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高水平人才引入(泰安全力打造近悦远来)
泰安高水平人才引入(泰安全力打造近悦远来)华鲁锻压立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带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了4个外国专家团队,引进海内外院士等高端人才8人,组建研发团队6个,实现了高档数控成形机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企业产品服务国家战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访: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常欣##采访: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常欣我们与孙宇教授合作的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与李永堂教授合作的海洋风电用卷板机等高端装备和技术 应用于我国大型军用、民用舰船、商用大飞机等的建造 在我国多项重点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产业崛起的背后是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华鲁锻压围绕攻克大型卷板机整机研发“机电液”三大技术瓶颈等难题,放眼全球引才用才。为解决高强度板矫平机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公司引进南京理工大学武凯教授及团队,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我国高强度板矫平机生产技术的
《泰山人才》|泰安:产才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吸纳一个创新团队,构建一个孵化器平台,创造一批产业项目,产才融合为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
我市积极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5.5%、7.4%、20.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达14.8%、11.3%、21%,人才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期,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喜获丰果,荣获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被评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公司重视引才用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引领产业壮大腾飞。
##采访: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常欣
我们与孙宇教授合作的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与李永堂教授合作的海洋风电用卷板机等高端装备和技术 应用于我国大型军用、民用舰船、商用大飞机等的建造 在我国多项重点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产业崛起的背后是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华鲁锻压围绕攻克大型卷板机整机研发“机电液”三大技术瓶颈等难题,放眼全球引才用才。为解决高强度板矫平机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公司引进南京理工大学武凯教授及团队,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我国高强度板矫平机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使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数控机床装备蓬勃发展。
##采访: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常欣
华鲁锻压立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带动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引进了4个外国专家团队,引进海内外院士等高端人才8人,组建研发团队6个,实现了高档数控成形机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企业产品服务国家战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十多年来在壳聚糖纤维行业的深耕运作,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跳出纺织做纺织,依靠科技求转型”,利用壳聚糖纤维制造高端医疗产品,“借”来东华大学孙宾教授,共同进行海斯摩尔手术缝合线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突破高强度壳聚糖纤维及其可吸收缝合线制备的技术瓶颈,为壳聚糖纤维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撑。
##采访: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亮
原来纺织上所用的壳聚糖纤维60万/吨,可用于手术缝合线的壳聚糖纤维2000万/吨,做成手术缝合线后价值10亿元/吨,是壳聚糖纤维的高值化价值直观体现。
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着眼做大做强医养健康产业,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航天研究院等3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联盟,自主培养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组建专业研发团队10个,联合开展壳聚糖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等项目研发,快速推动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
##采访: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广敏
海斯摩尔坚持依靠科技创品牌的理念,采取“项目 人才 产业 资本”的模式,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围绕做大做强高端生物医疗产业,优化人才链布局,加快建设泰安、苏州、北京、欧洲和美国五大研发中心,通过联合研发、整合并购等方式,聘请国内外高端人才,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
企业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针对企业高技能人才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策划实施“泰汶专才”计划,通过优化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搭建产教联合培养平台、实行引才留才激励等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订单班”“冠名班”30多个,培育壮大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优势,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如今,泰安正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磁场”,营造最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优越环境,让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加速集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推动泰安重点产业转型发展积蓄磅礴力量,奏响泰安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泰安之声·融媒体记者 刘杨 子文 云鸿 成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