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自闭症儿童特点(海洋天堂当了父亲)
海洋天堂自闭症儿童特点(海洋天堂当了父亲)大福从出生就患有自闭症,在失去了母亲之后,只有王心诚陪伴在他身边,父子两人相依为命。因为大福情况特殊,王心诚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大福身上。这时的大福已经成年,很多机构都拒绝了王心诚的请求。因为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没有一个安身之所,生命只剩几个月的王心诚没有放弃希望,他一边培养着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边继续寻找能够收留大福的机构。原来,大福自小便患有自闭症,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意外去世,生活无法自理的他只能与父亲王心诚相依为命。然而,他的父亲王心诚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只剩3~4个月的生命。王心诚担心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且没有自理能力的大福在他走后生活更加艰难,便决定带儿子一起跳海自尽。大福并不懂得父亲行为背后的深意,擅长游泳的他将父亲救上了岸。自杀失败后,王心诚整日为儿子之后的去处担忧,他并不畏惧病魔,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死后儿子该怎么办。剥夺儿子的生命,这个决定太过残忍,王心诚决定去找能
男人原是铁石心肠,但只要当了父亲,就会有一颗温柔的心。——杨格
2010年,武打明星李连杰与文章主演了一部文艺亲情电影《海洋天堂》。影片故事简单,情感也十分质朴,但正是通过一件件简单的小事串联,将平凡而伟大的父爱展现出来,让观众为之泪下。
作为一部反映儿童自闭症的电影,《海洋天堂》中的父子相依为命,虽然其中的故事太过温馨美好,有些脱离现实,朴素的名字也劝退了许多人,但影片中内敛克制且没有刻意煽情的叙述手法,展现父爱伟大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自闭症患者有了新的认识。
折翼的孩子,一样的爱影片开头,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有一只孤舟,主角王心诚和儿子王大福坐在船中。思虑良久,王心诚拉着儿子大福纵身一跃,跳入海中,想就此了结了两人的生命。
原来,大福自小便患有自闭症,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意外去世,生活无法自理的他只能与父亲王心诚相依为命。然而,他的父亲王心诚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只剩3~4个月的生命。
王心诚担心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且没有自理能力的大福在他走后生活更加艰难,便决定带儿子一起跳海自尽。大福并不懂得父亲行为背后的深意,擅长游泳的他将父亲救上了岸。
自杀失败后,王心诚整日为儿子之后的去处担忧,他并不畏惧病魔,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死后儿子该怎么办。剥夺儿子的生命,这个决定太过残忍,王心诚决定去找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
这时的大福已经成年,很多机构都拒绝了王心诚的请求。因为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没有一个安身之所,生命只剩几个月的王心诚没有放弃希望,他一边培养着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边继续寻找能够收留大福的机构。
大福从出生就患有自闭症,在失去了母亲之后,只有王心诚陪伴在他身边,父子两人相依为命。因为大福情况特殊,王心诚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大福身上。
不管是面对生活的艰难,还是独自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王心诚从未想过放弃大福。大福是幸运的,他像是折翼的天使,虽然有些残缺,但受到了与其他健康孩子一样的关心与爱护。
点滴小事流淌深沉父爱在王心诚的努力下,大福曾经上学学校的老校长为大福找到了一家民办收容所,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友好,王心诚将大福的东西都送过来后,放心地将大福留在了这里。
在与大福告别时,王心诚心里有些苦涩,有些不舍,但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没有流露出丝毫不舍的情绪。然而,到了晚上,大福情绪激动,不断发出呜呜的嘶吼,工作人员只得给王心诚打电话,让他把大福先接回家。
原来,大福不是没有情绪,不是舍得与王心诚分别,他只是与常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同而已。
王心诚虽然找到了收留大福的地方,但是他也要让大福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因为除了他,世上没有人能再这么耐心,这么细致地陪伴,照顾大福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王心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大福提升自理能力上。人们常说父爱如山,这座山,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小事慢慢堆垒而成的。
王心诚一遍遍地教着大福区分衣服,教他数着秒数煮鸡蛋,扮成乘务员,教不愿与人交流的大福如何上车下车。对于常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大福这里可能要重复千遍万遍才能学会,大福的眼光也从未认真注视过王心诚,但王心诚从未放弃。
为了能够让大福有一份工作,王心诚与海洋馆的经理商量,希望能让大福做海洋馆的清洁工。此后,王心诚又开始一遍遍教大福如何打扫卫生。
王心诚唯一一次对大福发火,也是因为担心在自己离开前,大福还学不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在焦虑后,王心诚还是抱着大福,一边安慰他,一边继续耐心教他。
王心诚像一棵大树,为大福遮挡了所有风雨,用自己的爱与耐心,呵护着大福的心灵。每一处生活中的细节,都戳中泪点,在成为了父母后,有了软肋,也披上了最坚硬的盔甲。
短暂的人生,久久的陪伴为大福寻找到了归宿和稳定的工作,王心诚终于可以放心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他带着大福来到海洋馆,温柔地问着大福:“如果有一天,爸爸不能陪在你身边,你会想我吗?”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大福,不懂王心诚话中的深意,也不懂父亲如果与自己别离,就是永世不再相见。大福是王心诚心中最深的牵挂,见大福没有回应,他又说:“大福,海龟最长寿,看到海龟,就要想到爸爸。”
大福似懂非懂,像是把话听了进去,又像是习惯性地点头,但在王心诚看来,他已经与儿子完成了道别。如今的大福,就算没有自己的陪伴,也可以独立地生活,他的身边,也有善良的人,可以帮助他继续照顾大福。
在王大福的葬礼上,所有的人都是悲伤肃穆,只有大福,是一贯的表情,没有流露出一点悲伤。或许这时在他的心中,王心诚已经成为了海洋馆中的那只海龟,会一直陪在他身边。
在影片的结局,大福一直跟在海洋馆中的那只老海龟身边,在老海龟身边绕来绕去,最后抱着海龟在迷离的海水里浮游。
王心诚离开后,大福这个一直长不大的孩子,好像突然成长了许多。这时的他,已经可以数着秒数煮出白煮蛋,能够一步步走到公交站牌等车;能够在公交车到站时,大声地说“我下”;也学会了在海洋馆拖地。
王心诚陪伴大福的时间只有短短21年,但他却像是与大福融为了一体,从未离去。不管是海洋馆中的老龟,还是潮起潮落,海浪拍岸的声音,这些好像都与王心诚有关,像是他以另一种身份陪在了大福身边。
爱意与善意造出天堂电影名为海洋天堂,一方面是因为大福水性好,在他的世界中,海洋就是天堂,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他将海龟当作了离开的父亲,父亲用爱构出的海洋,就是美好的天堂。
在独自照顾大福的14年中,王心诚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一边要工作养家,一边要陪伴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大福。面对所有的委屈、压力,他都选择了默默承受,担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即使是身患重病,也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儿子。
因此在看到这部电影时,很多人都为之潸然泪下。影片中王心诚为了孩子奔波操劳,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也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
不论生在何时,行走何地,家中的父母永远是我们背后坚实的依靠。与母爱的细腻不同,父爱大多深沉无言,提起父亲时,最多想到的,是他宽厚的肩膀。
文章饰演的自闭症患者大福性格执拗,不愿意讲话,与人交流眼神总会回避,他用演技努力展现着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这也让这部电影除了歌颂父爱之外,还把自闭症带到了大众视野之中。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类疾病。这些孩子们不盲,却对世界视而不见;不聋,却对周遭充耳不闻;不哑,却不知如何开口说话。全世界每160个儿童中就有1位自闭症儿童,他们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他们是自闭症患者,也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除了王心诚之外,影片中还有许多温暖的人。海洋馆的经理十分疼爱大福,将他留在了海洋馆,马戏团的玲玲与大福成为了好友,邻居柴姨尽自己所能帮助大福,收容所的工作人员对大福也耐心友好……影片中的人,大都对自闭症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
也有人批评《海洋天堂》中构造的环境不够现实,这个社会对于接纳大福这样成年的自闭症患者,还不能像影片中那样美好,整部电影中也没有“坏人”角色出现,但这部电影的结局和细节,给许多自闭症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慰藉和鼓励。
这些孩子来自星星,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陪伴,鼓励与关爱。他们需要王心诚这样的家人,同时也需要这个社会的包容与爱。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社会复杂,有阴暗面,也有光明的一面。在这个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开放的世界,希望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即使生活在自己的小小星球中,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与爱意,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