当时的田北辰是这样大言不惭地回应的:
“如果你觉得贵,可以有其他选择,我们的铁路公司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希望你能明白。”
而今,为交通费发愁的他,坐在床上愁得睡不着觉。
没睡几个小时,他便搭乘通宵巴士来到工作地点。
带他的师傅平哥,仔细跟他交代:
“我们要在八点半之前,清理干净十多个垃圾桶!
垃圾不能直接扔进垃圾车,要压扁,这样才能装更多的垃圾!
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扔垃圾,还要清洗垃圾桶、擦干净,保证街道的整洁!”
从没干过这种粗活的他,光是适应就用了好半天。
半小时过去,他只清理好了两个,还有十多个满满的垃圾桶等着他清理。
他推着装满水和垃圾的车,在一段长长的斜坡上艰难前行。
起初,他还担心在路上被人认出来,面子上挂不住。
可事实上他真的多虑了。
他推着垃圾桶,身边的人都是快步经过,有的人还捂着鼻子,一路小跑。
“大家看到我就像见鬼了一样。”
好不容易完成了工作,他已经饥肠辘辘,问平哥中午吃什么?
平哥说:“这才刚九点。”
他难以置信,以为时间已经过去好久了。
好不容易挺到中午,他累得顾不上那么多,火速下班,想去饱餐一顿。
为了省钱,他直接pass掉去饭店吃饭,而是选择去便利店简单解决。
但来到便利店后,他傻眼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只能吃得起一个三明治。
“我这辈子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在便利店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
简单吃了午饭后,下午是更枯燥又劳累的工作。
熬到下班时间,他已经像是一个被吸干了所有精力的躯壳。
与同事道别的时候,他却听说同事还要赶着去打另一份工。
“一份薪金才5千多,哪里够,要多做一份工作,每个月就可以多赚3、4千。”
田北辰简直惊掉了下巴:
“你们是超人吗?每晚只睡五六个小时?我已经累坏了!”
回到住处后,他脑内一直在循环着今天的经历。
虽然只有几天的体验时间,但是每天只能吃一个三明治来支撑身体做这么高强度的体力活,他不敢想象。
思来想去,他想着反正待在住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不然就找个更便宜的地方。
他找到一间更便宜的板间房。
事实而言这并不能称之为房子,因为这只有一张床,相当于600块租下一个床位。
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有隔档的床位,价格也高出很多,要1500元到2000元。
厕所,是公共的。
洗澡水,是自己烧的。
每间房子的墙壁,都是发霉脱落的,房内不见光,到处都散发着恶臭。
田北辰质疑,这种地方真的有人住?
中介一声哼笑,说这里的床位压根供不应求,很多人抢着来住。
他这才知道,节目组已经很仁慈了,至少给自己安排的房子要比这些好很多。
换房子节约开支的想法作罢,只能老老实实赶紧睡觉,第二天还要干活。
第二天上班,他已经熟练了些,但工作的繁琐还是令他满身被汗水湿透。
他跟同事聊天的内容也只剩下,哪里有更便宜的饭可以吃。
在这种环境下,他和刚开始加入节目前的自己判若两人。
他本想着穷人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里,可以读书、可以看报,增长自己的学识和见闻,以此来改变命运。
但实际上,尝过人间疾苦的他说:
“很奇怪,我这两天只是考虑吃东西,我完全没有什么盼望,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顿好的。”
就这样,只坚持了两天,田北辰就退出了。
其实,不只是田北辰。
很大一群出生在罗马,赢在起跑线的人,都曾把贫穷与懒惰划上等号。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每天早早出门去打工,夜晚拖着筋疲力尽地身躯回到住处,夜晚在那张翻身都困难的床上,被蚊虫、跳蚤叮咬得无法入眠。
日复一日,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深造,畅想未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香港最贵的地段不是灯火通明的金融中心,也不是视野开阔的山顶豪宅,而是电线、晾衣绳缠绕得乱七八糟的深水埗。
这里是全港十八区中最贫穷的地方。
在这里租房,苛刻到按平米计算。租金最高可达每尺(约0.09平方米)300港币(约合252元人民币),一平米的租金约2800元,想要租下一个能够平躺睡觉的地方,就得大几千元。
他们不知道的是,活下去已经花光所有的力气,谁还有空去抬头看星空呢?
不可否认,富人之所以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必然少不了不断的学习、自我的提升和聪明的头脑,但富足的人生很多时候单有这些是不够的。
人生这场翻身仗,最难争取来的是运气。
做人最基本的,便是不该仗着自己天时地利人和,来否定那些没你幸运的人。
好在,节目结束之后,参与拍摄的很多富人都对这个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这之后,他们也都在做着相关帮助穷人改善生活的努力。
起点在哪,无法选择,努力生活,并不可耻。
或许,努力很久才达到别人的起点,但是相对于自己的人生,在前进,就是好的。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旅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