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就在这时候,毛主席笑了笑,询问了张治中一个问题:接着,饭做好了,毛主席也邀请张治中上座吃饭,两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很快,张治中回到了北京。刚回到北京后,张治中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毛主席邀请他来中南海的家里吃饭,寒暄闲聊一番。张治中也应邀前往中南海,来到了毛主席的家里。而毛主席也热情的招待张治中落座,两人彼此寒暄着,很是亲切。

1949年9月份之前,张治中回到了北京。

原本,张治中正在西北和彭德怀一起工作,建设西北。不过在北京即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所以张治中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回北京与会。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

毛主席

只是,张治中不知道,毛主席有个问题正在等着他……

毛主席给张治中讲了一个刘少奇的故事

很快,张治中回到了北京。

刚回到北京后,张治中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毛主席邀请他来中南海的家里吃饭,寒暄闲聊一番。

张治中也应邀前往中南海,来到了毛主席的家里。而毛主席也热情的招待张治中落座,两人彼此寒暄着,很是亲切。

接着,饭做好了,毛主席也邀请张治中上座吃饭,两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

就在这时候,毛主席笑了笑,询问了张治中一个问题:

“外面传说我们共产党有几句口头语,你听说没有?”

张治中有些愣神了,接着颇有兴趣的询问是什么?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2)

张治中

毛主席笑了笑,说道:

“有人说早革命不如迟革命,迟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

张治中看着毛主席,不过,张治中并没有开口,因为他了解毛主席还有话要说。

果然,张治中猜的没错。毛主席说完这句话后,接着当场大笑起来。随后,毛主席和张治中表示,自己要给他讲一个刘少奇的故事。

张治中点了点头,洗耳恭听。

毛主席讲道:

当年刘少奇曾经去天津主持各工厂职工会议,为了让职工们尽快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和生产。刘少奇亲切的和职工们表示,等将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没想到的是,这话让在场的一些共产党员听到了。大家有些不高兴了,也有些不服气。这些职工原来在官僚资本主义下面工作,如今到了共产党了,就改变身份,成了好干部了?那原本的共产党员算什么呢?刘少奇听到后,也是当时被噎住了,闹了一个小尴尬。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3)

毛主席、刘少奇

说完后,毛主席笑着表示不认同这些共产党员的话。这样说实在太小气了,难道非得把职工当成俘虏看待吗?还是得大气一点啊。

张治中笑了笑,未曾言语。

不久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在大会上,大家都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在会议上,张治中举手示意,表示有个问题询问毛主席。毛主席听到后笑了笑,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接着,张治中询问了毛主席在饭桌上同样问他的那个关于革命的问题。

张治中说完后,在场的人一片哗然,大家没想到张治中会问这个问题。

毛主席倒是并不惊讶,反而以真诚回答,表示要慢慢说服教育这些有不好思想的共产党员。这个回答既不托大,也不低卑,非常的真诚。

张治中对毛主席的真诚也非常感动,当众鼓起掌来,在场的人也鼓起掌来。

事实上,毛主席也是这么做的。一边对有不好思想的共产党员进行教育,一边真诚的邀请各界民主人士以及多党派合作。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4)

毛主席

毛主席的真诚,也得到了大家以及社会的广泛赞誉。

曾希圣看到张治中碗里的米饭后开了一个玩笑

在一件件的事情中,毛主席与张治中的友情也越来越牢固密切。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58年。

这一年,毛主席邀请张治中跟随他一起外出视察大江南北。张治中很是兴奋,一来是他也很久没有游历祖国了,非常期待出去;二来他也期待着能和毛主席有更多的交流。

为了记录下这美好的旅程,张治中特意找到了自己最出色的机要秘书跟随他一起外出。利用速记能力,随时将他们的谈话记录下来,以后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9月10日上午,毛主席与张治中等人一起登机,前往视察的第一站——武汉。

来到武汉后,毛主席率先去长江进行了游泳。毛主席素来喜欢游泳,一有河和江,一定会去游两圈。张治中也了解,跟着毛主席一起前往长江。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5)

张治中

不过可惜的是,张治中的水性不佳,只好留在岸上看着毛主席去长江里畅游。看着毛主席灵活和多变的泳姿,张治中也真心为此刻放松的毛主席感到高兴。

众人视察完武汉后,接着又去了下一站——芜湖。

芜湖的天气多变,本来去之前听说是晴天,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是雨天。毛主席和众人也只好先去山下的饭厅吃饭,等天晴了,再上山去观光。

来到山下的一个饭厅后,毛主席点了一些很常见的菜,桌子中间放了一个盛着米饭的大木桶。服务员想过来为大家服务,帮大家盛米饭,不过毛主席拒绝了,他们亲自来就行,不用大家服务的。

接着,毛主席自己盛了半碗,而张治中上前,自己盛了满满一碗。

毛主席看到张治中盛的满满的米饭,不由得笑了起来,随行的曾希圣也笑着说道:

“活像个窝窝头。”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6)

曾希圣

这个玩笑,让在场的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吃着吃着,毛主席也找服务员要来了一碟子咸盐腌生辣椒,当做下饭菜吃。扒拉到自己碗里一些后,毛主席也端起来让大家也吃一些。

张治中笑着表示自己不敢吃辣,吃不了。

毛主席觉得有些奇怪,张治中当年是在湖南做过父母官的,也有些日子。难道当时没有学会吃辣椒吗?

张治中也遗憾的表示,味觉这东西,还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众人在芜湖停留一段时间后,接着又到了合肥、马鞍山、南京等等城市。

在去南京的路上,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前来迎接毛主席等一行人。等见面后,毛主席也和江渭清亲切的交流着,闲聊时,毛主席也询问了江渭清一个问题:

“你借文白先生的3000元到底还了没有?”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7)

江渭清

江渭清听到后笑了起来,而张治中听到后也是忍俊不禁,只留下了非常懵的曾希圣和罗瑞卿等一行人。

原来,当初在抗战时期的时候,江渭清曾经遇到了困难,于是便写信给张治中,表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希望张治中能借给他3000元。张治中非常乐于助人,再加上是共产党员,张治中便大方的帮助了江渭清。

这事,也是张治中告诉毛主席的,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记性也太好了。

毛主席幽默和与人亲近的性格,也迅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让这趟旅程更加的生趣。

毛主席指着双腿和张治中开了个玩笑

旅程中,人文很重要,山水也很重要。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8)

张治中、毛主席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衬托一点,那就是黄山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有非常美丽的风景。所以在这趟旅程中,毛主席和张治中等一行人也去安徽游了黄山。

来到黄山后,毛主席询问当地工作人员是否能开汽车上山。

工作人员回答可以开汽车上山,不过到了某些固定的地方就不能了。

张治中以为毛主席有些犹豫,不想上黄山了。于是便上前劝毛主席,要是到了地方汽车开不上去,那么我们坐滑竿上去。

毛主席听到后,断然拒绝,表示坚决不坐滑竿。说完后,毛主席指着双腿,和张治中开玩笑的说道:

“我有这副滑竿。”

其实,毛主席并不是嫌累才不愿意上山,如果开汽车的话,只是需要开车而已,山上的路修的很好,开汽车也不会很累。但是到了不能开汽车的时候,大家就只能走上去。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9)

毛主席

说实话,毛主席是愿意走上去的,不愿意坐什么滑竿。滑竿也需要人抬着,再加上上山的路不好走,这样会让抬滑竿的人非常的劳累。人家汗流浃背,你却欣赏着风景,这样良心上是过不去的。

张治中听到毛主席的话后,也是非常的触动,毛主席始终是这样,总能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感受着劳动人民的疾苦。

张治中在列车上询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

很快,这趟旅程即将接近尾声了。

最后一站是上海,毛主席也决定大家乘坐火车回京。在离开上海的时候,许多的百姓前来送行,而毛主席也亲切的和每一个人握手,坚决不拉下任何一个人。

专列很快行驶起来,而毛主席回到车厢内坐下,稍作休息。

坐在一旁的张治中,这时候开口说话了,询问了毛主席一个问题:

为什么感觉毛主席处处存在着戒心?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0)

毛主席

毛主席有些奇怪,他存在什么戒心呢?于是便直接询问了张治中。

而张治中也回答,觉得毛主席存在一种怕造成个人崇拜的戒心。

接着,张治中解释这样觉得的原因。一路上,张治中一直跟在毛主席的身边,每到一处,百姓们都会夹道欢迎毛主席的到来,非常的热情。而毛主席每次都会热情的和大家握手打招呼,不像个领导人,感觉上就怕被人崇拜,被人敬仰。

按道理来说,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是绝对值得大家的爱戴的。

毛主席笑了笑,和张治中解释,这样做并没有错。新中国能够成立,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更多的是百姓们的团结一致。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要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放在前头,这样才能让国家越来越好。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张治中的内心也是非常的感动。正是有毛主席这样的人民领袖,这样处处谦卑踏实,将人民放在心上,才有这么团结和美好的景象!

毛主席和周总理非常关心张治中的后代

除了张治中与毛主席的深厚友谊,张治中的后代,也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许多关心和爱护。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1)

毛主席

这份关心,在张治中的次子张一纯身上表现的最为充分。

在毛主席的派遣下,张治中经常去西北参与建设工作,虽然大部分时间也在北京,但是工作起来很是繁忙,基本上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功课。

周总理得知后,主动关心着张治中的孩子们,尤其是张一纯的学业。

而张一纯也和周总理很是亲切,经常喊周总理为叔叔,总是询问周总理一些学业上的问题,而周总理每次都会认真的解答。张一纯长大后,也经常和周总理以及毛主席请教问题。

1953年的一天,张一纯特意找到周总理见面,见面后,张一纯也和周叔叔提出一个要求:

自己想当一名电业工人,请周总理帮忙。

周总理点点头,表示有空去问问陈云,找陈云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不久后,张治中在家里办了一个聚会,宴请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大家都来参加聚会,一起寒暄闲聊着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2)

周总理、陈云

聚会期间,周总理想起了张一纯这个孩子前不久和他说的事情,也忽然想起陈云正在分管电业,于是和一同来参加聚会的陈云说话,表示希望陈云帮他办件事:

那就是安排张一纯这个孩子去他分管的电业学校进行学习。

陈云也答应了。

没几天后,中央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兴办的一所电力学校,向张一纯下达了入学通知,张一纯总算是心满意足的学习上了电业相关的知识。

面对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及陈云的关心和帮助,张治中也是感动不已。可以说,张治中与大家的友谊,充分体现在了张一纯的身上。

而张一纯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3)

张一纯

在一年国庆焰火晚会上,张一纯登上天安门城楼。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及爸爸等人都在,而张一纯也非常认真的像个战士一样,上前和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汇报自己的情况。表示自己已经是个光荣的电业工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毛主席听到后很是高兴,而周总理也非常的欣慰,对张一纯表示了祝贺。

当初在北平解放后,他们诚心诚意的邀请张治中,最终张治中留在了共产党中,坚持为党和人民工作。

如今,张一纯也在大家的期待下,成功加入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电业工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我相信,张治中的孩子们一定会继承父亲一生怀有报国情怀的遗志,会为祖国和家乡建设出力的。

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张一纯面见周恩来后)(14)

张治中全家福

这美好的传承,怎能不让人心生感动与期待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