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的年夜饭是怎样的(大寒至待春归苏州人年夜饭都吃点啥)
苏州人的年夜饭是怎样的(大寒至待春归苏州人年夜饭都吃点啥)小年是腊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国的其他地区春天随之到来的转折点同时今晚还是咱们苏州人的小年夜
今天(20日)16时30分
迎来大寒节气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
也是冬天即将结束
春天随之到来的转折点
同时
今晚还是咱们苏州人的小年夜
在我国的其他地区
小年是腊月廿三或廿四
但在苏州 正是大年夜的前一天
做蛋饺,汆熏鱼……置办年货
家家户户喜洋洋
一桌热乎乎、香喷喷的年夜饭
是家人的犒赏
更是游子的期待
如果要问
苏州人年夜饭上的“C"位
不少小伙伴可能会脱口而出
全家福暖锅
但是!你知道吗
在苏州各地其实都有几道
独具特色的“硬菜”
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瞧瞧
鸡汤碗
图源:今日相城
相城区过年桌上一定少不了一道硬菜——鸡汤碗,有荤有素,又鲜又嫩,不油不腻。一道上好的鸡汤碗标配以碎肉皮垫底,鸡肉、火腿、走油肉切片。在大碗里摆个刀面,撒上干贝、开洋等一大勺鸡汤浇个通透,然后上锅大火蒸即可。
鸡汤本就是鲜的代名词,再加上了诸多极鲜的食材,荤素搭配后加以蒸煮,在蒸汽的作用下将食材的精华都凝结在鸡汤里,用老苏州的话来说,喝上一口眉毛都要鲜掉了。
鸭羹汤
家住在甪直的曹女士告诉小编,他们那儿年夜饭上有一道必吃的“怪菜”,叫做鸭羹汤,苏州其他地方可能都没听说过。
据说这道羹汤最早是由晚唐诗人陆龟蒙亲自动手做的,里面的原料看着就觉得鲜美得不得了,嫩鸭、火腿、蹄筋、干贝、河虾、香菇、荠菜。大诗人洗手做羹汤,一道菜肴流传了千年。甪直有句话叫:“吃着甫里鸭羹汤,打耳光也不肯放。”
母油船鸭
图源:苏州市文广旅局官微
一百多年前,太湖游船众多,船家都在船上煮饭烧菜,供游客食用,现在成了吴江年夜饭上不可少的一道菜。母油鸭主要食材选用太湖草鸭,即人们熟悉的绿头鸭,因为它瘦肉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成年需要两年左右。
鸭子先用黄酒、姜处理,去除膻味。之后涂上酱油油炸,赋予鸭身鲜艳油亮的颜色。准备好猪脚、瑶柱、火腿,以及八角、肉蔻、香叶等少量香料,和鸭子一并放入砂锅,加入“母油”和冰糖慢“焐”,提鲜增味。母油,即是三伏天酿造的头道酱油,具有特殊的酱香味,味道鲜美。苏帮菜烹饪善用“焐”和“笃”,菜品讲究一个酥而不烂,母油船鸭正是其中的典范。
元宝酱蹄
图源:苏州吴江发布
吴江震泽有腌制酱肉的传统,用酱油浸泡肉类,再拿出来晒干,肉便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酱香风味。元宝酱蹄,因蒸熟的酱蹄形似一只元宝而得名。
元宝酱蹄蒸好后,皮呈枣红色,肥肉透明有嚼劲儿,切成薄片,下面铺上脆嫩的春笋,口感丰富。元宝,代表着“元”满吉祥,添财聚宝,酱蹄的谐音含有喜庆吉祥之意,因此成为吴江地区年夜饭必吃菜。
万三蹄
图源:周庄古镇
昆山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周庄流传着“家有筵席,必有酥蹄”之说,这酥蹄便是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万三蹄。万三蹄与吴江震泽的酱蹄不同,是新鲜的蹄髈烹饪而制。
万三蹄得名于明代周庄巨富沈万三。相传,当时沈万三宴请明太祖朱元璋,为避讳皇姓,灵机一动,将家宴上的猪蹄改称为“万三蹄”。
制作万三蹄时,选材、上色、火候都十分讲究:选用肥瘦适中的猪后腿为原料,配以秘制调味料,放入大号砂锅中,煨煮一天一夜才可。烧制好的万三蹄色泽酱红,香气扑鼻,外形饱满,吃起来柔、糯、鲜、香,是周庄人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必备的上乘菜肴。
炒血糯
图源:i常熟
年夜饭的甜品担当,在常熟几乎没有哪道菜抢得过炒血糯的风头。
一盘精彩的炒血糯端出来,红彤彤油光锃亮,撒几粒松子做点缀,舀起来顺着勺子边慢慢往下淌,要在盘子边上刮一下,才能放心凑到嘴边,还要小心的吹一吹,吃到嘴里还是会烫得唏里哈啦一番。软软糯糯还带着桂花的清香,老人小孩都爱吃上一大碗。
你家年夜饭桌上的
“C"位菜是哪道?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