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机长 见证了民航的发展(告别传承和致敬)
退休机长 见证了民航的发展(告别传承和致敬)执行任务的几个月里,王玉宝机组随时保持一等战备状态,闻令而动,作为直升机的“眼睛”,无差错保障了直升机指挥联络通畅,为救援任务提供了坚实后盾。当时,汶川地区气象条件复杂,灾区缺少地面指挥引导,直升机救援困难重重。王玉宝机组驾驶的运输机担负起了指挥通信机的重任,为救援直升机提供通讯信号。西南某机场,停机坪中央大屏幕的色彩显得分外鲜艳。屏幕左右两侧,该团两架新老机型飞机静静矗立,就像笔直站立在主席台下的新老飞行员,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大屏幕上,正播放着纪念该团组建以来辉煌历史的视频短片,那些栉风沐雨的过往在官兵的眼前一幕幕闪过,勾起了大家的深切回忆。该团官兵在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中,渐渐领悟出:运输机部队运的是国运,当以四海为家。党的方向指引哪里、部队的根就扎到哪里,急难险重的任务安排到哪里,人民子弟兵就出现在哪里。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驻蓉部队是抗震救灾的“第一梯队”,时任飞行
纪念,为普通的日子赋予特殊的意义,将峥嵘岁月的记忆唤醒;传承,给战斗的队伍注入不息的生命,把高飞远航的信念传递。
近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仪式:该团郑奎亮、王玉宝两名飞行员服役期满,将在该团组建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时间告别蓝天。
一心一意为党飞
西南某机场,停机坪中央大屏幕的色彩显得分外鲜艳。屏幕左右两侧,该团两架新老机型飞机静静矗立,就像笔直站立在主席台下的新老飞行员,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大屏幕上,正播放着纪念该团组建以来辉煌历史的视频短片,那些栉风沐雨的过往在官兵的眼前一幕幕闪过,勾起了大家的深切回忆。该团官兵在转战南北的艰苦岁月中,渐渐领悟出:运输机部队运的是国运,当以四海为家。党的方向指引哪里、部队的根就扎到哪里,急难险重的任务安排到哪里,人民子弟兵就出现在哪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驻蓉部队是抗震救灾的“第一梯队”,时任飞行大队大队长的王玉宝临危受命,第一时间奔赴救灾现场。
当时,汶川地区气象条件复杂,灾区缺少地面指挥引导,直升机救援困难重重。王玉宝机组驾驶的运输机担负起了指挥通信机的重任,为救援直升机提供通讯信号。
执行任务的几个月里,王玉宝机组随时保持一等战备状态,闻令而动,作为直升机的“眼睛”,无差错保障了直升机指挥联络通畅,为救援任务提供了坚实后盾。
这些年,驻地在变、装备在变、人员在变,该团“一心一意为党飞”的初心始终没变,老飞们把最美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人民空军,把飞行事业当作一生的价值追求。
郑奎亮原本是小型运输机教员,飞行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郑教员”。2010年,部队换装新型运输机,是继续当老机型的“教员”,还是当新机型的“学员”,郑奎亮面临选择。组织希望他能够带头改装,率先形成战斗力。
郑奎亮选择了当回学员,一有时间就向新机教员请教、抓着徒弟交流新机操纵特点和技术要领。凭借刻苦学习和不懂就问的精神,老郑成为该团改装最快的机长。
一机一人扛红旗
江河滔滔东流去,千帆竞发奋向前。
运输机飞行员的飞行包里装的是航路图,是任务书,当郑奎亮、王玉宝两位老机长把飞行包郑重地传递到年轻飞行员手中的那一刻,传递的不仅是对后辈殷切的期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那年盛夏,上级突然把某型运输机高高原验证试飞任务交给了该团,面对该机型高高原飞行的历史空白,距离退休只差一年的老郑,毅然主动请缨,将别人望而却步的任务扛在了自己肩上。
“你都56岁了,就不要去冒这个风险了。”“我是团里飞行时间最长的教官,我不上谁上。”老郑深知,高高原是他飞行航线的最后一块“拼图”,在云深处向蓝天告别,在天之涯趟出一条“空中运输线”,他义不容辞。
新机型飞赴高高原没有任何历史数据资料,尽管老郑已将兄弟单位相关飞行的数据学了一遍又一遍,但不同机型的飞机性能存在差异,上了高高原,在陌生气象条件下飞行是什么情况仍是个“未知数”。为将风险降到最低,老郑每天抓着工厂师傅不放,了解飞机改装后的参数性能,并带领机组制定详细的特情处置方案。
极限飞行还要有过硬的身板。“把一切‘武装到牙齿’是飞行准备标准,也是唯一标准。”为了适应高高原条件下飞行,老郑每天坚持跑步、蹬自行车,半百之年的他对自己要求最是苛刻。
那年金秋,老郑开始高高原飞行之旅。“天气并不友好,空中结冰严重!” 副驾驶杨天龙回忆,当时飞机遭遇结冰特情,危机关头机组把目光投向了老郑。
“打开加温,申请上高度。”飞机加力冲出“冰云”后,飞行性能也达到极限。老郑接着命令:“加油门额定。”但发现根本维持不了空速,“计时,起飞推力!”老郑当机立断,连续三次调整后,飞机终于脱离了结冰区。
然而,此次飞行最大的考验,不仅是处理结冰等特情,还有着陆。“左转下降,沿着山谷飞。”老郑清楚,要在山谷间穿行一段截获跑道的盲降,这是真正的“腊子口”。“左转,坡度15。”“增大点坡度,保持好高度。”在老郑精确指挥下,飞机从山谷中穿出,准确地进近落地、一气呵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他们的逆袭攻略。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航空兵人坚韧朴实的低调风格不会变,战斗血性必将愈加高调,该团的每名战斗员都忠实履行着“一机一人扛红旗”的誓言。
一团一家同甘苦
两套深蓝色的飞行服,袖口处同样磨得发光——这是岁月在两位老飞身上留下甘苦与共的纪念。今天,两位老飞把陪伴多年的飞行服郑重地签上名字、留给单位——这是他们给予战友们的珍贵记忆。
“听党话,跟党走”,简单的六个字背后,是该团官兵一次次在“小家”与“大家”间的艰难抉择,是军嫂们一次次在“守望”与“理解”中的默默奉献。
经历数次搬家的郑奎亮对此深有体会:“我来单位时早就成家了,看到好多小伙子刚在驻地安了家,单位就又要搬,两地分居的辛苦我是懂的。可大家说走就走,没有一个犹豫的。”
2015年6月,老郑的妻子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伤口不大却一直出血,怎么也愈合不了,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她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血小板含量远低于正常指标,病情十分危险。
当时,老郑在天上飞,儿子郑超同样身穿空军蓝战斗在飞行事业一线。为了不影响爷俩的工作,妻子一度对他俩隐瞒病情,独自踏上了求医之路,直到病情恶化、需要手术,瞒不住了才告诉爷俩。
得知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老郑和儿子急忙赶到医院。手术持续了10多个小时,一家人在手术室门外焦急地等候,那一刻,老郑长期以来积蓄的愧疚终于爆发了。
郑超回忆,“从小,父亲给我的印象都是刚强严厉,可那天在手术室门口,父亲和外公相拥而泣,我第一次见他哭得那么伤心。”
“为什么不早点和我说?”面对老郑的“责备”,妻子的回答让老郑久久说不出话:“跟你说了,你也陪不了我,你安安心心飞行,平平安安回来,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经常“教育”丈夫落地第一时间报平安、每天掌握他的“航班动态”、不断适应他的作息时间……这是所有飞行员家属的真实生活,老郑也不例外。
部队长期独立驻防,老中青三代人融合成一家人,人人以团为家、为团担当。男人们在岗位上同甘共苦,家属们像汉子一样撑起一片天、以苦为乐。该团构筑起的最暖战友圈、硬核家属群,无论身在何处,“一起扛过事”的战友兄弟永远是“一团一家同甘苦”的一家人。
一生一世爱空军
当停飞命令宣读完毕,王教员的眼中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第一次驾机升空的激动,到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时我就知道,我这辈子怎么飞都飞不够。”老王深深地凝望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老战友”,“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命令宣读那一刻,才感到自己真的要和蓝天说再见了。”
驾驶舱里,老王握着舵杆的手迟迟不愿松开,注视着仪表盘的视线逐渐失焦。
“从前多看两眼飞机是为了飞行安全,越看越安心。今天,最后一次看看它了,越看越担心以后会记不清它的样子。”
2018年冬,王玉宝教官最后一次进行本场飞行。和往常一样,老王带领新飞们进行了技术研究,训练进展得很顺利。飞行讲评时,老王习惯性地对新飞容易“错忘漏”的问题又反复提醒了几遍后才让大家解散。听到解散的口令,新飞们仍然静静地站在原地。“我停飞,你们又不停,赶紧回去休息,别影响了明天的飞行。”老王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王玉宝热爱飞行,达到最高服役年限的前一周仍奋斗在任务和教学一线,他那“以严闻名”的教学法摔打出了一茬茬不怕苦、不怕死的铁血后生。
只有经历过王教员带教的新飞,才知道他“可怕”的一面。从飞机起动到停车,老王的提醒就没停过 “不要一直盯着跑道!看仪表!”“手放在哪里?规定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王教员“机关枪式”的连环打击,常让犯错的新飞汗流浃背。但下了飞机,王教员就又恢复了和蔼的模样,细致地帮助新飞分析总结飞行中出现的问题。
服役期满的郑奎亮,虽然已经离开了跑道,但心却从未离开过熟悉的空域,飞行日看着兄弟们顺利收飞,他才能踏实入睡。
两位老机长把一辈子的情和义、忠和胆都奉献给了蓝天。运输机航时长、飞行寿命长,空军蓝穿一辈子、空军情揣一辈子。一代代机长们是航空兵部队建设发展的“承重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一生一世爱空军”。
现如今,他们带教的飞行员已经成长为部队转型跨越的“主战梯队”。航路仍然在一代代飞行员手中接力,运输国运兴旺的使命担当在运输团人中传承,也将继续向着建设一流战略投送部队的目标冲锋。
文 字 | 尉海航、罗环、曾家齐
照 片 | 王玉娟、方剑国、欧阳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