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且说太子那边急于张罗着回国做楚王,公子子兰也没闲着,直奔秦国,因其妻是秦公主,急于与太后套近乎,请秦王和太后帮他当上楚王,全然没有责备秦国扣押其父王的意思,根本不提请放楚王回国的事。这下轮到太后和秦王傻了,天下竟有这等事,求仇人帮自己当王,好,答应!然后子兰又跑到老楚王那里,大骂太子不忠不孝,趁父王不在篡位,请楚王把王位转承给自己。你看,哥不好,我好!昭阳到了齐国,见到齐国国君,说老楚王死了,请求接太子芈横回楚国即位,本想理由充分,齐王也快答应了。可偏编遇到燕国在齐国作间者的苏秦。要知苏秦为了搞垮齐国,正苦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这不,机会来了,岂能放过。立马把齐王拉到一边说,王上啊,楚太子急于回去即位,咱也不能一点好处不得,让他割让淮北二百里地给齐国,他不得不答应,淮北之地可是宝地呀,机会难得呀!齐王一听,对,竹杠不敲白不敲。楚太子一听不高兴了,妈妈的,这不是敲竹杠吗?苏秦又把芈横拉到一边,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1)

话说战国时秦昭襄王赢稷刚刚即位不久,因太后芈月是楚人,又是太后与其兄穰侯魏冉把持朝政,丞相之位非魏冉莫属,可年轻的秦王却不愿受太后与魏冉所制,想请当时名噪一时的齐国丞相,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为相,派人密约孟尝君。因此时秦楚又和盟,而楚齐又是敌国,如直接辞齐而侍秦,则恐遭世人唾弃。于是开出条件,如秦绝楚而盟齐,则愿往秦国。因楚国人非常高傲,甚至有楚太子打死奏大夫之事,昭襄王早就不满。为了打压楚国器张之势,也顺便警告一下太后和两位国舅,年轻气盛的昭襄王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楚国绝交。可怎么能与楚国绝交呢?于是想出一个法子,给楚王写了一封非常诚垦的信,请楚王至武关会盟。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2)

按理说,秦国与楚国自秦惠文王时就一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刚刚还因楚太子打死秦大夫一事打了一仗,斩杀楚军两万,因对秦有所警惕。楚国三闾大夫芈原(即屈原)力阻楚怀王赴约,可楚怀王认为自己与太后原本交情甚好,又刚刚把叶阳公主嫁与秦王为后,自己是他老丈人,再加上赢稷年纪尚轻,断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利于他,硬是要前往。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3)

当老楚王乐颠颠地来到武关,刚进城门,哗地一下,大门紧关,士兵把车驾团团围住。秦将白起宣昭,令楚王以藩王之礼于章台觐见秦王。按礼,一个楚王,一个秦王,本是平级。但老楚王按资格与赢稷父亲同朝,按辈分讲是叶阳公主父王,是他老丈人,现在竟要人家以藩王之礼觐见,这也太不作调了!把个楚怀正气的哟,差点把他祖宗八代都骂出来,小免崽子,王八蛋什么的,反正能骂得出口的都骂来了。秦王本来理亏呀,再说又是老丈人,骂就骂两句呗,笑嘻嘻地把楚怀王“请”到章台,好酒好肉招待着。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4)

要说这楚怀王也必竟是一代雄主,既来了,该吃吃,该喝喝,等秦王找他出牌。让楚王做梦都想不到的是秦王开出的条件竟是要楚怀王割让鄢郢之地,鄢郢乃楚人新旧国都,人家命根子,岂能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就割让的?老楚王哭笑不得,直骂太后养了个活宝。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5)

事情传到太后耳里了,太后也觉得儿子做得太不颠倒了,赶紧跑去跟老楚王叙叙旧,拉拉家长,赔赔不是。什么秦王年幼不懂事,请老哥哥,老亲家,看在我的面子和叶阳公主的份上消消气。然后,咱们对外宣布两国签订盟好条约,搞得隆重一点。可老楚王不干啦,白白的把我骗来,受到如此羞辱,说完事就完事啦,那不行,得补偿点什么。这样吧,把咸阳,栋阳之地割让给楚国!得咧!又是个要人命根子的,太后岂能答应,既来了,你不想回去就不回去,看谁熬得过谁。一面好吃好喝地待候着,一边严加看管,对外说楚王在秦国旅游,都忘记回去了。可偏偏出了岔子,夜里让楚怀王的随从逃了两个回去。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6)

消息传到楚国朝堂,立马炸锅。当时有三种意见:一种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主战派,主张立即派兵攻秦,再向外求援,让秦国迫手压力放回楚王,一种是公子子兰和上大夫子戎为代表,认为国不可一日无昏,应拥子兰为国君。-可太子的师傅,太傅慎子和上柱国昭阳认为,应当接回在齐国作人质的太子芈横回来当国君才理当言顺。反正,除了屈原外,两股势力各打算盘。可要接回太子当国君,而老楚王还没死,理由不充分又丢人,干脆就派太傅到齐国说楚王死了,这理由好,就这么定了。

于是,太傅慎子和公子子兰都出国了,但不是一个路线,一个奔齐国,一个奔秦国。

昭阳到了齐国,见到齐国国君,说老楚王死了,请求接太子芈横回楚国即位,本想理由充分,齐王也快答应了。可偏编遇到燕国在齐国作间者的苏秦。要知苏秦为了搞垮齐国,正苦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这不,机会来了,岂能放过。立马把齐王拉到一边说,王上啊,楚太子急于回去即位,咱也不能一点好处不得,让他割让淮北二百里地给齐国,他不得不答应,淮北之地可是宝地呀,机会难得呀!齐王一听,对,竹杠不敲白不敲。楚太子一听不高兴了,妈妈的,这不是敲竹杠吗?苏秦又把芈横拉到一边,因为苏秦早就通过秦国间者韩摄知道老楚王还活得好好的,所以有底气对他说,太子呀,你傻呀,你都快当王上啦,还在乎这点地盘吗?假如齐王扣你不放,想当王的可不止你一个,到时黄花菜都凉啦,假如你当不了王,这点地跟你有何关系?只要你答应,签了约,到时当了楚王,大印一盖就完事了,马上派人护送你回国。太子一听,有道理呀,再说,到时盖不盖印全由我做主,先答应再说。苏秦那个乐哟,老子要的就是这结果。

且说太子那边急于张罗着回国做楚王,公子子兰也没闲着,直奔秦国,因其妻是秦公主,急于与太后套近乎,请秦王和太后帮他当上楚王,全然没有责备秦国扣押其父王的意思,根本不提请放楚王回国的事。这下轮到太后和秦王傻了,天下竟有这等事,求仇人帮自己当王,好,答应!然后子兰又跑到老楚王那里,大骂太子不忠不孝,趁父王不在篡位,请楚王把王位转承给自己。你看,哥不好,我好!

楚怀王就是楚怀王,听到太子要回国当王的消息后,一点不生气,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只要有王,楚国就不会乱。至于子兰,王位与你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太子。子兰气得鼻子都歪了,你个老不死的!赶忙去找太后和秦王,太后急忙派兵护送子兰回楚国,拥他当王,可等到楚国都城,完了,晚了!太子已经登基了!怎么办?凉拌!只好去恭贺新王登基,算你转得快!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7)

楚太子芈横楚王是当上啦,可随后麻烦事也来啦,讨债的来啦,人家齐国来要淮北之地来了。怎么办,给,太憋屈,不给,又失信于人。公子子兰认为不给,求援于秦,(这哥们真把秦国当娘家了,全忘了老子还扣在人家那里),太傅一方认为还是信守诺言,上大夫一方则认为先交地,再派兵夺回,交给你是我诚信,夺回来是我本事。还是上柱国昭阳有主见,认为三个意见都用,一方面派慎子去交地,一方面派兵跟进,一方面派子兰公子求秦。子兰到秦国向太后和秦王说明来意,太后和秦王感到又好气又好笑,明明祸是秦国惹的,却又向秦国求援,仿佛跟秦毫无关系。但细想还真得去援助,因淮北之地在秦的眼皮底下,如被本己强大的齐国占去相当于直接打通了齐秦,卧塌之下岂能容他人鼾睡?直好派兵去援。齐国一看,为了这点地,犯不作冒与秦楚联军开战。既然你楚国玩阴的,就不怪我玩狠的,与楚国断交,与秦国盟好,这也达到秦王的目的,请春申君薛公田文来秦了。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8)

话说老楚王知道太子芈横做了新楚王,反倒安下心来不走了,你不是把我骗来的吗?好,我不回去了,象根刺刺在你身上,反正你也不敢杀我落下骂名,真是哄也哄不走,骂也骂不走。太后和秦王一看,呵!赖上啦!吃点喝点不在乎,可万一死在秦国那麻烦可就大了。于是心生一计,不是有王后叶阳公主吗?只能靠她了,对王后如此这般一说。唉,真是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心是婆家的了。叶阳公主见了楚王一面哭着说父王受苦了,一面说楚王芈横病危。这老楚王做楚也想不到女儿会骗到自己头上,一听就急眼了,说什么也要回去看看芈横。可叶阳公主说太后和王上怕您回去后说他们坏话,肯定不会放您回去,还是让我偷偷放您回去吧,只要出了武关,楚国定会派人来接您。楚王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了。于是,公主交待侍候他的老宦官一路上好生侍候,多给他些钱。要说事情有时还真的不能装得太象,这老宦官怕引人注意,弄了一驾破马车偷偷溜出城去。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9)

楚国那边听说老楚王要回来,屈原自告奋勇要亲自带人去接。可楚王芈横心里打鼓了,要是老楚王回来怪罪怎么办?于是故意支走芈原,派人到城门阻止老楚王进城。可怜老楚王出了武关见没人来接,思儿心切,一路剩着破车颠到郢都城下,老宦官让守城士兵开门说太上皇回来了。士兵说,哪有太上皇剩这破车的,赶急滚,否则治罪。老楚王心想,坏了,肯定朝中发生变故了,赶紧到赵国去。一路颠簸到了邯郸,可守门士兵硬是不让进,楚王拿出和氏璧让士兵交给赵国赵主父,赵国李兑识货呀,赶忙出来偷偷一看,老楚王又老又经连日奔波己病得不轻,一怕赵国得罪秦国,二怕死在赵国,吩咐士兵留他一宿,给他点吃的,打发走了事。老楚王只好投奔魏国,而此时田文正在魏国主持韩魏齐三国商议找一借口伐秦,见老楚王快死了,赶紧让人把他送往秦国,只要老楚王一死,就有借口攻秦。可怜老楚王拖着老骨头历经辛苦,转了一大圈又回到秦国。太后一听大惊,万万没想到会成这样结果,赶到时楚王己不行了,不久就咽气了,不禁悲从中来,让王子们以君父之礼把老楚王灵杦送回楚国。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10)

楚怀王不幸遭遇虽有戏剧性和悲剧性,但充分说明,一个国家没有骨气,沒有狼性,不够强大,注定沒有别的国家愿多瞧你一眼,尊重你,注定要承受屈辱和挨打。而我中国人民一九五0年虽国家很穷,武器落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毅然敢于亮剑,打出了骨气,傲气,打出国威,赢得对手的尊重,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从此以后,再沒有哪个国家敢凭借船坚炮厉欺侮到中国国土。

楚怀王蒙眼(楚怀王赴秦蒙难记)(11)

本文图片来自影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