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轰炸最惨烈的程度(长达八个月的大轰炸)
东京大轰炸最惨烈的程度(长达八个月的大轰炸)轰炸自9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5月。最初的两个月,是轰炸最频繁的一段时间,每天都会上百架的德国飞机飞到伦敦上空,对空军基地、军工厂以及平民设施进行轰炸。尤其是9月15日那天,德国总共出动了五百架轰炸机和六百架护航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坚韧不屈的英国让希特勒有些恼羞成怒,为了进一步威慑英国,迫使其投降,希特勒决定集中对伦敦进行轰炸。这次轰炸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各种军事设施,而是平民建筑。1940年的7月,史上最难忘的英德空战正式拉开。德国空军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压制着英国空军,同时,对英国境内的飞机场、雷达站、军工厂、港口等目标进行轰炸。在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给英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是英国的军工产业,因为德国持续不断地轰炸,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英国正经历着历史上至暗时刻。但是,英国人并未就此屈服,依然以劣势的空军来对抗德国,甚至还对德国本土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
二战期间,德国在欧洲有两个较为强大的对手,一个是老牌强国苏联,另一个,就是传统强国英国。德国的计划是首先征服欧洲大陆,然后占领英国,接下来再与强大的苏联一决雌雄。
德国的第一步走得很顺利,德军以闪电战的方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征服欧洲大陆,接下来轮到英国了。
由于德国已经占领欧洲大陆,英国在欧洲大陆已经无兵可用。不过,英国却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将它与欧洲大陆分割开来的英吉利海峡。这道天堑,对于抵抗德国的入侵,有着重要的拦截作用。再加上英国强大的海军,拥有对这条海峡的绝对控制权,德国想要跨过海峡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德国也不是毫无办法,它有着两倍于英国的空军,虽然当时英国一方有着长达十二个国家援助(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中立的美国(志愿者,不计算在内),但是在前期依然不敌。因此,德国就决定以空袭的方式,来打击和削弱英国,迫使其放弃抵抗。
1940年的7月,史上最难忘的英德空战正式拉开。德国空军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压制着英国空军,同时,对英国境内的飞机场、雷达站、军工厂、港口等目标进行轰炸。
在德国的狂轰滥炸之下,给英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是英国的军工产业,因为德国持续不断地轰炸,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英国正经历着历史上至暗时刻。但是,英国人并未就此屈服,依然以劣势的空军来对抗德国,甚至还对德国本土进行了报复性的轰炸。
坚韧不屈的英国让希特勒有些恼羞成怒,为了进一步威慑英国,迫使其投降,希特勒决定集中对伦敦进行轰炸。这次轰炸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各种军事设施,而是平民建筑。
轰炸自9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5月。最初的两个月,是轰炸最频繁的一段时间,每天都会上百架的德国飞机飞到伦敦上空,对空军基地、军工厂以及平民设施进行轰炸。尤其是9月15日那天,德国总共出动了五百架轰炸机和六百架护航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
在德国持续不断的炮火之下,这座国际性大都市变成了一座废墟,每一天都有上百人死于德国空军的炮火,人的手臂小腿挂在电话线上,其状惨不忍睹。尤其是为了震慑英国人,德国的飞机每天都要从白金汉宫飞过,并投下炸弹,但英国皇室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畏缩,依然将王旗悬挂在白金汉宫的上空。
为了皇室的安全考虑,曾有人建议当时的英王乔治六世带领家人去往加拿大,加拿大属于英国的领地,这样做也不算是逃亡,但却被乔治六世拒绝。而后,又建议将两位公主伊丽莎白(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玛格丽特先送走,但也遭到了英王的拒绝。
既然英王不肯走,就只能尽量确保王室的安全。为此,政府方面开始在白金汉宫的地下修建防空洞。可是,这项工作却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只能临时修建了一处防空掩体。这处掩体不仅狭小,而且十分脆弱,但皇室一家就是在这里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空袭。
9月13日的时候,德国空军再一次对伦敦进行了空袭,同时也没忘在白金汉宫投下炸弹。当时总共投下了6枚炸弹,距离英王夫妇最近的一枚只有不到八十码。当时,房间的窗子是开着的,也正因如此,使两人逃过了一劫。因为如果是关着窗户,炸弹爆炸时的冲击波不仅会震碎玻璃,还会使玻璃碎片飞射出去,威胁到两人的安全。
这条消息被报道出去之后,使英国的民众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知道,自己的国王并没有离开,并且还与他们一起经历着苦难。也因为这件事,当英王夫妇来到外面,对被轰炸过的区域进行视察的时候,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德国对伦敦的轰炸,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英国人民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德国的轰炸,并未作出任何妥协。最终,使希特勒意识到,在短时间内无法征服英国,转而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同时也将轰炸英国的德国空军撤出,投入到了苏联战场。英国终于松了口气。
面对德国的轰炸,英国抵抗了长达一年,始终没有妥协,保住了盟军在欧洲的最后一块战场,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打下了基础。另外,德国在没有占领英国的情况下,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使自己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也为它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伦敦大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