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这一切,都要从沈巍的一个怪癖开始。他总是在工位没有人的时候偷偷翻着垃圾桶,捡起旁人丢弃的纸张,收完整成一沓,放在自己的座位脚下。这份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显然不是他喜欢的,但他还是安安分分完成着一项项工作,直到他喜爱的一件工作范围外看似不体面的事情被揭穿。如此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人,是怎样沦为流浪汉的呢?是谁害了他的一生?坐在路灯下阅读《尚书》的邋遢流浪汉语出惊人,展现惊人学识。在全网为之惊叹的爆红中,沈巍的过往被公之于众。29年前,沈巍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他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一名公务员。

有人说,活着可以是一件简单的事,但简单的生活绝非易事。

多少人许下的都是生活简单随意这些看似唾手可得的目标,放过了要适应残酷社会的自己,却没有逃出外界对于外人的严苛。3年前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流量大师”沈巍,便是大众审视的牺牲品。

2019年可以被视为网络元年,短视频和直播等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红”尽出,当时身为流浪汉的沈巍便是其中一员。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汉沈巍,引经据典,谈吐有度,和路人侃侃而谈。这样的一段视频传到了网上,随即引起了众人围观。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

如此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人,是怎样沦为流浪汉的呢?是谁害了他的一生?

不如意的工作氛围

坐在路灯下阅读《尚书》的邋遢流浪汉语出惊人,展现惊人学识。在全网为之惊叹的爆红中,沈巍的过往被公之于众。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2)

29年前,沈巍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他是上海徐汇区审计局的一名公务员。

这份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显然不是他喜欢的,但他还是安安分分完成着一项项工作,直到他喜爱的一件工作范围外看似不体面的事情被揭穿。

这一切,都要从沈巍的一个怪癖开始。他总是在工位没有人的时候偷偷翻着垃圾桶,捡起旁人丢弃的纸张,收完整成一沓,放在自己的座位脚下。

工作空闲时,他便会伸手翻出只打印了一面文件的纸张用来写文章,只要是有留白的地方他就会拿来写字画画。能够回收纸张对于沈巍来说成为了这份枯燥工作中的一点慰藉。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3)

下班时间到后,他总会继续留在公司大楼里,等待其他职员回家后,他大胆地开始自己的捡纸活动。不光是审计局五层楼的垃圾桶,隔壁信访办同样是五层楼,那里的垃圾桶也是他眼中的一杯羹。

每天下班后把那40只垃圾桶翻一遍成了他的一份喜欢的兼职。但这种捡垃圾的荒诞行为被偶尔看到几次后,被同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所有人都发现了他的这个秘密。

沈巍就这样在同事怪异的眼光和无情的嘲讽中工作着,对于他喜欢的事,他觉得虽然不体面但没有做错的地方。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4)

之后的一封举报信将沈巍逼到了绝处,有人向领导举报他到处捡垃圾是因为患有精神病。

同样认为沈巍精神不正常的领导将沈巍叫来谈话,要求他必须去做精神检查。

到了医院,医生很直接地问他,你有工作为什么还要捡垃圾,沈巍回答,那不是垃圾,都是些有用的东西。

简单的几次对话,沈巍便被诊断为了精神病。审计局以病退之名辞退了他,每月给他两千块钱的病退工资。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5)

被辞退后,在家看书和上街闲逛便成了沈巍的日常,他的怪癖没有因为那份检查报告而做出任何收敛。

他所居住的外婆的老房子里堆满了在街上捡回来的垃圾,就连小时候偏爱他的外婆都开始骂他精神病,让他滚出这个家。

沈巍因此就早出晚归,避免和外婆打照面,依然捡垃圾回家。

他的外婆叫来了已经搬离老房子的妈妈,指着那些成堆的垃圾,对她讲着他的儿子多么的不正常。

那个时候,除了沈巍自己觉得自己很清醒,其他人都觉得他很不正常。

之后,以身体检查为由,沈巍的父母将他骗到了精神病院。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6)

一进入医院门口,一群护工的蜂拥而至将他扑倒在地,疯狂反抗的他望向父母,看到父母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开他也渐渐放弃抵抗。

缓过神时,他已经被换好了病号服,躺在了床上。就这样,“精神分裂症”写进了他的病历。在精神病院,沈巍同样坚持着捡垃圾的习惯,每捡回来的一点点垃圾都像是沈巍病历的进度条,让他的出院时间看起来遥遥无期。

一次大外甥办满月酒,沈巍被接出了院。这次,他选择了逃跑,他的流浪之路也就此开启。

缺失的童年温情

有一句话讲,有些人的童年需要一生去弥补。如果说是沈巍的怪癖将他送向了深渊,那他的童年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1967年,沈巍在上海的一家宅子里出生了。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7)

他的父亲是位大学生,在远洋的货轮上工作,母亲是一名历史老师。

父母都有着正当的职业,听起来像是美满的一家,可现实总会不出所料地充满复杂和崎岖。

单凭姓氏问题就让小沈巍失去了所有的父爱。

沈巍的父亲姓彭,他是随了母亲的姓。

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在外工作,外婆为了延续自己家的香火,就擅自将孩子改成了自家的姓,他的父亲得知后暴躁如雷。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8)

也因此,沈巍的父亲对他一直持有偏见,从小就没有抱过这个孩子。

在沈巍初中的时候,有了一次修改姓氏的机会。父母让他自己选择,年少单纯的他因为外婆对自己疼爱有加,坚持了当时的姓氏。

这更是让他们本僵持的父子关系雪上加霜,沈巍的父亲不好直接对他的外婆表达不满,沈巍便成了这场大人较量的挡箭牌。

父亲酗酒,总是在喝酒后暴打沈巍,外婆见状就会袒护外孙,外婆一劝,父亲就会打得更加用力。还和所有父亲不同的是,读书都是沈巍的父亲对他发火的理由。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9)

沈巍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小变回借邻居家的各年级语文历史书,坐在小板凳上仔细阅读。可这些都被父亲认为是闲书。

沈巍之后就把这些书藏在家门口的石头旁,等晚上父亲睡着了,再借着去厕所的说辞将书拿回被窝看。慢慢的,学校发的课本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沈巍对知识的渴望了。可他又没钱买书,父亲就算有钱也不可能给他。

那时候的上海,废品回收站随处可见。捡垃圾换钱买书就成了小沈巍买书的唯一途径。偶尔翻垃圾堆能够捡到一本书都能让他高兴一整天。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0)

所以,每次随外婆出门遛弯的过程中,沈巍总会留意到路边被丢弃的能够换钱的物件,这也慢慢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

捡垃圾可以让他换钱买书籍,他并不觉得这是件不好的事情,直到上小学,他因为捡废纸而被其他同学笑话了。

这是沈巍第一次为此被人笑话,在同学们的嘲笑中他明白了捡垃圾可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之后,他捡垃圾就总是偷偷地将垃圾捡起来,藏在自己的口袋里。强硬且暴力的父亲知道沈巍的口袋里总是装满垃圾后,拳头更是更频繁地挥向沈巍。逆来顺受的沈巍面对这种毒打没有任何的反抗。捡垃圾,似乎就成了沈巍反抗父亲的方式。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1)

沈巍父亲对他的压迫不止于此。从来不对沈巍负责的父亲在他高中结束后又干预了他的生活。父亲强迫他学理让沈巍几近崩溃,最终他无缘心仪的专业。

高考失利后,在父亲的逼迫下沈巍就读了审计培训班以谋求一份审计局的工作。

爆红的现实背后

审计培训班的内容让沈巍没有任何兴趣,他总是抽时间去书店看书,做一些喜欢的事,《左传》《尚书》都让他爱不释手。

浑身污垢的流浪汉与路人深度畅谈,诗词歌赋张嘴就来,沈巍的爆红不是不无道理。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2)

极端快速的变化也总是带来不同程度的弊端,有人讲,沈巍的爆红是他从一片狼藉来到了另一片狼藉。

他渴望和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可突如其来的陌生人蜂拥而至,让他感受到了惶恐和不安。之前躲着他走的人也靠近了过来,众人纷纷为他开了门,亲切地称他为大师。

沈巍却总是觉得,看似每个人都为他开了一扇门,可他觉得那扇门又不是为他开的。从小缺爱的他不敢轻易接受别人的赞扬和靠近。

“假如我的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我的性格不会像这样,我的人生不会如此。”沈巍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心底的脆弱。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3)

沈巍小时候总会在日记里写到想要快点长大,快点摆脱父亲的魔掌。

终于,他长大了。在26岁,父母又用一份精神病病历将沈巍推向了另一个牢笼。

芒刺在背是流浪前沈巍每一天生活的写照。

没人曾想,当初二十多岁的沈巍也是一个清爽爱干净的男生,他会随身带梳子,在出门前照照镜子再出门。

可他爆红的那个样子让每个人心寒。

现在的沈巍回归了正常的生活。他剪了无法梳通的头发,剃了胡子,换了衣服,和之前那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形象判若两人。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4)

互联网的发展拯救了沈巍,他无法忘记自己所受的痛苦,但他的理智和同理心让他有了之后更美好的生活。

从被嘲笑的职员到无人信任的精神病病人,沈巍经历了太多他所不应承受的挫折。

从网上爆红到回归正常生活,学识和机遇也为他书写了最美好的答卷。

小结

人们总是说,家庭是每个孩子的避风港,可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的幸运。

流浪大师沈巍为什么爆红(从流浪汉到所谓的大师)(15)

或许外面的工作不是很顺利,每件事情的发展也都不是很如意,但只要回到家,听到亲人的话语便会燃起对于生活的希望。

外人的看法很难左右,生活很苦,人与人的感情支持也重要。但愿每个人都能有幸福的港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