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本报小记者 傅华登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下课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科学实验室。这次活动让我们领略了大气压的奥秘,对科学的了解更近了一步。等所有人坐好后,老师拿出了一个玻璃杯,将它用开水冲热,然后迅速将手心贴在杯口上,不留一点缝隙。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呆会儿杯子变冷了,我把手抬起来会发生什么?”有人说:“杯子会把手吸住。”有人说:“杯子吸不住手。”过了一会儿,老师将手慢慢抬起,玻璃杯竟然神奇地吸在了老师的手上。我们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说:“这是因为杯子的内部产生了气压,所以把手吸住了。”后来,老师又给我们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将一个吹了气的气球放在用开水冲热的杯子的杯口上,轻轻地按住气球。过了一会,我们惊讶地发现,靠在杯口的那块气球皮,被吸进去了3厘米左右。后来,我们动手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也产生了相同的现象。看到我们对大气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老师打算再教我们做一个“喷泉”。一个同

2018-12-03 09: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近日,永报小记者们来到永康日报科学实验室,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课上,他们兴致高涨;课后,他们收获满满。

有趣的大气压

10日,我和我的小记者朋友来到永康日报大楼五楼探索“杯”的奥秘。

等所有人坐好后,老师拿出了一个玻璃杯,将它用开水冲热,然后迅速将手心贴在杯口上,不留一点缝隙。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呆会儿杯子变冷了,我把手抬起来会发生什么?”有人说:“杯子会把手吸住。”有人说:“杯子吸不住手。”过了一会儿,老师将手慢慢抬起,玻璃杯竟然神奇地吸在了老师的手上。我们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说:“这是因为杯子的内部产生了气压,所以把手吸住了。”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将一个吹了气的气球放在用开水冲热的杯子的杯口上,轻轻地按住气球。过了一会,我们惊讶地发现,靠在杯口的那块气球皮,被吸进去了3厘米左右。后来,我们动手做了一次这样的实验,也产生了相同的现象。

看到我们对大气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老师打算再教我们做一个“喷泉”。一个同学主动把自己带来的塑料瓶交给老师,老师拿起自带的微型钻机,在瓶盖的中间选了一个小孔,接着拿出了一根吸管穿过小孔插了进去。接着,老师拿出玻璃杯,放入些凉水,再用热水将塑料瓶冲热,然后迅速将插入吸管的瓶盖旋紧塑料瓶,再将吸管插入水中。结果玻璃杯中的水竟然神奇地顺着吸管喷到瓶中,那喷泉足足有2厘米高呢。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就下课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科学实验室。这次活动让我们领略了大气压的奥秘,对科学的了解更近了一步。

本报小记者 傅华登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1)

气球与瓶子的秘密

18日,我们在永康日报的科学实验室里做了三个有趣的小实验。

我们把气球放在头上与头发一摩擦,气球就把餐巾纸给吸起来了。后来,我们发现气球还可以把小水柱吸得偏离方向。老师告诉我们,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可以产生静电,这是静电的作用。

接着,我们把一个硬币放气球里,再吹满气,之后摇一摇,硬币就贴着气球内壁滚动起来了。

后来,我们又拿了两个一样的矿泉水瓶,在瓶盖上钻出小孔,然后倒着粘在一起,轻摇几下,上面瓶子里的水就会产生龙卷风一样的水柱,快速流到下面的水瓶里。

做完了这三个实验,我感觉科学真神奇。不过,我有点不明白实验的原理,这需要我不停地探索。

本报小记者 胡天翔

奇妙的科学实验

10日,我去参加永报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

正式开始上课,老师说了一些话,给我们做了实验示范,然后让我们轮流进行实验。

科学就像是“变魔术”,老师帮我们把玻璃杯用热水烫了下,老师说:“马上把手按在杯口上,不要漏气”。过了一会,我们惊讶地发现杯子居然被吸在老师的手上。

这个实验做完了,老师又让我们拿出带来的空矿泉水瓶,使用和上次一样的方法,用热水烫一下,但是不需要用手捂住,而是直接用瓶盖拧紧,结果每个人的瓶子都扁了。这就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吧。

接下去,我们继续做了一个小实验。老师用钻头在瓶盖上打洞,把吸管插进矿泉水瓶,然后用热水将矿泉水瓶烫热,迅速把盖子盖回去。他还在玻璃杯内加水,把盖子的那头吸管对着放入水中,把瓶子一按,瓶子中的水就喷出来了。

接下来,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实验,用煮熟的鸡蛋从矿泉水瓶口放进去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一路回家,想起种种神奇的实验结果,我意犹未尽,因为今天又学到了很多的科学知识。

本报小记者 方雨婷

探究大气的魔力

10日 永报小记者们来到了永康日报的科学教室。

刚来到教室,我们就看到黑板上写着“探究杯子的魔力”的几个大字。

“老师,杯子有什么魔力呢?”我们好奇地问老师。

“这就是我们等下上课一起探索的奥秘了。你们再仔细看看黑板上后几行的那几个字,大声告诉我。”老师回答。

“杯子中的大气。”我们回答了黑板上写的“答案”。

开始上课后,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先把杯子烫热,然后用手捂住杯口,过了五分钟后,杯子竟然吸在了老师的手掌中,这真是神奇。

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就争先恐后地说:我知道,这是因为杯子里有大气。老师笑着跟我们解释了这其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并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一样的实验。

看着吸在手上的杯子,我不由得感慨,大气真神奇。

本报小记者 林茹芸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2)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3)

科学探索奥秘文字记录(小记者趣味探索科学奥秘)(4)

探索科学的奥秘

18日下午,永报小记者团来到永康日报的科学实验室,自己动手做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摩擦气球产生静电后,气球就可以吸水、吸纸。把硬币放在气球里转,就会有一个“硬币飙车”;我们还在那儿做“水龙卷风”。在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时,小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在那交头接耳谈论发现的问题,一起动脑筋解决;有的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还有的仔细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做好笔记。每个小记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虽然我们做了许多科学实验,但还有更多的科学奥秘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掘。

本报小记者 林瑞雪

编辑 何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