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擒拿鳌拜全过程(被十六岁康熙生擒)
康熙王朝擒拿鳌拜全过程(被十六岁康熙生擒)一旁的魏东亭怒喝一声:跪下!可面上却依旧沉着,弯腰拱手作揖道:皇上昨日驾临寒舍,老臣特来谢恩。刚进门,身后的太监就把大门给关了,鳌拜侧了侧头,明白今日这慈宁宫怕是有埋伏,却依旧笔直地朝内殿走去。当迈入第二道门后,身后的门应声关闭,他不由得攥起了拳头。进入内殿,孝庄太后未见到,只见康熙端坐正中,一众侍卫排列两侧,鳌拜朝两侧扫了一眼,均是陌生的面孔,他明白,康熙和他一样,要动手了。
鳌拜听闻孝庄太后生病,就带着一众侍卫前往慈宁宫,在门口却被太监给拦了下来
“中堂大人,太皇太后卧病在床,侍卫们不可入内”
鳌拜心想,凭借自己的身手,再加上侍卫们在门外把守,应该是出不了什么大事,况且宫内的侍卫都已经被自己控制,哪怕这慈宁宫是龙潭虎穴他也是要闯他一闯
于是对身后一众侍卫吩咐道 你们就在这里等候,自己只身入内。
刚进门,身后的太监就把大门给关了,鳌拜侧了侧头,明白今日这慈宁宫怕是有埋伏,却依旧笔直地朝内殿走去。
当迈入第二道门后,身后的门应声关闭,他不由得攥起了拳头。
进入内殿,孝庄太后未见到,只见康熙端坐正中,一众侍卫排列两侧,鳌拜朝两侧扫了一眼,均是陌生的面孔,他明白,康熙和他一样,要动手了。
可面上却依旧沉着,弯腰拱手作揖道:皇上昨日驾临寒舍,老臣特来谢恩。
一旁的魏东亭怒喝一声:跪下!
鳌拜冷笑一声说道:老臣跪了大半辈子了,今儿个,请皇上赐臣免跪!
康熙问道:你不问问太皇太后的病吗?
鳌拜笑着答道:孝庄太后无病,皇上倒是有一块心病,这病就是老臣。
康熙听闻,这是要撕破脸了,怒喝道:鳌拜,你欺君罔上、结党乱政,圈地害民,罪无可恕,朕屡次警告你,你却不思悔改,今日,朕要将你罢官夺职,交刑部审处,来呀,将乱贼鳌拜拿下。
一众侍卫顿时将鳌拜团团围住,这鳌拜倒是不慌,冷哼一声道:就凭你们几个毛头小子也想拿我?
众侍卫一拥而上却始终不是鳌拜敌手,鳌拜将官服一脱露出在内的贴身软甲,今日他早已做好万全准备。
一顿交手下来,侍卫们死的死伤的伤,鳌拜却愈发神勇,这大清第一勇士的名号果真名不虚传,躲在后边的康熙越发地焦急起来,这可是他精心挑选、寄予厚望的侍卫了。
此时鳌拜在击倒一名侍卫的同时,被侍卫一口血雾喷在了他的脸上,顿时视线受阻,两名侍卫抓住机会操起手中的长凳就朝鳌拜冲去。
这鳌拜也是神力,抬手间就将长凳击断,而始终在康熙身边的魏东亭此时抓住机会,一个飞踢从后方将鳌拜踢倒在地,众侍卫一拥而上终是制服了这奸贼!
至此,一代权臣鳌拜被年仅十六岁的康熙生擒!
话说这鳌拜本是顺治帝留给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掌管着兵部大权,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可自顺治帝退位后,年仅六岁的康熙登上皇位坐朝听政。
皇帝年少,这朝政大权自然就落在了四位辅政大臣手中,他们分别是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
资质最老的索尼年事已高,对朝政并未太多过问,一直是保持中立的那一方,遏必隆也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苏克沙哈与鳌拜倒是历来各自不对付。
康熙年少时对这大臣们把持朝政倒也无所谓,毕竟少不更事。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却老被几位辅政大臣把持着,康熙这心里也是和小猫挠似的,痒痒得很。
再加上这鳌拜的权势日益滔天,弹劾他结党营私、圈地乱政的人越来越多,可是他倒好,打着扩军建营的幌子,大肆圈地,这少年康熙对鳌拜的不满一天不如一天。
好在这苏克沙哈向来和鳌拜不和,暗中早已搜集了鳌拜的不少证据,准备联合群臣弹劾鳌拜。
苏克沙哈作为当年科举的主考官还特意将通篇文章狠批鳌拜的考生伍次友点为状元,并在大殿之上当众宣读了该文。
康熙一看,有人出面帮自己解决鳌拜这个心腹大患,自然是开心不已,更是私下拜伍次友为帝师。
可哪知鳌拜联合党羽倒打一耙,反倒是将苏克沙哈反驳得哑口无言,更是说他联合考生伍次友谋逆朝廷。
说到最后更是走上龙椅旁抓住康熙的手,要求下旨降罪苏克沙哈。
康熙自小养尊处优的,哪见过这阵仗啊,本认为可以借助苏克沙哈扳倒鳌拜的他此时已经慌了神,再加上手腕吃痛,更是惊恐不已,哪里还顾得上去想其他的什么。
立马按照鳌拜的意思将苏克沙哈打入大牢,自己则赶紧狼狈退朝。
好在孝庄太后出面才稳住鳌拜,康熙自此除掉鳌拜的决心日益加深,并暗中培养一批自己的死士用来除掉鳌拜。
可明面上却不得不讨好鳌拜,将苏克沙哈下狱之后便是处死了。
三位辅政大臣中鳌拜最大的对头倒了,鳌拜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他甚至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了皇宫之中,将康熙和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卫太监尽数换成了自己的人,康熙的一举一动都处于鳌拜的掌握之中。
作为太皇太后的孝庄当然看不得自己心爱的孙子被这么欺负,于是亲自出宫来到了首辅大臣索尼的家中看望“生病”的索尼。
说来也巧,这一直称病的索尼,看到孝庄太后来了之后这病就完全好了,不仅好了整个人都精神抖擞。
因为他明白,他家的机缘来了,但是他没想到这个机缘这么大。
孝庄看到索尼的孙女后,将自己心爱的项链送给了这个小姑娘,更是直接允诺将其立为皇后。
这索尼一听,当即跪倒在地谢恩,这回他索尼可算光宗耀祖了,而儿子索额图的路他也算是铺好了。
外有他这个当朝首辅,内有自己的孙女作为皇后,作为臣子的来说实在是天恩浩荡了。
这成了儿女亲家了当然就得有所表示,赫舍里成为皇后之后,索尼立马将康熙扶正,带领一众大臣上奏请求康熙亲政。
这康熙呢样子还是得做做的,三番四次的推阻,因为鳌拜一直没有上奏请求他亲政,他就是要看看这鳌拜的态度。
当鳌拜看着一众大臣都纷纷上奏之时,不得已只得跟着上奏,康熙这才顺理成章地开始亲政。
随着康熙亲政,这权利慢慢地都开始抓在自己手里了,但是军务一块却依旧是被鳌拜把守着,甚至可以说康熙的圣旨在军队中没有鳌拜的命令好使。
索尼本想帮着康熙扳倒鳌拜,可以天不遂人愿,索尼终究年事已高,一病不起了。
看着羽翼渐丰的康熙,鳌拜一群人也开始坐不住了,手下人开始撺掇着鳌拜造反,可这鳌拜思索良久始终下不定决心。
话说这天刚好是鳌拜的五十五岁寿辰,鳌拜与班布尔善还有几个心腹们正在商讨废立之事。
此时康熙却不请自来,将鳌拜等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赶忙问道康熙带了多少人?
属下答道,仅有魏东亭一人陪同。
一旁的班布尔善一听,说道此刻是天赐良机啊!
鳌拜却说康熙前来肯定有所防备,再说他也不愿康熙死在自己的府上,背上千古骂名。
班布尔善见鳌拜决心未定,不觉得摇了摇头。
于是鳌拜赶忙称病躺在床上。
康熙见到鳌拜,赐座之后,一番话令本就犹豫不已的鳌拜更加纠结了
康熙说道:听说你称病谢绝做寿,简朴从事,朕冒冒失失就来了,你不让大臣们给你做寿,朕就给你拜个寿。
赐座之后,康熙接着说道:鳌拜,朕看了宫藏的档案,你是爱新觉罗氏的恩人啊,你在战场上救过先皇的命,自己却身负重伤。入关的时候,剿灭明兵,平定反叛,朕看了拍案叫绝啊。跟你说句知心话,朕是坐在你们这些人的功劳簿上才当上了皇上。
鳌拜深吸一口气答道:皇上知道这些,老臣欣慰之至
康熙继续说;你三十岁寿辰时,太宗皇太极为你在军中做寿,四十岁寿辰时,顺治先皇为你在乾清宫做寿,今儿个你五十五岁寿辰,却称病拒寿,朕不想看你受委屈,怎么地也得来给你拜个寿哇,朕还要送你一份寿礼,授你为首辅大臣,加封为一等功,世袭罔替。
这鳌拜听完,竟是有些哽咽,赶忙跪下谢恩,大声高呼皇上。
康熙走后,鳌拜对谋臣班布尔善说道:这孩子说到我的伤心处了,老夫受爱新觉罗氏厚恩,思来想去,废立之事还是罢了吧,老夫做了一辈子忠臣,现已黄泉路近了,不想再背上个千古骂名。
可是转背就又被众谋臣撺掇着造反了,并下定决心废掉康熙,自己当皇帝,秘密调遣军队在京城附近把守,安排一批侍卫入宫准备在上朝时当众质问康熙,以侍卫控制文武百官,当朝废掉康熙,自己来坐上这皇位。
可惜,第二天康熙却并未如约上朝,转背去了慈宁宫,号称孝庄太后生病,着鳌拜前去探病。
这鳌拜也是有恃无恐,想着自己已经部署周全,殊不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而且门外的侍卫还被九门提督吴六一尽数斩杀。
自己最信任的某称班布尔善还密谋造反,自己当皇帝,当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鳌拜连同班布尔善等三人被五花大绑带上了大殿,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扫视了一眼下方众臣,说道:遏必隆在吗?
遏必隆上前答道:臣在。
“遏必隆,你不是想在朕和鳌拜之间保持中立吗?这次朕依旧让你保持中立,朕令你依律审理鳌拜案,务必公正持中”
遏必隆听闻此言,颤颤巍巍地答道:遵旨。迈着发虚的脚步赶忙后退。
康熙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不禁高兴,问到陈廷敬:廷敬啊,今天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见你言语一声啊?
这陈廷敬满脸笑意,心想皇上这是给表现的机会啊,那还不得赶紧麻溜的顺杆往上爬
笑盈盈地答道:皇上英明果断,除掉祸根,正是满朝文武期盼已久的事,也是咱大清的洪福,臣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被五花大绑押跪在地的鳌拜此时再也忍受不住了,康熙这是借别人的口在羞辱他啊
于是冲着康熙就大喊:康熙,快快杀了我,老夫宁死不愿受辱!
康熙冷哼一声,拍案而起,说道:康熙八年三月初七深夜,你与班布尔善等六人密谋篡逆,当时你们每人掌中写有一策,那五只巴掌写的都是废字,唯独你的掌心写的是“隐”字,就冲这一点,朕不杀你。
随后鳌拜等众人就被押解进了大牢。
结语
纵横天下,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鳌拜一生杀敌无数,也算是有万夫之勇,却为何会败在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手上呢?
一、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纵观全剧来看,其实鳌拜一直是被身边的众谋士给撺掇着来造反,其中尤以谋臣班布尔善为主,一直在被这些人给牵着走,包括举事的部署都是由班布尔善来安排,最后带领宫廷侍卫的也是他。鳌拜作为满清第一勇士,上阵杀敌,冲锋在前自然不在话下,哪怕是老了,康熙身边的几个身强体壮的侍卫依旧不是他的对手,若不是被车轮战加上背后偷袭,结局怎么样还真说不定。可是说到谋略上,显然却并不如他的武艺,更多的是依赖自己身边的一群谋士。在扳倒苏克沙哈时,更是对康熙直接上手了,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可以说在其他人看来这简直是造反之心昭然若揭!
二、忠心尚有,狠心不够。从康熙对鳌拜的拜寿话语来看,鳌拜可以说是为大清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历任皇帝都对其十分敬重,顺治帝更是将其作为儿子的辅政大臣,也算是对其能力和忠心的认可。众人谋逆,其他人都想的是废,唯有他想着隐,在康熙为其拜寿并授予首辅大臣之后,他更是感激皇恩,心念旧情而哽咽。作为大臣忠心耿耿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作为一个想争夺皇位的人,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反倒成了致命的弱点,与康熙相比,鳌拜的心肠可是软了不少。可以说,如果鳌拜心肠狠一点,拜寿那天康熙可能就走不出鳌拜府的大门了。
三、信任过多,城府过浅。拿对手康熙与鳌拜相比,十六岁康熙的城府可以说比鳌拜深得多,康熙虽说疑人不用,但是用人却疑,哪怕是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魏东亭他也是派人潜入魏府作为内应紧紧盯着,当自己的身家性命和皇位受到威胁时,康熙可以说是谁都不信。他给了掌管京城守卫的九门提督吴六一极大的权利,可以节制京城的一切兵马,还不必上报,可以说将整个皇宫的安危交付在他身上,有这份信任的同时又给了魏东亭一把宝剑,只要吴六一有不臣之心可以将其就地正法,可以说环环相扣,城府极深。反观鳌拜,对自己的谋臣听之任之,对自己的手下圈地更是置若罔闻,始终对自己的手下深信不疑,并没有什么后招来防着。可以说就算鳌拜打败侍卫,按照他预定的方案来做的话,最后的皇位也可能是被班布尔善所窃取,而他也只是班布尔善建功立业或是登上皇位的垫脚石。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不易,禁止搬运,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吧!
我是岑青,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