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空客采购500架客机外网(一口气签1040架大单)
印度向空客采购500架客机外网(一口气签1040架大单)令人惊叹的是,就在航展的第二天,他们宣布将从空客公司再次购买250架空客A320客机,并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290架波音客机,总订单金额达到700亿美元。这不仅使得波音公司获得了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航空订单,也将两家公司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开幕式当天,印度靛蓝航空公司的重磅宣布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与空客公司达成了一项创纪录的协议:一次性采购了500架飞机,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成为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单笔采购订单!这个数字之巨让人瞠目结舌,你没听错,就是1040架飞机!但还有更劲爆的消息!在签署合同的当口,印度竟然提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请求,他们希望能够像中国一样,通过这次订单获得技术转移和自主研发的机会!这句话一说,会场上响起了哄堂大笑,连空客的CEO都忍不住笑出了声!难道印度也想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吗?这究竟会是怎样一出精彩的航空大戏呢?在巴黎航展期间,全球飞机制造巨头波音和空客纷纷取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编将每日为您带来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哦~
文|小驴
编辑 |小驴
2023年的巴黎航展,一场震撼全球的签约仪式即将开始!印度航空公司一举下单1040架飞机,创下空中客车史上最大的订单纪录!
这个数字之巨让人瞠目结舌,你没听错,就是1040架飞机!但还有更劲爆的消息!在签署合同的当口,印度竟然提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请求,他们希望能够像中国一样,通过这次订单获得技术转移和自主研发的机会!
这句话一说,会场上响起了哄堂大笑,连空客的CEO都忍不住笑出了声!难道印度也想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吗?这究竟会是怎样一出精彩的航空大戏呢?
在巴黎航展期间,全球飞机制造巨头波音和空客纷纷取得了大量的订单,引起了全球航空业的广泛关注。
在开幕式当天,印度靛蓝航空公司的重磅宣布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们与空客公司达成了一项创纪录的协议:一次性采购了500架飞机,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成为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单笔采购订单!
令人惊叹的是,就在航展的第二天,他们宣布将从空客公司再次购买250架空客A320客机,并从美国波音公司购买290架波音客机,总订单金额达到700亿美元。这不仅使得波音公司获得了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航空订单,也将两家公司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两家航空公司在短时间内投资了巨额资金购买飞机,在巴黎航展和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作为全球第三大航空市场,印度的这一举措对于推动本国航空业的全面转型和扩大国际航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次合作共涉及1040架飞机的购买,据媒体报道,印度方面采购的飞机类型繁多,数量之多甚至打破了多个世界纪录。
这样巨额的投资似乎使印度代表们更加自信,在新闻发布会上,印度媒体记者大胆地向取得丰硕成果的空客首席执行官提出了一个请求。
他们表达了这样的意愿:考虑到印度如此巨额的投资,是否有可能在印度建立一条飞机生产线?
实际上,印度的意图是效仿中国,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如果空客能在印度建立生产线,一方面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印度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印度可以从中学习到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管理经验。
鉴于中国通过市场换取技术的成功经验,作为亚洲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航空市场国家,印度难免心生嫉妒之情。
因此,他们提出了这个请求,这在空客CEO听到这个请求后,他微笑着回应了印度媒体记者。经过一番周折的交流,他委婉地拒绝了印度的要求。
空客CEO微笑着回应印度媒体记者的请求,表达了对印度航空市场的重视与肯定。他坦诚地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印度开设一条新的飞机生产总装线是不必要的。
为什么空客会拒绝他们的请求呢?他指出,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生产线将使空客在四年后拥有10条正式的生产总装线,这将提供充足的产能和保证飞机制造质量的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民航市场,空客每生产五架飞机,其中就有一架是中国购买的。而且中国拥有非常完善的航空产业链,能够提供优质的零部件和服务。在中国建立生产线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空客的产线数量已经足够,而且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潜力。因此,在印度开设一条新的生产总装线将显得多余。
尽管如此,空客CEO也表示,他们对飞机制造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包括与印度的合作。虽然他们不打算在印度开设生产总装线,但空客在印度已经开展了许多其他业务。
他强调空客将继续与印度航空公司保持密切合作,为其提供高品质的飞机和客户服务,并积极寻求与印度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机会,推动印度航空产业的发展。
这番交流中,空客CEO既尊重了印度的野心和愿景,又表达了现实情况下的决策。他以优雅的语言平衡了各方面的考虑,并展示了空客对印度市场的关注和承诺。
实际上,拒绝印度的请求是非常正常的。毕竟,“市场换技术”并不是谁都能轻易玩弄的手段。中国之所以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技术,不仅仅依赖于庞大的市场,还得益于坚实的基础和迅猛的发展速度。
从2005年开始,中国与空客展开谈判,并获得在本土建设总装线的机会。一年后,中国确定了选址并开始规划建设,2007年总装线正式动工。在高精度和繁杂的要求下,中国仅用了两年时间迅速完成了建设并交付成品。时至今日,经过14年的运营,中国的总装线依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另外,中国拥有雄厚的底蕴。中国一直致力于降低文盲率,并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设施也十分完善,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硬件条件。
这场交易的具体经过可谓是一段伟大的征程,从2005年开始,中国与空客展开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并给予中国在本土建设总装线的机会。一年后,中国确定了总装线的选址,并开始进行建设规划。2007年,总装线正式动工,中国以迅猛的速度和卓越的质量要求,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建设并顺利交付成品。
这条中国的总装线成为空客在欧洲以外建立的第一条总装线,也是第一条由外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民用飞机总装线。这一壮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随后的14年中,中国的总装线持续稳定地运营,无论是产能还是质量表现都无可挑剔。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靠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所支撑。中国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
通过降低文盲率和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培养出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为航空制造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确保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供应链的畅通,为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近,印度航空安全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2021年,担任印度国防参谋长的拉瓦特上将乘坐的飞机遭遇了一起坠机事故,这并不是在印度发生的首次坠机事件,印度民众对此已经麻木不仁。
英国媒体报道,自2019年以来,印度发生的坠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架,无论是经典型号还是现代化战机,都无法幸免于这一命运。
造成频繁坠机事件的原因除了印度飞行员训练不足导致的操作失误,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维修问题。中国军事专家张召忠曾在节目中批评道,印度战机在维修完成后经常出现多余的螺丝,这种维修方式令人匪夷所思!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习惯还延伸到了生产过程中 曾经有一批阿帕奇直升机的合金机身在经过印度加工后,由于质量太差而被拒绝收货。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种种疏漏,使得国际航空公司不愿意在印度建设总装线。
空客首席执行官的委婉表态已经表明,印度的实力与其所谓的大国地位相去甚远。印度想要赶上中国,甚至实现自己的“印度梦”,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走过。这一系列事件给印度航空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提高安全性和降低故障率成为印度民航客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印度航空业面临着巨大困境的背景下,激烈的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高昂的燃料成本和税收、极低的票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共同将这个行业推向了艰难的境地。
根据亚太航空中心公布的数据,印度航空业每季度面临着36亿美元的亏损。然而,印度政府、富豪和银行似乎并不愿意提供援助。亚太航空中心表示,印度航空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至少需要25亿美元的资金注入才能继续运营下去。即使有这笔资金到位,也只能勉强支撑到2020年底。
与此同时,根据公开数据,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已向航空业提供了高达1230亿美元的援助,然而印度政府以财政赤字扩大为由,并未向任何国内产业提供特别救助,航空业自然也没有获得政府的资助。
捷行航空的顾问和前战略主管潘迪表示,印度的航空公司亟需大量投资,否则今年将有大量航空公司面临倒闭的风险。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英国的弗莱比航空就因政府没有批准1亿英镑的贷款,在今年3月5日宣布破产。
印度航空主管部门的高级官员卡罗拉对于政府未提供金融救助一事作出解释,称尽管政府尚未提供金融援助,但已通过各种方式来协助航空业摆脱困境。他提到印度政府已开放航空领域的投资,作为支持航空业的一种方式。
印度的观察家表示,实际上这一政策早在2013年就已开始实施。此外,卡罗拉还表示,印度政府正在推动机场私有化,以吸引外部投资来支持航空业。
在这个全球竞争激烈的时代,发展实力是最为关键的 作为全球少数几个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天然的优势。此外,中国营商环境良好,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纷纷入驻。
印度长期以来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因此每当印度提出要求时,一些印度媒体就会将目光转向中国,试图与中国进行一场高低较量。
尽管如此,印度在此次事件中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是否能履行其承诺还是个问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小米公司的教训,更不用说空客公司了。
估计全世界都不敢轻举妄动地在印度进行贸易活动,毕竟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冤枉的一方。印度“外资杀手”的称号自然也让空客不会愚蠢到冒险充当"替罪羊"的角色。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少数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制造业大国,凭借其天然的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国企业。印度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一提出要求就试图与中国展开高低较量。
尽管印度在此次事件中声势浩大,但是是否能够履行承诺仍然存在疑问。小米公司的教训还在眼前,全世界都谨慎对待在印度进行贸易活动,因为谁都不愿意被印度当成“韭菜”。
“印度挣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空客公司当然不会愚蠢地成为"替罪羊",而是谨慎对待印度的要求。这场经济竞争中,发展实力才是硬道理,而最终的结果则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