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贵哈哈腔传承人(刘贵哈哈腔老树绽新芳)

刘贵哈哈腔传承人(刘贵哈哈腔老树绽新芳)当年的刘贵哈哈腔,在庆云当地,堪与京剧、梆子齐名,属于“大戏”,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可谓家喻户晓,特别受老百姓的欢迎。事实上,刘贵哈哈腔不止闻名当地,更曾多次受邀到外地演出。东到东营,西至沧州的南皮县、东光县,北达天津,南到黄河岸边,这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曾留下刘贵村哈哈腔传人的身影。2名声在外:南下北上演大戏刘贵哈哈腔,因主要传承于徐园子乡刘贵村而得名。该村位于庆云县城东北方向17公里处,人口1300余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刘贵哈哈腔的乐器以二胡、四胡和月琴为主,属于板腔体的一种,包括文场和武场;演唱的时候,先说词,后拉乐器,非常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同时,刘贵哈哈腔的戏词寓意深刻,以文学与哲学性见长;而且,刘贵哈哈腔的喜剧风格十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老太太纳鞋底、挠痒痒这些动作,在刘贵哈哈腔里都能看到,幽默风趣,让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据传,刘贵哈哈腔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有姓名可考

夏至时节,悠长的马颊河两岸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最近一段时间,马颊河西岸的庆云县徐园子乡刘贵村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刘贵哈哈腔的传承人,王洪涛、王金田、王洪青等人农忙之余正在紧张地排练新戏。作为古老的传统剧种,刘贵哈哈腔迎来了传承发展的春天。

刘贵哈哈腔传承人(刘贵哈哈腔老树绽新芳)(1)

1清末盛名:一腔唱罢悦乡亲

哈哈腔,又称“呵呵腔”,是一种腔调高亢的地方剧种。该剧表演风格朴实、以唱见长,叙述性和说唱性较强。在流传过程中,受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和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的东、中、西三路,刘贵哈哈腔就属于东路的一支。

刘贵哈哈腔,因主要传承于徐园子乡刘贵村而得名。该村位于庆云县城东北方向17公里处,人口1300余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刘贵哈哈腔的乐器以二胡、四胡和月琴为主,属于板腔体的一种,包括文场和武场;演唱的时候,先说词,后拉乐器,非常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同时,刘贵哈哈腔的戏词寓意深刻,以文学与哲学性见长;而且,刘贵哈哈腔的喜剧风格十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老太太纳鞋底、挠痒痒这些动作,在刘贵哈哈腔里都能看到,幽默风趣,让乡亲们感到十分亲切。

据传,刘贵哈哈腔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有姓名可考的最早的一代艺人,盛名于清朝末年。王玉恒是刘贵哈哈腔的第一代传承人,他开了刘贵村村民传唱哈哈腔的先河;后来,王树茂、王荣阁等扛起了传承的大旗;到第三代传承人王任堂、王树魁与杨宝堂这代,刘贵哈哈腔发展至鼎盛时期;如今正在传承的王洪涛、王金田这代,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

刘贵哈哈腔传承人(刘贵哈哈腔老树绽新芳)(2)

2019年12月,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中)指导刘贵哈哈腔传承人《问礁》剧目动作

2名声在外:南下北上演大戏

当年的刘贵哈哈腔,在庆云当地,堪与京剧、梆子齐名,属于“大戏”,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可谓家喻户晓,特别受老百姓的欢迎。事实上,刘贵哈哈腔不止闻名当地,更曾多次受邀到外地演出。东到东营,西至沧州的南皮县、东光县,北达天津,南到黄河岸边,这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曾留下刘贵村哈哈腔传人的身影。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刘贵村不论男女老少,全员演唱哈哈腔,并培养了一大批专职演员。多年的演出经验,使得哈哈腔传人的技艺愈加精湛、唱腔清新独特,一批实力唱将脱颖而出,比如,“三槐”王任堂、“净面桃”、王怀玉、王树魁等。时至今日,关于他们的故事,依然在当地传颂。比如王树茂演唱的《武家坡》,老百姓百听不厌,只要他登台,就不停地要求其返场演出;再比如台柱子杨宝堂,因为带病表演,在演唱哈哈腔时,20多岁就累死在了戏台上……

然而,尽管刘贵村的哈哈腔传人们呕心沥血,依然抵挡不了历史的洪流。文革时期,刘贵哈哈腔这一地方剧种被禁止上台表演,村民被迫烧掉了戏服、剧照和配饰,这对土生土长的刘贵哈哈腔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刘贵哈哈腔传承人(刘贵哈哈腔老树绽新芳)(3)

2019年,刘贵哈哈腔下乡演出场景

3非遗传承:努力就有收获

在市场经济和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刘贵哈哈腔和其它传统剧种一样,曾经面临着演出市场萎缩、经费紧缺、后继乏人的困境,甚至到了断层与失传的危险境地。进入新时代,刘贵哈哈腔第四代传承人开始自发地组织演出,致力于复兴这个古老的剧种。

谈起过去的2019年,王洪涛等人喜上眉梢,他们说:这一年对于刘贵哈哈腔的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刘贵哈哈腔的传承与发展,庆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庆云县文化馆等部门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近年来,县里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演出,都创造机会让刘贵哈哈腔登台演出。不仅如此,2016年,庆云县把刘贵哈哈腔列入了第三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刘贵哈哈腔又被列入了第五批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传承刘贵哈哈腔,以王洪涛、王洪青、王金田等为代表的第四代传承人一直在努力。他们自筹资金购置服装、道具以及各种乐器,利用农闲时节及春节等节日,免费义务为乡亲们演出,在上级部门的协调和鼓励下,他们还和徐园子乡东安务中心小学沟通,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教授刘贵哈哈腔,力求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欢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地方剧种。

他们逐渐意识到,在新时代环境下要传承刘贵哈哈腔,大家单凭兴趣凑到一起演出的松散结合已经不适应了,因此必须建立起符合当前发展环境的新模式。

4创新路上:一步一个脚印

2019年6月8日,庆云县文旅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下文批复成立了庆云县刘贵哈哈腔剧团,剧团现有演职人员20余人。

2019年6月21日,王洪青、王洪涛、王金田等人以剧团为班底,又发起成立了庆云县刘贵哈哈腔演艺有限公司,并且获得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剧团以刘贵哈哈腔为主体,打造了许多节目,涉及小品、歌舞等诸多类别。

剧团和公司的成立,无疑确立了刘贵哈哈腔参与演出市场的身份主体,获得了能够自我造血的新机制。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满足新形势下人们的审美趣味,王洪涛等人在整理原有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先后创作了十余出新剧目,倡导文明新风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当年,庆云县刘贵哈哈腔演艺有限公司以雄厚的实力成功中标全县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的260余场演出,这对于提振剧团士气,传承这一古老剧种起到了重要作用。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认真准备,合理安排,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演出任务,凭借优秀的节目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好评。

2019年底,为了进一步提升刘贵哈哈腔的演艺水平,庆云县文旅局还把传承人王洪涛、王金田送到山东艺术学院,接受了为期40天专业学习。

展望未来,王洪青等人信心满满,他们坚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刘贵哈哈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德州新闻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