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推拿哪几个穴位(寒露节气健脾助运)
霜降推拿哪几个穴位(寒露节气健脾助运)俗话说“春捂秋冻”,是告诉我们,秋后不要添衣太早,太快。因为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才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寒露之后,天气渐现燥金的肃杀本象,天寒而清,露寒而冷。此时收令大行,最易借天之力而帮助人体把浮暑之火收归肾水里面。建议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喜爱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最有诗意的秋天哦!静心独处,收归肾水
秋入无声句,山连欲与寒。
天寒而清,露寒而冷
大家的假期余额已经告竭,是不是都要收收心准备迎来忙碌的工作了呢?在迎来工作日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24节气中的寒露节气。
10月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交节,寒露也就来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喜爱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最有诗意的秋天哦!
静心独处,收归肾水
寒露之后,天气渐现燥金的肃杀本象,天寒而清,露寒而冷。此时收令大行,最易借天之力而帮助人体把浮暑之火收归肾水里面。建议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
俗话说“春捂秋冻”,是告诉我们,秋后不要添衣太早,太快。因为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才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
秋季以收敛润燥为主,可以每日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滋阴敛阳之效。切勿过食生冷瓜果,阳气初收,脾阳未复,最需注意,否则秋季腹泻频发。
健脾润燥的小儿推拿手法
国庆假期过后,小朋友们的肚子还好吗?茄仔真的是不放心他们的脾胃啊!
咱们各种节日都聚集在年末的1/4了~积食的高发季节也来啦~高热量,高糖分,是孩子脾胃最难消化的~健脾还是不能大意哦~
【清补脾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指根到指尖,来回推。
作用:助运健脾
时间:3分钟
【掐揉四缝】
位置: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个手指的第二指关节处。掐一掐,揉一揉。
作用:消食导滞,促进脾胃运化。
时间:来回10次。
【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用宝宝的手指量,第四根手指的位置。
作用:燥化脾湿,健脾和胃要穴
时间:3分钟
【顺摩腹】
位置:宝宝肚脐周围顺时针按摩。慢慢地感受手掌的渗透力。(晚上边讲故事边做哦!)
作用:健脾助运
时间:5分钟
除了助运健脾,还要帮助宝宝们润秋燥。寒露之后,燥气盛行,肺喜润而恶燥,可于此时及时滋润肺金,有助于缓解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哦~
【补肾】
位置:宝宝小拇指螺纹面,就是手心这一面哦,从指尖到指根向内推。
作用:补肾水
时间:3分钟
【取天河水】
位置:小臂向上,肘横纹向腕横纹推,向外推。
作用:滋阴降火
时间:3分钟
【搓涌泉】
位置:脚底人字的焦点。
作用:滋阴化燥,引热下行
时间:3分钟
食白食酸多喝汤
食白:白色食物对应的就是肺,所以我们宝宝可以多给宝宝喝点儿银耳汤,大米粥。
食酸:山楂下来啦~秋季宝宝爱积食,吃点糖葫芦,熬点冰糖山楂水,最好不过了!既收敛又消积~
多喝粥和汤:建议宝宝们每天都喝点儿粥或者汤,晚饭尽量以粥来代替米饭,这样最具滋阴健脾的效果。秋季的养生可不要懈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