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书法最好的版本(王阳明的书法比肩王羲之)
王阳明书法最好的版本(王阳明的书法比肩王羲之)这个“心上练习书法”的故事,很多学者认为是心学酝酿过程中重要的事件。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呢?书圣王羲之故居《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吾始学书,对模古贴,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易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这样的练习用完了几箱纸,阳明书法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书圣王羲之是阳明远祖。后世学者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王羲之是“以书掩其人”,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阳明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一般人对其书法关注的反而没那么多了。
明代大家徐渭评价,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以人掩其书”。
很多学者认为阳明练习书法是心学萌芽的重要事件,然而其中深意,并非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玄机究竟有几重?
01 | 神奇的“心上练习”
王阳明新婚后时间相对空闲,觉得自己书法还不够好,所以下功夫练习。
《阳明先生年谱》记载:“吾始学书,对模古贴,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易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这样的练习用完了几箱纸,阳明书法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书圣王羲之是阳明远祖。后世学者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王羲之是“以书掩其人”,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阳明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一般人对其书法关注的反而没那么多了。
书圣王羲之故居
这个“心上练习书法”的故事,很多学者认为是心学酝酿过程中重要的事件。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呢?
有人会说:“哦,王阳明这个人很聪明,脑子活泛,有灵感。哈哈哈,这个故事真有意思。”
这个理解显然是对心学没有入门的那种。停留在字面理解,甚至靠想象推测。
对心学有了解的一些朋友可能这样解读:这是一种学习法,练习不只要实际拿笔写,而且要在心里练习。以此类推,如果我们要做什么事情,都在心里练习一下,轻松巧妙,学得更快。
这个理解还是有点隔靴搔痒的意思。
阳明书法《客座私祝册》(余姚博物馆藏)
我们来看看阳明自己的体会吧。在《传习录》里面他说:
吾始学书,对模古贴,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是此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留意一下关键的细节:
程明道(程颢)是阳明很欣赏的大儒,阳明很多理念与他契合。他说“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是此学。”这个“非是要字好”的含义,其实并不是完全不管结果,而是不执念于“好”,就是无为而为的概念。
阳明先生表面看起来是在质疑程明道,其实是认同,而且在程的基础上作了发展。
阳明经过自己练习书法的证悟,得到体会:“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书法的“道”、“理”,应该在自己的“心”内寻求。阳明心学“心即理”、“心外无理”的主张,已经呼之欲出。
贵州龙场中国阳明文化园 执笔的阳明铜像
阳明练字一开始“止得字形”,那是做套路,不是在内心,而是在外部求。从“知”与“行”的概念来说,这个“知”只是表浅的“闻见之知”,不足以指引有效的“行”。
后来“拟形于心”,这个“拟”,则是一种深度、多维多的整合。
整合了自己的“认知”(例如书法大家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会用什么处理方法);
整合了“感觉”(下笔的笔法力道、笔锋、笔法、速度等等);
整合了“情绪”(比如王羲之写兰亭集序那样酒醉之后汪洋恣肆)等一切要素,
经过心上练习、心内寻求,“拟”出来的“形(字形)”已经在心里变成自己的了。
此时,心中的“知”已升级为可以指引行动的“真知”。
阳明书法《登狮子山阅江楼》(复制品)
这个“拟形于心”就是“知行合一”的关键环节。
不仅仅是练习书法,如果把“心上练习”的方法运用到各种“事”和“物”,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02 | 从“心上练习”到“印心”
哈佛大学医学院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学生只是想着他们在钢琴上弹奏某一首曲子,大脑管辖手指活动的区域就会同时发生变化。就象学生真的在弹钢琴一样的活动着。
所以说,“心上练习”的力量,与举杠铃撸铁锻炼肌肉类似,是可以训练和塑造特定的脑神经的。
而阳明心学中的“心”,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脑”的概念,它包括脑、神经的范畴,也与整个身体密切关联。
我们“修心”,不应只是“从概念上知道应该怎样做”,而是要像训练肌肉健身塑形一样,长期持续地训练、运用,才会有明显的效果,进而塑造我们的“心”。
阳明自己是如何做的呢?他在《传习录》当中经常提到“印心”这个概念,用来开示、嘱咐弟子。
什么是“印心”?就是感知古圣先贤的“心”,从而启示、发现自己的“心体”,修炼自己的“心体”。其实往简单了说,就像学书法的时候读贴,是用心感受,然后转化为自己的“真知”。
会稽山大禹陵 阳明洞就在会稽山麓
阳明龙场悟道时,反复问自己的问题是:“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说:假设圣人在我这个情况下,会怎样做呢?正是这个问题,触发了他的彻悟。
但是,问这个问题之前的基础工夫是什么?“龙场悟道”的前提是什么?是长期地与古圣先贤“印心”。谪居龙场的那段经历,只是机缘触发。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
为什么阳明对大禹等古圣先贤的事迹耳熟能详;
阳明青年时期不断地探索人生意义的时候,会专程与友人一起寻访茅山;
在贬谪龙场,路过江西萍乡的时候,也要去拜周濂溪(周敦颐,被称为孔孟之后第一人,北宋道学始祖)的祠堂;
阳明两居九华的时候,都去金乔觉(唐代高僧,被信众认为是地藏王菩萨转世)曾修行打坐的东崖静坐,等等。
九华山卧佛
这也是儒家的修身治学基本法,“感悟体认”。
比如我们今天研习阳明心学,如果没有下这个“感悟体认”的工夫,只把阳明的故事当小说读,那么你也可以从文字读到圣贤们外显的东西,比如剿匪平乱,各种才学事功等等,就像阳明所说练习书法的初级阶段,“止得字形”,不能真正入门,这个工夫会是很表面的。
当你尽可能深度地、多维度地了解圣贤的事迹,就像穿越时空自己进到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去感受圣贤在面对各种人和事的时候,那种思考认知、情绪、情感、心路历程,才能真能获得相对完整的“知”,也就是从“闻见之知”升级为“真知”,这样的“真知”是“知行合一”的,它能进一步指引你的“行”,与你的“行”“合一”。
03 | 两个世界
任何人都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外部的世界,一个是自己内心的世界。按照心学的理念,这两个世界都是真实的。
修身做事的关键在于:塑造自己内心的世界。即所谓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是“身心合一”的工夫。而心又是不离物的,儒家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心物合一的。有了以上的“身心合一”和“心物合一”,才能真正地“知行合一”。
孔子极为推崇的儒家“元圣”周公
把诚正格致、修齐治平做到了极致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的提法是“修己安人”。
如果心内的世界没“修”好,想要跳过这个步骤,或者忽略这个功夫,不在修心上下功夫,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外部,想着模仿“大咖大师”们的套路去改变世界,只能是镜花水月。
如果跳过内心世界,直接去“事上磨练”,那就是盲人骑瞎马的“瞎练”。这也是很多人学习心学的一个常见误区。
明代的吕坤曾经说过:“做工夫只在养阴,阴之又阴,自然阳之又阳,阳无分毫作用,全不在阳上照管,正是《中庸》首篇末篇宗旨。”这里的“阴”,是与外部行为、事功等相对应,一般人常常忽略的“内心的世界”。
阳明先生像(摄于贵州龙场)
照看好、塑造好内心世界才能料理好外部世界,让两个世界都美好,就是由凡向圣的工夫。
借用一个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名词来描述,那就是:九阴真经。修心,才是让你的“功夫”深不可测的九阴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