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达技术和兴森科技:崇达技术 实体经济一直有发展 力度的问题
崇达技术和兴森科技:崇达技术 实体经济一直有发展 力度的问题崇达技术从200万注册资本开始经营,经过多次的增资扩大了经营规模,到现在拥有超过8亿元的注册资本。虽然说创业者和公司管理层不一定要精通财务知识,但多了解一些,有助于把事业经营得更好,销售非常重要,但也只是经营中的一个环节——实现价值交换,在之前你得创造价值出来与市场进行交换。自2016年成功上市以来,2021年实现了44.8亿的营收,在民营企业里算是不错的存在了。不过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公司也到了这个规模除了业务上的事情以外,如何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或许是其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二是对外通过增资的方式引了汇投控股、同威创业、超淦贸易3名非个人股东,当然也是有溢价的,这次增资是以公司2009年净利润的8倍市盈利为基顾,确定每股作价14.01元,当然多余的部分也是计入了公司资本公积。能够把公司做成上市企业的能力当然是很强,但是不少文章的信息并不是很准确,从零开始和中途接手一个公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看过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细分市场的知识点?一个需求量特别大的行业里,没有太多资源和背景的公司想要存活和发展,找到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崇达技术上市前就是一家定位明确的小批量PCB生产企业。不过现在似乎底气足了也在开展大客户战略。
崇达技术开始在深圳市福田区振华路19号桑达厦219室成立的时候,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公司,开始的业务是生产经营计算机,工业自动化及控制设备,CAD/CAM技术服务。不过没多久在1996年就变更成了有限责任公司,但业务在2000年才转向生产、销售印刷线路板。
崇达技术目前的实控人姜雪飞夫妻并不是公司最开始的创始人;1996年姜雪飞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了崇达技术35%的股权,后又经过了3次股权转让,在2001年夫妻俩获得了公司100%的股权。后来又历经5次增资,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后,在2010年开始启动上市计划,进行股份制改造。
一是对内通过通过增资的方式吸收了17名员工成为股东,这里面也有姜雪飞的兄弟姜曙光。虽然是增资326.49万,但实际上17名员工投入了2390万,并不是按惯例1元1股的方式,而是经上年度审计的净资产确定的每股7.32元,中间产生了2063.51万的溢价,这部分计入了公司的资本公积。
二是对外通过增资的方式引了汇投控股、同威创业、超淦贸易3名非个人股东,当然也是有溢价的,这次增资是以公司2009年净利润的8倍市盈利为基顾,确定每股作价14.01元,当然多余的部分也是计入了公司资本公积。
能够把公司做成上市企业的能力当然是很强,但是不少文章的信息并不是很准确,从零开始和中途接手一个公司不太一样。在了解崇达技术的过程中,还发现了曾经有过关联交易的公司——坦程电子,这家公司比崇达技术还要早3年成立,也是开展同一个行业的业务。而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是姜雪飞的母亲,小股东则是其老婆的妹妹,不过2015年这家公司已经注销了。
姜雪飞1988年就在深圳恩达电子来料加工厂任厂长,而那会他也才23、24岁的样子,不是有背景就有个人有超强的能力。加上他老婆也是同一年,因此说是少年夫妻档打造出了一个市值100亿的公司也行,毕竟现在是一个只看结果的年代。
自2016年成功上市以来,2021年实现了44.8亿的营收,在民营企业里算是不错的存在了。不过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公司也到了这个规模除了业务上的事情以外,如何实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或许是其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崇达技术从200万注册资本开始经营,经过多次的增资扩大了经营规模,到现在拥有超过8亿元的注册资本。虽然说创业者和公司管理层不一定要精通财务知识,但多了解一些,有助于把事业经营得更好,销售非常重要,但也只是经营中的一个环节——实现价值交换,在之前你得创造价值出来与市场进行交换。
东印度公司一般指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1600年英国王室亲自成立的公司,在成立的时候特别设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的事,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
这个规则为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不过正式立法,正式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还要从1892年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开始。从此激活了投资和创业的热情,我们国家在1980年以后也引入了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也激活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关于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金和增资等方面,我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资金要多少?有限责任的公司老板为什么会“跑路”?为什么要增资?如何增资?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个大致的概念。
先说注册资金,不用验资的情况下是否缴得越多越好: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注册资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能因为面子搞太多。口袋里没几个钱却要来个注册资金2个亿,先不说如今信息这么发达,你没有实缴也没人会信你有这个实力;主要是潜在的风险太大,你搞2个亿的注册资金,你就需要承担2个亿的责任。
有时候会听到一些老板跑路的消息,多数涉及到3种情况:第一种,公司的治理不规范。老板与公司的资产没有严格区分开来,虽然公司名头是有限责任公司,但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公司性质,出现问题时就成了老板的无限责任。
第二种,公司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灰色地带,比如民间借贷。虽然钱或许是为了经营公司去借的,但却是以老板个人的名义去借的,出了问题当然老板脱不了关系。这里特别说一点,有些创业者喝了一些鸡汤,被洗了脑以后,为了拿资金签了个人的对赌或担保协议,也会造成个人的无限责任。
第三种,恶意性、有计划地跑路。挣钱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看着资金流水比较大,但减去成本,挣的钱没几个;或许见势不妙,这也会让部分人动歪念头,干脆直接卷款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