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然而,尽管你还是可以感受到双11的预热和造势氛围,但那种"火药味"没有往年那么猛烈了,最典型的应该是京东和天猫的广告大战,这可能是你没有那种"铺天盖地"的裹挟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伏击战"的消失。而且相关人士提到,今年双11投在站内(电商平台)和站外的广告预算较往年多了一倍。据数据显示,仅国贸站,天猫就买下了三大片区:换乘通道南墙墙贴、一号线去往十号线的通道及上下扶梯、十号线站厅东区双侧墙贴广告位;洋码头买下了十号线站厅西区双侧墙贴广告位;蘑菇街买下了十号线国贸两侧站厅连接南通道墙贴广告位;爱奇艺买下了十号线两侧站台连接南通道,以及去往双井方向的西侧站台墙贴广告位;京东则买了12封连桩灯箱。国贸站。这是一个从广告价值来看,被定义为S级别的车站,也就是地铁广告资源里面的最高级别站点,日均客流量在54.9万人。如果按照北京通成公开的刊例价来计算,四周的时间,这些广告价值856.8万人民币。

"双11"已进入第八个年头,从最早的"买买买",到如今的"买点好的",从单纯的价格战,到如今的"拼技术,比体验"。而在今年,不同的电商对"双11"又都有了不同的定位和期待,广告依然都在,只是变得比较"安静"了。

虽然还是很难躲开各种"双11"广告,不过你会不会觉得,今年的广告没那么热闹了?

今年双11广告投放是不是减少了?

而从投放量来看,结果刚好相反。从数字来看,仍旧是增长,而且时间在提前。就北京的地铁来说,几乎每一站地铁都有天猫和京东的灯箱连桩。他们拥有北京75%的地铁广告资源。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1)

据数据显示,仅国贸站天猫就买下了三大片区:换乘通道南墙墙贴、一号线去往十号线的通道及上下扶梯、十号线站厅东区双侧墙贴广告位;洋码头买下了十号线站厅西区双侧墙贴广告位;蘑菇街买下了十号线国贸两侧站厅连接南通道墙贴广告位;爱奇艺买下了十号线两侧站台连接南通道,以及去往双井方向的西侧站台墙贴广告位;京东则买了12封连桩灯箱。

国贸站。这是一个从广告价值来看,被定义为S级别的车站,也就是地铁广告资源里面的最高级别站点,日均客流量在54.9万人。如果按照北京通成公开的刊例价来计算,四周的时间,这些广告价值856.8万人民币。即便考虑到折扣,价格也不菲。

据某家负责楼宇广告屏幕的传媒公司透露表示,"双11档期非常满,从11月开始的广告旺季会持续到年底。"

而且相关人士提到,今年双11投在站内(电商平台)和站外的广告预算较往年多了一倍。

然而,尽管你还是可以感受到双11的预热和造势氛围,但那种"火药味"没有往年那么猛烈了,最典型的应该是京东和天猫的广告大战,这可能是你没有那种"铺天盖地"的裹挟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伏击战"的消失。

在天猫、京东斗得最激烈的2013年到2015年,你常常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图片:一条地铁过道,左边一排天猫,右边一排京东。但如果现在你走遍北京国贸站,会发现天猫、京东广告位基本都不挨在一起。最近的影院广告,也很少看到两者一前一后的情况了。

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双11购物狂欢已经进行到第8年的时候,"不打伏击战"似乎成为了一种默认的"行规"。尽管洋码头也也提醒大家留一点预算给下一个购物节,也就是它所主打的黑色星期五,但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咄咄逼人。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2)

电商营销"量体裁衣"

而另外一个同样是双11广告的重量级玩家苏宁易购,已经和天猫"合作",1号店则被京东接盘,这也减弱了"大战"的感觉。剩下的玩家还有以蘑菇街、唯品会为代表的女性电商,洋码头、网易考拉为代表的海淘电商,但考虑到无法在体量上与天猫和京东抗衡,它们今年都试图用更曲折的办法博得消费者注意。

蘑菇街

今年则把希望放在了原创网剧《解忧买手店》上,这部由代言人李易峰出演的短剧于10月15日上线,截至目前的播放量达到3236万。据蘑菇街方面透露,和去年相比,双11营销预算的配比从20%线上、80%线下变成了今年的4:6,甚至寄托于日后更多社交营销的动作上。

网易

严选则利用网易云音乐的平台,在11月4日发布了一首广告歌《网易严选限购了》,吐槽双十一买了后悔,为11月8日的电商活动做推广,想要截胡双十一当天的流量。

而实际上,最针锋相对的天猫和京东,对今年双11也有了不同的定位和期待。

阿里

前一段时间,阿里已经表示将不在财报中强调GMV(交易额)数据,而是转向了"做内容",他们希望今年双11突出自己国际化、时尚化的部分。

过去半个月里,天猫已经发布了许多它们过往不太会尝试的营销打法:

出单曲《我就是这么诚实》、《双十一购物指南》,画鱼喂天猫换门票,爆款清单发布会。

这个过程中,还包括一支据说造价百万的Html5广告《穿越宇宙的邀请函》,发布一天内获得了2亿的浏览量,直至在微信平台被封禁。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3)

双11已是潜移默化 营销点一直在变

根据尼尔森10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其实打折促销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因素,内容营销、直播等新型方式的接受度有限,但在26-35岁的年轻人中受到欢迎。

同样是尼尔森的这份报告,双11购物狂欢节的认知度已经达到83%。在这种情况下,电商们似乎认为继续宣传双11本身的必要性不再那么强烈。

京东

开始提醒你"理性消费"。其11月2日上线的两支TVC广告中,一男一女表示对双11有话说,希望你能让自己冷静一下,买点好的。

不过这里的"冷静"不是让你停止买买买——京东一贯的促销策略是把购物节的战线拉长,今年则更突出。从11月1日开始,京东全网就已经开启了促销攻略。

除此之外,京东今年的最早的双11预热广告,是快递员视角的"红的故事",走的是温情路线。京东称"借此体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不过你应该还记得,当年京东针对天猫的物流短板,打出的可是"快才痛快"。

天猫

今年也不再提五折这件事了,不再把低价作为营销点。与之对应的则是,天猫今年一套49张"猫头"海报的出街,上面是49个经天猫市场部筛选过的国际"大"品牌。如今天猫塑造的是所谓"全球品质"的平台定位,具体的操作方式则是,由天猫决定广告的大致造型(猫头),让各个品牌的广告代理公司分别递交双11的猫头广告设计。以Newbalance来说,其广告代理公司W今年8月就开始构思这幅海报的创意,最后得到了一幅蒸汽朋克风的插画作品。

错过了618 等双11又太久(观察今年的双11)(4)

结果是,你很难再看到过去双11广告里铺天盖地的热烈的大红色,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家品牌自己独特的视觉冲击。与此同时,京东的双十一广告也添加了不少蓝色,突出"理性消费"的感觉。

品质体验的差异化竞争是趋势

大电商慢慢从纯粹的价格导向变成品质、体验上的差异化竞争,这是未来的趋势。今年所看到的变化。实际上营销策略改变的背后原因是"消费升级"。所以今年天猫的主题是"尽情,尽兴",京东提出的是"买点好的",蘑菇街则是"只卖好看的"

尽管打出的依旧是全年最大优惠,但都不是直接五折,而且今年更多是内容的流量,品牌越来越重视内容社交。

其他营销手段

而今年层出不穷的不同版本双11必买清单,这很容易让你忽视掉这其实是一条广告,而这也只是双11预热的一部分。

如今的品牌客户越来越强调电商的站内营销,因为这意味着更直接的销售转化率。站内流量在双11的重要性,让品牌愿意在自己的户外广告、网络视频广告上附电商双11的LOGO,达到资源流量互换。

比如《奇异博士》电影片头的曼秀雷敦广告就在结尾提醒观众"双11要到了",而同属阿里体系的优酷在推广英剧《福尔摩斯》最终季的时候,也不忘提一遍双11。

天猫大举利用双11当天的站内流量和品牌们交换广告资源,而这可能是今年天猫制定了广告投放"天合计划"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运用。

还有一些钱则花在你可能看不见的地方。10月22日,阿里在香港举行了今年的双11发布会,与此同时,Tmall.hk网站上线,香港网友能用八达通和港币在线购物,这是把更多全球版图拉入双11狂欢的第一步。

针对美国市场,今年的双11晚会公布的首位演出嘉宾就是水果姐KatyParry,同时她还将担任"2016天猫双11狂欢夜"全球推广大使。这样的趋势在去年已经初现端倪,2015年的双11晚会就出现了邦德扮演者DanielCraig和纸牌屋的下木总统。

硬流量的仗很难打了,这已经成为了电商的行业共识。阿里其实也在多个场合暗示过,今年双11的流量可能不会那么大。强调更好,或者更贵的品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话,也未尝不是用提高客单价的方式去冲击最终的单日销售额的方法。

从去年开始,天猫双11采用了所谓"订金膨胀"的促销形式,即在双11前预付一笔可抵扣更高数额的定金,在双十一当天结尾款。这实际上是一种提前锁定库存,同时压货的做法。而这种做法也更加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购买行动力。

电商园里忙不停

随着"双11"的临近,电商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提前为"双11"作着准备,电商们纷纷采用"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创新模式,通过互联网思维和电子商务销售,采用线上线下双重交易模式,助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而部分电商园区的物流仓储早已"爆表",物流高峰提前"杀到"。以东莞邮政(凤岗)跨境电商园仓储区为例,面对"双11"电商物流企业业务量、用电量双增长的特点,处理好园区配电房、恒温冷库、冻库和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问题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应对"双11",完成那"最后一公里"的任务。

电商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如今购物渠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会使得消费者感觉电商们永远都在促销,所以双十一也有可能在未来的第9,第10年被冲淡。

电商们只有想点辙,才能从容应对。

-------------------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南方都市报、好奇心研究所。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已任。微信关注中国企业报公号:zgqybnews,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经济进退、行业冷暖、牛企动静、观察者发言,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