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的下场(权利不输尹霍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下场(权利不输尹霍的长孙无忌)李治在即位之前,曾参决朝政,颇得唐太宗称赞。即位之初,也勤于国政,每日临朝,孜孜不倦。他不仅能够遵循唐太宗的大政方针,而且也表现出了管理国家的才干,在当时也是比较合适的皇帝人选。因此长孙无忌虽然大权在握,却不敢轻言废立,除了爱惜羽毛,实力不足外,还有就是他不想,也不敢。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长孙皇后一生有子三人,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李治是嫡子,在封建王朝继承顺序上,嫡子是第一继承顺序,在李承乾被废,李泰被放逐的情况下,李治自然而然就是皇位的继承人,这也是长孙无忌不想做也没法做“伊霍之事”的根本原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自古以来废立皇帝都是会有非议的,无论历史上的伊尹,还是霍光,虽然一个人放逐了君王,一个人更是直接行废立之事,两人此后的声名就受到了损害,霍光权倾朝野,他去世后霍家的结局可谓惨烈,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不
长孙无忌是唐初的权臣,也是太宗去世时指定的“辅政大臣”,那么为何唐高宗后来对长孙无忌颇有微词时,长孙无忌不能行“伊霍之事”另立皇帝呢?
历史上的伊尹,霍光不仅是名臣,还是权臣。他们有很大的权利,长孙无忌也是权臣,但是比之二人还是有些差距。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功臣,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汤去世后,其孙太甲不理朝政,于是伊尹放逐太甲三年,太甲三年后洗心革面,伊尹继续辅佐,太甲成为一代贤王;霍光是西汉外戚,霍去病是他哥哥,卫青是他舅舅,他和汉武帝也沾亲带故,汉武帝去世时,他任大将军大司马,有很大的权利,汉昭帝去世后,他迎立刘贺继位,可是刘贺胡作非为,最后霍光请太后下诏,废刘贺立刘病己,汉宣帝继位后,霍光继续辅政。
长孙无忌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并不能一手遮天,他在朝堂里并不是全无对手。唐太宗去世时,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辅政大臣,他就是英国公李绩。之所以长孙无忌不敢行废立之事,既是不想,也是不敢。
自古以来废立皇帝都是会有非议的,无论历史上的伊尹,还是霍光,虽然一个人放逐了君王,一个人更是直接行废立之事,两人此后的声名就受到了损害,霍光权倾朝野,他去世后霍家的结局可谓惨烈,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不到万不得已,长孙无忌是不会做伊霍之事的。
唐朝的建立离不开关陇集权的支持,但是唐朝建立后,其他士族集团也积极参与,山东士族的不断壮大,隐隐成为关陇集团的最大对手,长孙无忌的假想敌李绩恰恰就是山东士族的一份子,在唐高宗登基前期,虽然长孙无忌权倾朝野,但是也有他触碰不到的地方,那就是军队。
李绩是军方的代表人物,也是唐太宗指定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并不能轻易搞定他,正是因为没有军权,长孙无忌才不敢也不会轻易发动。
长孙皇后一生有子三人,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李治是嫡子,在封建王朝继承顺序上,嫡子是第一继承顺序,在李承乾被废,李泰被放逐的情况下,李治自然而然就是皇位的继承人,这也是长孙无忌不想做也没法做“伊霍之事”的根本原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
李治在即位之前,曾参决朝政,颇得唐太宗称赞。即位之初,也勤于国政,每日临朝,孜孜不倦。他不仅能够遵循唐太宗的大政方针,而且也表现出了管理国家的才干,在当时也是比较合适的皇帝人选。因此长孙无忌虽然大权在握,却不敢轻言废立,除了爱惜羽毛,实力不足外,还有就是他不想,也不敢。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作者,本文不尽之处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