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仁昆曲现场版(蔡正仁专访昆韵正红)
蔡正仁昆曲现场版(蔡正仁专访昆韵正红)“我问我父亲,昆曲是不是跟京剧一样也是穿龙袍的?跟京剧一样,穿龙袍的。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我说那我也要去考。”从吴江震泽来到上海,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珍贵,蔡正仁的幸福感难以形容,只是,艺术道路的前几年,他却走得惊心动魄。“我嘀咕了半天,我说老师,领导要我“攻尖端”,要向老师学最拿手的戏、最难学的戏。”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的蔡正仁从小就爱看戏,但因贪玩致使他考学落榜。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一则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就这样,蔡正仁充满戏剧性的一生拉开了序幕。“唐明皇就不一样了,他要出来,一亮相,我还戴一个髯口,气派很大。”在众多优秀的昆曲传统戏当中,《太白醉写》是非常特别的,完全以表演、念白和各种各样的笑声贯穿其中,难度极高。俞振飞曾提到,《太白醉写》有“三不能演”。直到四十岁那年,他才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了一次。蔡正仁《太白醉写》面对如此一出难啃的大官生戏,年仅十八岁,连酒都没沾过的蔡正仁
白先勇赞叹他是“活着的唐明皇”;昆曲观众戏称他为“蔡明皇”;年轻的戏迷们则给他献上了“蔡萌萌”的昵称。不管你对“百剧之师”的昆曲是爱还是不爱,蔡正仁的昆曲艺术它都在那里,传承经典,难以超越。蔡正仁12岁开始学习昆曲,师承俞振飞和沈传芷等昆曲名家,攻小生,尤其擅长官生戏。素有“小俞振飞”美誉的蔡正仁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与气质?敬请收看本期《可凡倾听》蔡正仁专访。
《长生殿》让白先勇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场奇妙之旅,也正是这场精彩的演出,让蔡正仁和白先勇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白先勇眼中《长生殿》里的“唐明皇”非蔡正仁莫属。2010年,《长生殿》精华版获文华大奖,蔡正仁凭借“唐明皇”一角获得中国戏剧表演最高荣誉、首次单独评选的“文华表演奖”。
蔡正仁在《长生殿》中饰演唐明皇
在“天生唐明皇”的美誉下,谁能体会到蔡正仁在这个角色身上所付出的所有苦功?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获取唐明皇的气质,几十年如一日地揣摩帝王的内心世界。
“唐明皇就不一样了,他要出来,一亮相,我还戴一个髯口,气派很大。”在众多优秀的昆曲传统戏当中,《太白醉写》是非常特别的,完全以表演、念白和各种各样的笑声贯穿其中,难度极高。俞振飞曾提到,《太白醉写》有“三不能演”。直到四十岁那年,他才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演了一次。
蔡正仁《太白醉写》
面对如此一出难啃的大官生戏,年仅十八岁,连酒都没沾过的蔡正仁究竟哪里来的勇气向俞老师讨学呢?
“我嘀咕了半天,我说老师,领导要我“攻尖端”,要向老师学最拿手的戏、最难学的戏。”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的蔡正仁从小就爱看戏,但因贪玩致使他考学落榜。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一则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父亲的注意,就这样,蔡正仁充满戏剧性的一生拉开了序幕。
“我问我父亲,昆曲是不是跟京剧一样也是穿龙袍的?跟京剧一样,穿龙袍的。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我说那我也要去考。”从吴江震泽来到上海,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珍贵,蔡正仁的幸福感难以形容,只是,艺术道路的前几年,他却走得惊心动魄。
“他们知道许仙要唱了,我就一张开,没有声音。下面就乐,乐得整个《断桥》基本上被他们乐坏了,”在戏曲界,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往往显得复杂和微妙。回首学艺道路,蔡正仁感叹自己三生有幸。他学小生行当,既得沈传芷老师的启蒙指导,又获俞振飞大师的细心教诲。两位老师互相尊重,“俞家唱,沈家做”都在蔡正仁的身上得到传承。
俞振飞和沈传芷给蔡正仁和华文漪说戏
“转益多师与古同,总持风雅有春工。兰骚蕙些千秋业,只在承先启后中。”这是一代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为爱徒蔡正仁所题写的诗句。
当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时候,蔡正仁觉得自己没有愧对老师的遗愿。如今,他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从“昆三班”到“昆五班”,教导了三代小生。
2007年,蔡正仁卸任上海昆剧团团长,退休后他似乎更忙了,天南地北地跑,教学、排戏、演出、讲座,依然纵横驰骋在昆曲的世界中。
蔡正仁为年轻演员指导排戏
从“蔡明皇”到“蔡萌萌”,六十多年如一日,蔡正仁的曲艺人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本好戏,一段传奇。昆韵正红,曲暖仁心。更多精彩故事,请收看本周六周日晚《可凡倾听》蔡正仁专访。
—完—
本文由SMG艺术人文发展基金会旗下自媒体“三生”发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三生”sensearts
每天[三]分钟,艺术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