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柏梁戏剧周(谢柏樑全媒体戏曲)
谢柏梁戏剧周(谢柏樑全媒体戏曲)戏曲与电影的碰撞与联姻,其宁馨儿就是1905年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我国首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和首部彩色电影《生死恨》,都是戏曲片。近5年来,3D电影《霸王别姬》和4K电影《珍珠塔》等一大批高清戏曲电影,又从拍摄技术和数码指数上看,再度蔚为电影界的新潮流。但如何解决好电影特技与戏曲表演美学的关系,如何克服高清像素对戏曲化妆的优缺点之同步放大,都值得逐步探索和认真研究。戏曲与全媒体传播的结缘与碰撞,从历史进程大趋势的诸多环节上看,经历了从报刊纸媒、影视音像到多元化网上传播、自媒体终端反馈的全过程,碰撞出了诸多的火花。光明网与时俱进,引领风尚,在京城振臂一呼,再度展开了对戏曲全媒体传播的深度讨论与文化透视。作为光明网的基本读者、观众和作者之一,我从1984年开始,就在《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栏发表过半版文章。由此出发,从纸媒到光明网,我至少在这一国家级正大光明之主流传媒上,发表过20多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7月30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思享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为人民抒情 追梦新舞台——2019戏曲传承与全媒体传播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戏曲界知名演员、编剧、评论员,高校学者,直播平台代表等嘉宾,就新时代下如何结合全媒体传播手段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对话和探讨。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 谢柏樑 摄影:光明网记者潘迪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樑在发言中表示,“戏曲与全媒体传播的结缘与碰撞,从历史进程大趋势的诸多环节上看,经历了从报刊纸媒、影视音像到多元化网上传播、自媒体终端反馈的全过程,碰撞出了诸多的火花。”
以下为发言全文:
光明网与时俱进,引领风尚,在京城振臂一呼,再度展开了对戏曲全媒体传播的深度讨论与文化透视。
作为光明网的基本读者、观众和作者之一,我从1984年开始,就在《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栏发表过半版文章。由此出发,从纸媒到光明网,我至少在这一国家级正大光明之主流传媒上,发表过20多篇文章、发言和演讲。
从纸媒、光明网到全媒体铺展,从总体上的被动报道、深度透视到主动自觉的参与文化活动,特别是近些年来,我自己就感同身受地参加或者观看过过光明网的多次剧评活动。光明网与中国戏曲大会乃至国家艺术节的深度报道与直播式全景展示,体现出国家级主流媒体发展的新视域、新气象与新格局。惟其如此,光明网才得到了从草根到高层、从文艺界到国内外广大受众的高度重视与相携并行。
戏曲与全媒体传播的结缘与碰撞,从历史进程大趋势的诸多环节上看,经历了从报刊纸媒、影视音像到多元化网上传播、自媒体终端反馈的全过程,碰撞出了诸多的火花。
戏曲与电影的碰撞与联姻,其宁馨儿就是1905年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我国首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和首部彩色电影《生死恨》,都是戏曲片。近5年来,3D电影《霸王别姬》和4K电影《珍珠塔》等一大批高清戏曲电影,又从拍摄技术和数码指数上看,再度蔚为电影界的新潮流。但如何解决好电影特技与戏曲表演美学的关系,如何克服高清像素对戏曲化妆的优缺点之同步放大,都值得逐步探索和认真研究。
上世纪拍摄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在国内观众数量早已超过了10亿;上海越剧版和香港黄梅戏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横扫内地与港台新马,也拥有近10亿观众,后者连大导演李安都为之顶礼膜拜。试问,一般故事片的受众岂能与之媲美?这样的戏曲片堪称最上海、最香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秀品格。即使是裴艳玲女士主演的《人鬼情》和张国荣先生领衔的《霸王别姬》,其男女角色的互换与社会角色的倒置,都是女性电影的杰作和人文电影的界碑。这样的戏曲题材片,即便放在国际电影圈来看,也属于绝唱级的大作。因此,我们的电影艺术家必须敬礼传统,善待戏曲,回归民族文化本体,这才能感动世界,震烁国际电影界。
戏曲与电视的碰撞与结缘,绽放出这样一些火花。一是戏曲纪实类新闻,二是舞台演出的直播,三是戏曲电视剧,四是专业的电视电视频道。
在这四大板块当中,黄梅戏、越剧等剧种素材的戏曲电视连续剧,都曾经引领过趋势,绽放出辉煌,留下过精品。但是近些年来戏曲电视剧的急剧萎缩,已经到了近乎于败落的境地。戏曲电影都还在移步换形,蓬勃兴旺地发展,唯有戏曲电视剧举步维艰地接近于凋谢,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专业的电视戏曲频道到,到今天为止只有两个电视频道办得最好,一个是央视的11戏曲频道,二是河南的《梨园春》。《相约花戏楼》自从1999年开播以来风头正旺,风姿绰约,但是近年来但却有点徐娘半老风光不再的落寞。但是在中原大地,从专业戏曲演员到普通民众,都把上一次《梨园春》的节目,看成是终身的荣誉,审美的图腾,百姓的狂欢,草根的向往,这也之成为地方戏曲台的天之骄子,这也是我们值得欢呼与研究的大课题。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音像制品时代,从录音带、录像带到CD、DVD制品,对于戏曲艺术的保存与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文化积累、艺术欣赏和受众延伸的重大作用。
21世纪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基于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这三款屏幕的全民化融汇,前所未有地把戏曲艺术和全媒体碰撞起来,火花四溅,奇葩盛开。
包括昔日的老唱片、电影、电视在内,凡是固态的音像制品,都已经或者正在数字化为数码音像文件。这些文件或者存放在公共资源的云端之上,也可以下载到个人的数码空间乃至传统存储硬盘之内。
正因为数码传输的便利性、及时性和互动性,基于不同剧种、不同流派、不同受众的戏曲类专业网站之多近百家,公众号近千个、抖音类微视频近万个,每天新产生、新推送的戏曲唱段、戏曲剧目与戏曲新闻大约在十万以上,阅读、浏览、侧耳听听、旁观看看、留言秀秀、讨论谈谈乃至骂战争争的全媒体观众,保守来说就可能突破五千万大观。这是中国戏曲在现场演出之外的庞大天文受众群,这也是传统文化继承、戏曲艺术传播的数码宇宙大舞台。
正因为数码宇宙大舞台的几何模型的勃兴,也带来相应的诸多乱象。火花可能催生优美的艺术之花,也可能溅发出一些不可避免、难于把控的星星之火乃至局部问题来。
比方戏曲有限演出与无限播放所导致的版权问题如何解决,免费的午餐是否需要向原创者支付相应的利润?文化的福利与商业的行为之间怎么进行分成?个剧院必须生存,除了拨款还有自己的票房,怎么解决文化福利与商业运行的关系?二者相得益彰?还是彼此之间有你无我?
比方网络世界上无所不在的网络暴力,在戏曲界体现为对某一流派的厚爱与排斥、对某位演员的欣赏与排斥、对某一剧目的激赏与鄙弃……凡此种种,如何注意规避和有效引导?
比方全媒体戏曲传播进入5G时代之后的无限便捷,也会带来了碎片化观看和局部性偏见的一些现象。当今全民族的碎片化阅读,对于时政新闻和明星绯闻的了解固然快捷,但是对于一个民族的整体性阅读、专题性深扎,经典作品的阅读、哲理化文化结构的建树,都会带来重重危机。戏曲全媒体传播同样存在着重唱段不看全剧、重片段不观全局、重趣味不思考艺术的整体性,品艺术不体悟文化的大背景等一些不同程度的偏差。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翻译问题。全媒体时代的戏曲传播,基本没有做到英语和其它外语的实时或者延时类翻译,因此我们的国际化传播就缺乏起码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校友卢燕在读书的时候,经常去大光明电影院给美国好莱坞大片放映进行同声翻译。港片基本上做到了中英文双字幕。但是咱们今天的戏曲全媒体传播,在及时翻译上需要做一些基本积累。中国的许多网剧与新武侠小说,通过翻译之后都在全球有着诸多的受众,戏曲也应该后来居上,打通语言的障碍,增加审美的广度。
当然,鉴于戏曲艺术的剧场特性,所有的全媒体传播,都应该引导受众走向在座的曹院长昆曲的剧场,许院长河北梆子的剧场,乃至国家京剧院的梅兰芳大剧院等千百座戏曲的剧场。这是我们每一位全媒体传播着不忘初心、会高贵本位的基本责任。
尤其在新时代,马上到来的中国引领世界的5G时代,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可能会有更新的问题值得我们探索。
全媒体时代还应该更多地关注戏曲评论话题。我们的评论队伍在这几年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这跟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方针有关,和中国文联建设的中国文艺评论中心有关,和全国各地尤其是青年评论家的群体性崛起有关。中国戏曲学院有戏曲评论的基地,以《艺评世界》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剧评社、大学生剧评群体,在助推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与全媒体传播方面做出了诸多的成绩。连陌陌社交平台都有艺评世界的帅哥靓女主播,他们吸收上万的粉丝,不是表达自己怎么美,而是作为戏曲板块和传统文化的主持人把你引过来,让众多粉丝们心甘情愿地跟着主持人,一起欣赏中国戏曲的美好、民族艺术的尊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和支持各地的年轻戏曲评论者们。我觉得这些年轻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能干的多,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激发出年轻人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有很多人,他们在看戏,他们在评戏,甚至是在写戏,这些人也是中国戏曲全媒体传播不可缺少的一支新军,他们让更多的年轻人向我们的传统戏曲和传统文化表示敬意,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在经济上未必都能够支持他们,但我们在道义上,从文化的责任上要继续推举这批年轻人。
说不尽戏曲艺术与全媒体传播的碰撞,这是一个火花四溅,奇观溢彩,天地宽阔,远景明媚的古老而又全新的艺术世界。
如今,有了光明网作为国家团队的主渠道引领,有了我们一次次会议的自觉回顾与理性讨论,我相信中国戏曲的全媒体传播,一定会廓清乱象,正本清源,既有长江大河的主流引领,又有百川归海的天下大势,那么中国古老戏曲将会青春永驻,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传播和未来化趋势,也将会熔铸新景,蔚为大观。(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 谢柏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