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被电死了就不电了(不是电死是电晕)
为什么人被电死了就不电了(不是电死是电晕)当地官方的行动没有止于辟谣。据报道,供电部门第一时间将事故发生路段切断电源,排除隐患。警方在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电死两人”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不像是有人故意造谣,制造恐慌,而毋宁说是群体心理中的自救本能。有人被电晕是实情,安全隐患是实情,后果固然被夸大了,但起到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就是提醒了更多的人注意风险。如果辟谣的结果是没有安全隐患,那么人们会感到安心。但实际上只是“电死两人”被辟谣为“电晕两人”,人们反而觉得有刻意将事故轻描淡写之嫌。当然,从当地官方的角度来看,辟谣也没什么错。电死两人跟电晕两人的事故性质确实不一样,当地可能还担心“电死人”的不实消息可能会造成恐慌。然而不实消息需要澄清,但光辟谣还不足以消除恐慌。辟谣之际,更要读懂谣言背后的民心关切。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6月20日,福州突降强暴雨。网上热传“白湖亭路口电箱漏电,已经电死两个人”等图文消息。
21日凌晨,福州仓山区政府向媒体辟谣称:现场两人不慎被电晕,经路人及时施救均无生命危险,两人均自然苏醒,其中一人稍作休息后自行离开;另一女性伤者被送往医院诊疗,目前身体已无大碍。
官方辟谣一般都能起到澄清事实、安定人心的作用。然而对“不是电死是电晕”这则官方辟谣,许多网友并不买账。因为在人们看来,暴雨中行人被电晕已经是很严重的事态了,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纯属侥幸。
如果辟谣的结果是没有安全隐患,那么人们会感到安心。但实际上只是“电死两人”被辟谣为“电晕两人”,人们反而觉得有刻意将事故轻描淡写之嫌。
当然,从当地官方的角度来看,辟谣也没什么错。电死两人跟电晕两人的事故性质确实不一样,当地可能还担心“电死人”的不实消息可能会造成恐慌。
然而不实消息需要澄清,但光辟谣还不足以消除恐慌。辟谣之际,更要读懂谣言背后的民心关切。
“电死两人”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不像是有人故意造谣,制造恐慌,而毋宁说是群体心理中的自救本能。有人被电晕是实情,安全隐患是实情,后果固然被夸大了,但起到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就是提醒了更多的人注意风险。
当地官方的行动没有止于辟谣。据报道,供电部门第一时间将事故发生路段切断电源,排除隐患。警方在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事故现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
但是光解决这一个风险点是远远不够的。行人被电晕这件事是一个安全警报,不能轻易放过。查因、追责是必须的,举一反三也是必须的。否则,说不定下一次“电死人”的假新闻就变成了真新闻。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同样可以适用于城市安全。
下雨天,在大马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就被电晕,幸而得到路人施救才无生命危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属于严重事故无疑。不能因为侥幸没有重大伤亡,便忽视漏电的危险性。
人们常说,一场大雨就能检验一座城市的建设,检验的代价常常是惨痛而难以承受的。如果拿行人当小白鼠测出了风险,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更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