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知青岁月剧情介绍(我们的知青岁月)
我们的知青岁月剧情介绍(我们的知青岁月)那时候,陕西省境内有两条铁路、两个大型水库同时开工,农村青壮劳力都上了工地,而应届的高中毕业生都下乡插了队,陕西省无劳力可派。 铁道兵总部紧急向陕西省救援。 在这种形势下,几度开工、几度下马的襄渝铁路建设上了中央政治局的会议日程,毛泽东发出紧急命令:“相遇铁炉要立即开工”。周总理亲兼襄渝铁路建设总指挥,他连夜召急铁道兵司令员等人开会,安排部署。铁道兵遂以最快速度集结,投入兵力25万(占铁道兵总数的一半)摆在襄渝沿线。同时,四川、陕西、湖北也紧急动员,汇集民工60万。顿时,九百多公里的襄渝铁路建设工地,成了当时在“文革”环境下,中国经济建设(按现在观点)的主战场。 修建这条铁路在当时准备打仗的背景下,有什么中央意义呢?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止四川重庆(当时还没有设立重庆直辖市)。沿途多崇山峻岭,沟长壑深。加之江河阻断、地势险要。共916公里的铁路,百分之八十是隧道和桥梁,所以这条铁路又被
三线学兵是40多年前中国那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上千万人的知青大军中,它是唯一一支没有到农村去和农贸结合、从事农业生产的队伍,说它是队伍,是因为它是按部队编制、接受部队管理 并从事国防工业建设的。而且这支队伍只有陕西独有。这就注定了这支队伍在整个知青运动中的特殊性。
笔者作伪当年三线学兵中的一员,亲身参加了当年修建那条战备铁路——襄渝铁路的全过程。并且在事隔30多年后,作为《三线学兵连》摄制组的成员和省上组织的“重返襄渝线”新闻采访团的成员,先后三次重返故地,翻阅过当年的大量文献、采访了很多当事人,√那段逝去的历史有着较为系统的了解。
三线学兵产生的大背景自然源于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但它的产生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及陕西省的特殊情况密不可分。
“三线”是一个按地理位置设定的工业布局。一般来讲上沿海为一线,中部为二线,后方为三线。这个三线包括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 ,京广线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辽阔腹地,横跨13个省、自治区。当时这个工业布局极不合理,旧中国遗留的工业大都在沿海,苏联援建的都在东北,整个西部是个工业空白。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毛泽东在1964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并且立即有了大规模的行动。但当时的美苏两霸不允许中国强大。特别是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1964年12月美国扬言要摧毁中国尚处幼年的核基地;1966年,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形成对中国半月型的军事包围。1969年,苏军悍然入侵我珍宝岛,遭我驻军反击,中苏军事冲突日益升级。
在这种形势下,几度开工、几度下马的襄渝铁路建设上了中央政治局的会议日程,毛泽东发出紧急命令:“相遇铁炉要立即开工”。周总理亲兼襄渝铁路建设总指挥,他连夜召急铁道兵司令员等人开会,安排部署。铁道兵遂以最快速度集结,投入兵力25万(占铁道兵总数的一半)摆在襄渝沿线。同时,四川、陕西、湖北也紧急动员,汇集民工60万。顿时,九百多公里的襄渝铁路建设工地,成了当时在“文革”环境下,中国经济建设(按现在观点)的主战场。
修建这条铁路在当时准备打仗的背景下,有什么中央意义呢?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止四川重庆(当时还没有设立重庆直辖市)。沿途多崇山峻岭,沟长壑深。加之江河阻断、地势险要。共916公里的铁路,百分之八十是隧道和桥梁,所以这条铁路又被称之为地下隧道和空中走廊。当时的习惯说法是:打起仗来,敌机进不来,导弹也打不到。就是其他铁路被毁,这条铁路因其隐蔽性也会畅通无阻。由此也可看出修建这条铁路的艰难程度。尤其是铁路中部的陕西安康段,山大沟深,地形险要,交通闭塞,贫困封闭。这段路占总铁路长度的三分之一,却占全路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二,在当年机械化程度很差的情况下,劳力非常紧缺。
铁道兵总部紧急向陕西省救援。
那时候,陕西省境内有两条铁路、两个大型水库同时开工,农村青壮劳力都上了工地,而应届的高中毕业生都下乡插了队,陕西省无劳力可派。
铁道兵多次催促,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连续召开紧急会议,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当年的初中毕业生身上。当时还担心这批孩子年龄太小,部队不要,可铁路兵总部的一位首长很痛快地答应了。他的理由有二:一、部队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二、我们当年当红小鬼时,还没有现在这些孩子们大呢。
于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线学兵”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正空前绝后的一个群体诞生了。
说它空前,是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个称号(近代曾有过学生军的称呼,但不叫学兵);说它绝后,是因为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不满十七周岁,按社会发展的趋势看,这种童工现象不会再发生。
陕西省最初是将西安的六九届初中毕业生于1970年8月送到了铁道兵部队。半年后,襄渝铁路建设全面铺开,劳力更加紧张,铁道兵又向陕西省求援。于是,省上又将七零届初中毕业生于1971年3月送上了三线工地。这次范围扩大到宝鸡、咸阳、渭南和铜川四地市。三线学兵这支队伍就从总体上形成了。
这支学兵队伍的总的概况:共有25800余人,组成了141个连,其中女学兵连26个,隶属于铁道兵2师、10师、11师,分布在安康、紫阳、旬阳三地,除5个学兵,是转运连外,其余全部参加隧道的掘进施工和桥梁的架设及其辅助工作。
宝鸡的学兵是在1971年3月初开赴陕南铁路建设工地的。共有3860多人,分为18个连队,其中女学兵连4个。宝鸡学兵的大部分驻扎在安康境内的旬阳县,隶属铁道兵10师(5760部队)47团(5847部队),从关口镇到蜀河镇一线排开,修筑磨子沟、罗向崖、展园、罗家岭、沙沟、蜀河、险滩隧道及其的桥梁架设。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这支学兵队伍经受了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磨练,闯过了生活关、劳动关,并时时面临生死的考验,逐渐成长为一支最能打硬仗恶仗的尖刀队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支队伍年龄轻、有文化、肯动脑筋,干起活来生死不顾。当时有个说法叫“三兵闹襄渝”,说的是铁道兵、民工、学兵。民工连队的主要任务是后勤保障,如修公路(当时那里不通公路),深山伐木(隧道支排架用),转运建设材料、生活用品等;而学兵刚去时每连都派有军代表,由军代表带着干。很快军代表撤离,打隧道、架桥梁的任务就由学兵连单独干了。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内,一般最难打的岁的由学兵队伍上,出现危险如隧道大塌方时也总是学兵面冲在前面,全襄渝线当时的最高掘进记录由学兵连队创造,很多技术革新和创造性施工仿佛也从学兵连队向外推广……三线学兵的那段生涯,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绝不为过。因为他们的经历在和平年代共和国的历史上非常罕见。先后又纪实作品集《青春无悔——三线学兵的故事》、大型电视专题片《三线学兵连》(九集)、报告文学《让历史记住三线学兵》、长篇小说《绿太阳》、大型画册《三线学兵连》等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了那段历史,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学兵们也付出了在和平年代战备施工中难以想象的惨重代价。共有114名学兵长眠在了那块土地上,宝鸡共牺牲19名战友,而伤残者已无法统计。其中宝鸡学兵一连一排赵树茂在隧道塌方时因抢救战友不幸牺牲,成为全襄渝线学习的榜样。他的母亲、76岁的王季春大娘至今还在落实赵树茂的烈士身份而奔走呼号。
三线学兵的独特经历使这批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无穷。回地方后,他们很快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据1997年在拍摄《三线学兵连》时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学兵中产生的地师级领导干部20多位,又正高以上职称者(含博导)20多位,大型企业老总级人物十多位。个人创业的大老板十多位。现在,这批人中已有省级领导干部,有给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讲过课的学者,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00余名,还有一大批搏击商海的成功人士。
学霸中优秀人才的成长大体有以下因素:
一、青少年时期在三线工地艰苦环境的磨练,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搏击进取的能力和素质。
二、靠艰苦自学取得文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不满足已有的工作环境,不断努力以求发展。学兵中的佼佼者,大都开始分配的工资不理想,或在偏僻乡镇(当时公社),或在小县城,这批人现大都进入城市,又一个较好职业(从政者居多)。相反当时环境下分到令大家羡慕的信箱厂、保密厂者,大多都安于现状,雪梨、能力变化不大,以至提早退休或下岗者不少。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仍自强不息,开辟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