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见过林志玲的人,通常认为她有一种少见的“缩小自我”的谦逊姿态。她有柔软的个人仪态,面对挑衅性问题时,总能够从容应对。用她自己的话说:“说话声音小一点,事情做大一点。”少女时代的林志玲,崇敬的人是奥黛丽·赫本。除了收集赫本的贴纸与海报,她记住了这位名人的一句话:一个优雅的女人是不生气的。“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要淡定,我从来不发脾气骂人,只要别人没有恶意,我真的不觉得需要用任何语言刺激对方,让彼此难过。”这一贵重“商品”,其价值被市场充分认可不久,遭遇了一个大挫折。2005年7月,林志玲在大连拍摄广告期间,从马上跌落,胸部6根肋骨骨折,引起少量血气胸和肺挫伤。近4个月以后,历经治疗、修养、复健,才宣布复出。在这期间,她的广告断档,活动代言也受到很大影响。奇怪的是,她受欢迎的程度丝毫未减。那一年,台湾社会纷争不断,民众普遍对党派之争心生厌倦。“我后来发现,刚好那个时候,大家愿意看到一个邻家女孩,带给

夕阳从屋外射进来,林志玲说话声音很轻。讲到感慨处,她的双眼仿佛不胜阳光照耀,微微闭了起来。过去10年,她以艺人身份,造就一股风潮,被称为“林志玲现象”。至今,这股风潮仍在持续,你无法简单地用“美貌、学识、涵养”这些词来解释这一切。

2000年,林志玲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毕业,回到台湾。第一次见到凯渥模特经纪公司创始人洪伟明时,在秀场他对着模特们喊:“小个子去那边。”林志玲身高173厘米,在175厘米和178厘米均属平常的模特界,算是小个子。她觉得洪伟明一开始并不怎么看好她。她的外形过于邻家女孩,行内话说就是不够有特色。她不会化妆,亦不擅长穿高跟鞋。她倒是觉得无所谓,“顶多打两个月工,回去继续念书就是了”。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1)

洪伟明对林志玲的第一印象是:很乖巧,安静不多话,聪慧,总是微笑。洪是台湾时尚界的开拓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秀场导演工作。1986年,他创立凯渥(catwalk),以企业经营的思路对待模特经纪与秀场企划制作,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台湾时尚娱乐领头企业。模特业属于传统意义上吃青春饭的行业,模特的鼎盛期很短,真正走向国际的华人面孔不多,仅靠走秀与平面广告,收入空间也有限。洪伟明认为,模特艺人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了这样的认识,凯渥日后培养出大批名模艺人,包括郑元畅、阮经天、白歆惠、李铭顺、范文芳、隋棠等均名列旗下。国内的张亮、刘雯、陈碧舸等国际超模也受过凯渥的栽培。

加入凯渥以后,林志玲接拍过一些广告,如两岸三地的玉兰油、潘婷等电视广告,逐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真正爆红是在2004年,高潮部分是与蔡康永搭档主持年底的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那一年,台湾社会纷争不断,民众普遍对党派之争心生厌倦。“我后来发现,刚好那个时候,大家愿意看到一个邻家女孩,带给他们一些笑容。多媒体生态也刚刚开始,一些香港媒体进入台湾,艺人曝光量更大了。也许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刚好在一个对的时间点,出现在了演艺圈。”林志玲说。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2)

台湾学界甚至将林志玲的走红提升到代际交替的层面,认为她扮演了一个新群体自我认同、自我激励、自我团结的文化符号,这一群体包括公司人、大学生、创业家、新官员等。“在现代的后工业社会里,人不是永远的成功者,不管男人女人,都需要一种白天看不到的抚慰者,她隐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最后经由一个符号偶像的形象出现,在分享这偶像的同时,现代人感受到‘无尽之爱’所带来的温暖。”她本人这样看待这一问题:“一个人受到欢迎,是因为市场有需要。我出道比较晚,市场主流是年轻偶像,年轻偶像可能都被包装在应该在的位置上了,而我是一个个体户,可以选择我要说的,选择我要做的。”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3)

演艺圈里,林志玲有着较高的学历,大学主修西洋美术史与经济学双学位。她承认,对于西洋美术史,她有着浓厚兴趣,考试总能轻松通过。她也曾利用假期游历欧洲各地,亲见那些传世的美术作品。对于经济学,她没有特别的兴趣,但是“供给与需求”“机会成本”这样的概念常常放在心中。“供给由需求决定,没有需求就不要供给。而机会成本,本质上是一个选择问题。这么多的选项,你选择哪一个,才不会付出额外的成本?”

她有一种艺人少见的直率劲,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商业社会中的位置。“演艺圈是一个公平的市场,大家在同一个平台竞争,我们本身就是商品。如果你理解自己是一个商品,把自己当成一个好的资源经营,就会被别人看到。”

这一贵重“商品”,其价值被市场充分认可不久,遭遇了一个大挫折。2005年7月,林志玲在大连拍摄广告期间,从马上跌落,胸部6根肋骨骨折,引起少量血气胸和肺挫伤。近4个月以后,历经治疗、修养、复健,才宣布复出。在这期间,她的广告断档,活动代言也受到很大影响。奇怪的是,她受欢迎的程度丝毫未减。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4)

见过林志玲的人,通常认为她有一种少见的“缩小自我”的谦逊姿态。她有柔软的个人仪态,面对挑衅性问题时,总能够从容应对。用她自己的话说:“说话声音小一点,事情做大一点。”少女时代的林志玲,崇敬的人是奥黛丽·赫本。除了收集赫本的贴纸与海报,她记住了这位名人的一句话:一个优雅的女人是不生气的。“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要淡定,我从来不发脾气骂人,只要别人没有恶意,我真的不觉得需要用任何语言刺激对方,让彼此难过。”

这是一种极其差异化的定位,模特儿总是没有什么个性,明星常常高高在上,可林志玲跳出了两者的局限。优越的家世,开阔的眼界,或许有助形成这样一种状态,但她不认为是主要原因。她的家教从小严格,父母不觉得学习成绩代表一切,反倒品格最重要。她十多岁独自在外念书,养成独立性格,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5)

当然,经年累月保持这样的状态,会被人认为城府太深。女人心,海底针,何况还是林志玲这样的女人。她是这样说的:“从大学到现在,我尽可能保持内心的单纯。人总是计算计较,太累了。娱乐圈那么多风风雨雨,负面的东西,处理不完。你要让你的心随波逐流吗?自己有时候想,再也没有一个职业比演艺人员更能得到这么好的社会资源了。没有抱怨。抱怨要被老天爷打屁股的。什么我都愿意扛下,有一天,你会看到一个最单纯最干净的志玲。”当她说到“打屁股”三字时,神情变成了志玲姊姊式的语重心长,让人不相信都难。

无论如何,坠马事件成为林志玲人生中一个小小的低谷。不过“志玲坠马,焉知非福”,她接下了吴宇森电影《赤壁》中的小乔一角。至今为止,林志玲参演过8部影片。她自己承认,“小乔”是她演员生涯的一个顶峰。“人们说我‘高开低走’,我也接受。很多人都在等这样一个机会,那就是我的一个顶端,我没有办法超越,我只是想做的和以前不一样。”也因为《赤壁》,吴宇森成为影响林志玲最深的三个人中的一个(另外两人是她95岁的祖母和奥黛丽·赫本)。伤愈复出以后,林志玲打算做别的事情。“如果没有吴宇森导演,我应该不会继续走演艺圈这条路。这几年的演艺生涯是他给我的,当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他给了我舞台。”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6)

进入演艺圈发展符合凯渥对艺人的培养路径:先是打造超级名模,再让这些模特转战主持与表演。有时候,成为模特中的佼佼者这一环节甚至可以去掉。2003年,21岁的郑元畅因为出演偶像剧《蔷薇之恋》迅速走红,其时距离他签入公司才两年时间。另一方面,要碰到一个对的戏,有太大的偶然性,这是凯渥无法左右的。与郑元畅同样年纪的阮经天,2002年出道,直到2008年,才因为《命中注定我爱你》一剧广为人知。

对新人来说,这是一个赌注,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对林志玲来说,问题则是有了《赤壁》这样的作品,接下来的影视形象该如何塑造。2010年,她在《决战刹马镇》里大胆突破,扮演的“春娘”一角,操一口保定方言,衣着老土,满口黄牙。时隔4年,回望这部影片,林志玲的认识客观:“必须诚实地说,其实那个角色,离我自己是遥远的。如果大家看到你在用力突破,这也不对。”她敬佩黄渤这样天生的表演者:“他有强烈的生活感,和一个演员不可或缺的历练。他曾经是小人物,所以完全不需要依靠想象。他对生活的关注点很特别,一件事情可以用十种方式看。”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7)

2011年开始,林志玲接连拍了4部影片,其中3部以爱情为主题,全部聚焦都会女性。也正是那一年,“女神”概念开始流行。所谓“女神”,超越“白富美”之上,与“屌丝”遥遥相望,隔着一条银河,两者永难逾越的距离感,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也对普罗大众构成极大的吸引力(这正是《101次求婚》的故事主线)。2013年,林志玲参演网络神剧《屌丝男士》,则是对“女神”地位的加持。

再一次,她高度呼应了市场需求。“爱情是每个人都懂的最通俗的语言,要透过爱情电影给人甜蜜的感觉。”她主演的《甜心巧克力》,剧情虽然略显老套,但看得出来,确实是在往岩井俊二《情书》《四月物语》的方向努力。经历过《天机·富春山居图》那样口碑复杂的影片以后,她虽然略感惆怅,但还是存有演技上的企图心。“目前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本子,可以让我放开枷锁。可是我愿意,我没有底线。只要本子有了,导演对我有足够的信任,我就会不顾一切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她说。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8)

除了影视作品,林志玲在广告代言领域的成就,在两岸三地女星中也是首屈一指。广告代言不只是赚钱,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其个人形象。她的代言策略是,首先品牌必须有一定知名度,其次要对产品进行研究试用,最后还要考虑企业的形象与精神。在媒体娱乐版,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林志玲出席某品牌发布会,席间与品牌高层热聊。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个环节。从接到案子开始,林志玲团队就在想着用怎样的创意,既可以有志玲的形象,又能凸显商品的特点。“将心比心,利他就是利己。代言的品牌,每年开经销商大会,看着他们的规模越来越大,我都觉得很开心。”她说。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9)

林志玲即将出演陈凯歌新片《道士下山》,故事发生在民国,王宝强扮演的小道士偷偷下山,经历人世间的种种关卡,林志玲承担的自然是“欲望考验者”角色。道士下山主人公的境遇,与林志玲的经历有几分神似。“从开始当模特,到进入演艺圈,一切没有办法预料。这10年,夫复何求?天下掉下来幸运,我也在波涛汹涌的海里努力呼吸,沉下去,浮起来。”她说。10年前,她将发展重心放到大陆和香港。她现在觉得,大陆已经成为真正的市场中心,她所了解的制作团队,几乎全部在中国大陆执行项目。

接下来,她要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包括设计与策展。3年前,她亲自出资筹办“志玲姊姊慈善基金会”,担任董事长一职。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慈善活动。去年,她和时尚界好友共同创立Luvperfume品牌,她会参与产品设计,把自己喜欢的服装风格,分享给爱漂亮追求优雅舒适的女孩。目前,这一品牌正在试运营阶段。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10)

林志玲说过,自己最骄傲的事情是将模特事业形象化。她从小练习各种才艺,跳芭蕾,弹钢琴,虽然没有恒久坚持,以之为业,幸运的是,每一个阶段,都有足够长的时间学习。这让她的肢体语言变得丰富,做到“控制的自在”。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主动传递讯息,为她现在的工作加分不少。

她有一位大她一岁的哥哥,作为艺人家属,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自己的妹妹。林志玲曾经收到过一封信,是一位台湾的大学教授写来的。信里说,他每天看电视节目,里面的人总在闹来闹去,突然看到林志玲在电视上的笑容,就觉得很欣慰。这位教授是一位癌症末期的病人。看完信,她觉得,自己虽然渺小,只要在一段时间陪伴过一个人,也许可以帮助他克服困难,也许克服不了,但都是值得的。

林志玲不是任何事都没脾气(没有一个剧本可以让我放开枷锁)(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