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游水的好地方(就来顺德这些诗意乡村)
顺德游水的好地方(就来顺德这些诗意乡村)龙潭文化广场外,人们享受写意生活。龙潭村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北部,地处北七乡中心,7.1平方公里的村庄有千石长街、荷塘香韵、河网交错、玉带环村,极具岭南水乡特色。这座远离城中心的古村落,小桥流水间也流露出人们对信仰的敬畏。龙潭村龙舟文化节上,龙舟汇聚。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人们在龙母庙内诚心朝拜。
端午到,赛龙舟!在顺德这个河网密布的岭南水乡上,一条条龙舟承载的不仅只有端午的热闹墟撼,还有老天爷为顺德带来的“三好”资源——好的水景乡貌、好的水乡文化积淀和好的民俗节庆。乘上这条龙舟,去看看顺德乡村的美与自然。
龙母诞
杏坛龙潭村,它是信仰者的天堂
顺德人的端午节可不只是指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他们是整个农历五月都在过端午!在杏坛镇的龙潭村,五月初八龙母诞是这个龙文化之乡最为热闹的一天,来自佛山、广州、中山等地的龙船都会在这天汇集于村内的龙母庙前朝拜,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龙潭村龙舟文化节上,龙舟汇聚。
人们互相泼水祝福。
人们在龙母庙内诚心朝拜。
龙潭村位于顺德区杏坛镇北部,地处北七乡中心,7.1平方公里的村庄有千石长街、荷塘香韵、河网交错、玉带环村,极具岭南水乡特色。这座远离城中心的古村落,小桥流水间也流露出人们对信仰的敬畏。
龙潭文化广场外,人们享受写意生活。
龙潭青田村河涌碧水荡漾。
龙眼点睛
勒流龙眼村,大笔一点即是乾坤
每年农历五月初三这天,上百条来自珠三角的龙船就会汇聚到勒流龙眼,进行点睛开眼仪式。朱砂轻点春秋,“龙眼”看穿古今。这个延续着600多年的点睛习俗,见证了勒流龙眼村的“古色今香”。
师傅正在为龙眼点睛。
龙眼村扒龙舟氛围浓郁。
勒流龙眼村地处顺德中部,村落环永安山的大岗、石岗、圆岗三岗而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浓浓的传统韵味,写意的村居环境,一河两岸尽显碧水绿树,古老的龙眼村在醇厚古韵中尽显灵动生机。
龙舟在龙眼村清澈的河道上巡游。
龙眼村内一河两岸绿树成荫。
游龙大会
容桂海尾村,龙舟的美它来诠释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为热闹的活动,分为“趁景”和“斗标”。其中“趁景”又称游龙。从1993年第一次举办至今,25年来容桂海尾村每年的端午龙舟大汇游都万人空巷,30条龙舟均汇聚于此成就了该村最著名的文化品牌。
海尾村端午游龙活动人头汹涌。
容桂海尾村位于容桂东南面,总面积3平方公里。村内的一条海尾大涌承载了龙舟大汇游的热闹和人潮,一河两岸绿树成荫,商铺林立,宜居宜业宜游。龙舟大汇游,看的不仅是龙舟,还有海尾的美与自然。
海尾村的绿道绿树林立,颇有一番意境。
海尾村的荷花池与凉亭相得益彰。
今年容桂海尾龙舟彩龙巡游时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
龙舟斗标
乐从镇,这里不止是速度与激情
“斗标”即赛龙舟,最令人热血沸腾。龙舟上,挠手穿着统一服饰,伴随锣鼓声前俯后仰划桨。两岸边,人们燃放鞭炮,欢呼呐喊。百桡击碧水,斗舸冲逆波,鼓声震两岸!说的便是乐从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龙舟赛。
在乐从劳村,劳村涌上的乡村龙舟赛最能感受“斗标”的快感和魅力!一条条龙舟沿着劳村涌穿梭于宁静闲逸的村居当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产生一种动静相宜的乡村风光。
龙舟选手们夺标瞬间,激动万分。
在乐从南面的沙滘村,是感受乐从深厚龙舟传统文化底蕴的好地方。和龙舟一样,17条石板街巷、30多户沙滘南村牧伯里古建筑群,随处可见的中西风格和镬耳屋,都是沙滘村历史悠久的见证。这里的村落肌理清晰、自然环境优良、水网交错,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是广府农村聚落的范本。
沙滘村陈家祠,尽显古老韵味。
沙滘南村公园前河涌,清澈河水镜子般地倒映着岸上房屋。
老龙出水
容桂容里村,沉睡数百年的古乡
老龙出水,即起龙,是把沉睡在河涌底的龙船挖起来,拭擦干净,加以维修的仪式,至今约300年历史。起龙当天,村民焚香烛、上酒果、燃鞭炮,齐齐等待老龙出水。
壮丁正在挖开龙舟上的淤泥,让龙舟浮起水面。
众人合力助老龙出水。
在容里这个古韵乡村中,树生桥、无叶井、水仙宫……每一处古迹都是它游历百年的记忆,和谐花园、东湖公园、城光·城市广场……每一处新地标都是它古村活化的成绩。容里就像“老龙出水”一样,沉睡多年依然焕发生机。
起龙会安排在农历四月中,人们会挑选良辰吉日起龙。
凤凰树下赛龙舟
均安南浦,潺潺流淌的小溪之南
“八月节、庆中秋、中秋庆罢赛龙舟”。在均安南浦,赛龙舟最热闹的可不是端午节,而是在秋风时节。南浦村河涌旁,一颗颗凤凰树点缀着零星火红,一条条龙舟试过水面,自然与人文交融其中。
凤凰树下赛龙舟,南浦的龙舟比赛别有一番风味。
南浦村的龙舟比赛极具当地特色。
除了凤凰树下赛龙舟,村中十多间庙宇也是这个占地3.92平方公里的村庄美的体现。一间间香火鼎盛的庙宇坐落在南浦村的美丽村道两旁,安静又庄严。
南浦村一座庙宇前,莲荷满布水塘。
端午来顺德,看得不仅只有龙舟还可以感受当地的乡村气息,其实顺德乡村的美,还有很多!
文:佛山新闻网李达樟
图:招海珊、梁斌、马永生、甘培田、张斯特、陈憧炜、李攀、珠江商报、遇见均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