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大城市也不收容她。唉,好难。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好去便利店打零工。但只会收现金,玩不转移动支付,顾客立马就火了:这年头谁还带现金出来啊!

Sir最近认识了一个漂亮姑娘。

刚大学毕业,同学们都找到工作了,她没找到;男朋友考上教师资格了,她没考上。

用最近比较火的说法:

她正在被同龄人抛弃。

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好去便利店打零工。

但只会收现金,玩不转移动支付,顾客立马就火了:

这年头谁还带现金出来啊!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

唉,好难。

大城市也不收容她。

在便利店打工,吃便利店的盒饭。

那味道,嗯……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2)

怎么办?逃吧。

我们总是觉得,在外面混不好,就没脸回家。

还真别说,城市不好混,农村有时也让人难堪。

刚才说的那位姑娘惠媛(金泰梨 饰),生怕村里人知道她回来了。

发小闺蜜恩淑(秦基周 饰)找上门来,惠媛的第一反应不是久别重逢的欣喜,而是……

慌里慌张。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3)

因为朋友的每一次关心,都像是在往伤口上撒盐。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4)

万一让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知道了,那更惨。

大妈们的夺命连环问,能让笑容逐渐僵在脸上……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5)

其实,不管是闺蜜还是邻居大妈,都没有看不起惠媛的意思。

觉得丢脸,是她的自尊心作祟。

所以每次都要托词一下:我只是回来暂住,马上就要回首尔了哦。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6)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7)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8)

惠媛的大脑里好像被设定了一个程序——

我必须跑得足够快,才能跟上大部队,才不会被抛弃。

惠媛的焦虑病,也是现代青年的焦虑病。

诚然,年轻应该多吃点苦,多加把劲。

可谁说努力只能有一个方向呢?

制造焦虑的人喜欢说:

同样是××岁,看看人家在干嘛,再看看你在干嘛。

而《小森林》在说:

我干嘛,关你屁事啊。

看看电影中那个“被抛弃”的惠媛。

也许做事比别人慢些,脑袋没有别人灵光,抱负也没有别人远大。

但她有一股子扎根在泥土里的定力

和女同学在走廊闲聊,突然一只毛毛虫掉到了同学脖子上。

女同学花容失色,大喊大叫;惠媛很镇静,微笑着把虫子拿掉。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9)

如果说从小长在农村惠媛,无法融入城市就叫被抛弃。

那么出生在城市里的女同学,在一只小虫子面前就彻底投降,是否也是被大自然抛弃太久了呢?

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

还有一次惠媛去给自己的男朋友送饭,无意间听到男朋友和同学闲聊。

男同学对惠媛送饭的行为嗤之以鼻:

最近哪有为男朋友亲自下厨做便当的女朋友啊

那是电视剧里糟糠之妻才会做的吧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0)

男同学以为自己很“新”,不过是对独立女性肤浅的意淫;惠媛的行为也不“旧”,只是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爱意。

原来同龄人的观念也是不同的。

那,为什么同龄人就一定要相同?

与其强行和那些本来就不是一路子的同龄人比较。

不如专心寻找自己的同路人。

比如惠媛的另一朋友狗焕……不,载夏(柳俊烈 饰)。

他厌倦城市眼巴巴等工资,被设计好的生活,回老家开了自己的果园,当农民。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1)

如果人可以群分,那也至少建立在经历、三观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而不是用年龄粗暴划分。

治愈到这,肯定也会有人被治跑偏:我的人生追求就是啃老、睡觉、好吃懒做……

《小森林》再次提醒你——

真正抛弃你的不是同龄人,而是……懒。

惠媛没有再去追逐大部队。

她接受了曾经看不起的乡下,当起一个村妇。

种菜、做饭,看似简单,也不容一丝懈怠。

春天种菜苗,要种得深,不然会长满蚜虫;夏天除杂草,杂草跟焦虑一样,拔了又长;秋天扎麦穗,年轻人的腰也受不了……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2)

至于做菜,别说什么大菜了,就是个红酒煮板栗,也要费极大的功夫。

要用小刀将一点点把板栗壳去掉,还要把内皮剔除干净,反复地煮。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3)

要是禁不住偷个小懒,就会影响庄稼的收成和食物的口感。

勤奋放到哪都是不能抛弃的品质,那些用“清奇”的三观为懒惰找借口的人,不知是假聪明,还是真笨。

但即便是努力这件事,《小森林》也要毒你一口:

努力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4)

千万别认为,《小森林》是在鼓励城市青年们上山下乡。

也千万别认为,农田里就一定能耕种出幸福。

重要的是想清楚——

农村,真的是你感到自在的天地吗?

种田,真的是你满足的收获吗?

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只是逃避寻找自我的瞎忙活。

《小森林》的惠媛一开始也没有想清楚。

她被城市抛弃,无奈滞留农村,被迫拾起农活。

但就是在和土地、农具、瓜果、柴米油盐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了:

此中有真意啊。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5)

韩版《小森林》改编自日本的同名电影。

分“夏秋篇”“冬春篇”两部,口碑本来就很高。

而韩化之后,口碑略微下滑,毒舌用户评分也从8分档掉到7分档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6)

的确。

虽然新的《小森林》也很治愈,但感觉还差点味道。

Sir最直观的感受,分两部共230分钟的日版,比只有一部103分钟的韩版,慢多了

日版《小森林》,每做一道菜,过程详尽。每个镜头,也拍得不疾不徐。在食物和时间的发酵中,意犹未尽。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7)

韩版《小森林》,因为时间关系,拍啥都是匆匆忙忙的,有的时候意还没到,就尽了……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8)

看到没,不管是拍电影还是过日子,慢一点,不总是件坏事

但不管是日版还是韩版的《小森林》,都在用生活的小事,重新提醒你——

春天要早种土豆,夏天适合种西红柿,秋天种菠菜,冬天种白菜……

不同的农作物,都有自己播种、开花和结果的时间。

做饭也一样,做红豆馅的时候,砂糖如果放得太早,无论怎么煮,红豆也没法煮烂。

所有的事情都关乎时机啊。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19)

我们一直以来习惯用年龄粗暴地划分人生的阶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但这种不经过审视的正确,最危险。

谁说三十一定要立。

你依然可以在寻找,寻找那片适合自己的地,那个适合自己的坑,再扎下去。

谁说四十一定不惑。

你依然可以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怀疑。

我们又总是想着在相同的时间里播种,尽快地开花结果。

但这么整齐划一,这么心急,小心错过了你合适生长的时机。

其实Sir也曾经被大城市不友好地对待过,入职《看电影》,在上海呆了一年。租不起房子,挤在同学那里;最幸福的事,是吃十几块的东北饺子。

甚至Sir也曾经被大潮流无情地甩开过,传统媒体进入寒冬,很长时间没有固定工作。

可现在回想起来,从来没有觉得被抛弃过。

如果被抛弃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那也是自己抛弃自己吧……

Sir今天说这么多,并不是以过来人的身份讲道理,而是和同样向前走的你共勉:

找到适合的土地上,再努力耕耘,最后种出一片属于自己,又能庇护他人的“小森林”

同龄人同样的命运(原来同龄人的土壤是不同的)(2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胖鸟电影上有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