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心理学不敢拒绝别人)
心理学中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心理学不敢拒绝别人)似乎,对方麻烦你,你没有完成,所有的错误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即使自己最终无法帮对方完成那个要求,也不会告知对方真相,而是找各种借口,请求对方的原谅。害怕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你明白,对方提出的要求,或许会给你造成一些伤害,但在你的潜意识里有个声音,让你勉强接受。“不可以拒绝,拒绝对方,就会让对方讨厌你。”
害怕拒绝别人,习惯讨好别人;
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他人;
拒绝他人时,自我的愧疚感,远远大于他人拒绝我们的疼痛感。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害怕拒绝别人的请求。
即使你明白,对方提出的要求,或许会给你造成一些伤害,但在你的潜意识里有个声音,让你勉强接受。
“不可以拒绝,拒绝对方,就会让对方讨厌你。”
即使自己最终无法帮对方完成那个要求,也不会告知对方真相,而是找各种借口,请求对方的原谅。
似乎,对方麻烦你,你没有完成,所有的错误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害怕被别人孤立。
在社交中,你谨小慎微,又特别爱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
别人眉头一皱,默不作声,你心中就有了一场山崩海啸;你在脑补对方的情绪变化,脑补对方生气的原因。
你无法接受被周围的人孤立,更无法容忍别人讨厌你。
在人群中,你始终是那个卑微的讨好者。
就像一个小丑,卖力地提供笑料,让社交的氛围活跃起来。
取悦和讨好,成为你的底色。
害怕跟别人产生言语冲突。
即使你不高兴,即使别人说的话让你难堪,你也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反倒是,你主动低头认错,换取对方的原谅。
无论错误在谁,无论跟谁社交,你的潜意识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如果拒绝了,他们会不会讨厌我?”
“如果我生气了,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心理学上称这些为“讨好型人格”,这是一种心理问题。
-01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取悦他人,忽略自我”
从表面来看,讨好型人格身上具备的特质是:
共情能力强,同理心强,富有爱心同情心,情绪敏感又多疑。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内心深处,潜意识里,缺乏爱意,缺乏认同感。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或许极少受到父母的赞美和支持,极少感受到足够多的关爱。
于是,他们的性格也就变得畏畏缩缩,胆小怯弱。
这一切,最终都成为了他们“讨好型人格”的构成因素。
1、取悦他人
习惯性取悦别人,是这类人在社交中的表现形式。
大家在看小丑表演的时候,只看到了小丑呈现出的节目效果,却忽略了小丑也需要别人带给自己快乐。
他将自己剖开,将自己最痛苦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
但是,却没有人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讨好型人格也是如此。
他表面上讨好,迎合,取悦别人;实际上,在他内心深处,无比需要获得外界的认可。
“只要我讨好他们,取悦他们,他们就不会孤立我。”
于是,他们就养成了取悦被人的习惯。
在任何一个超过3个人的圈子里,都会出现取悦、讨好的人。
三人行,必然有两个人关系更亲密,另外一个人随时被边缘化。
模式可能是:AB,BC,AC。
2、忽略自我的感受
以忽略自我感受,忽略自我价值为代价,换来别人暂时的认可,这样的关系毫无意义。
对塑造一个人的自信,改变一个人的讨好型人格,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并且,一味地迎合外界,讨好他人,只会让你吃更多的亏。
当我们被他人拒绝时,会引起我们潜意识里的“社交疼痛”;
而当我们主动拒绝别人时,又会引起内心的愧疚感。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足以给讨好型人格的人,带来更深的痛苦。
学不会如何去爱自己,你也无法跟这个世界相处。
-02
如何拒绝他人,停止自我内耗?
取悦或讨好,都是对自我精神和内心力量的一种消耗。
久而久之,你就会越来越疲惫,甚至对人生和社交充满恐惧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取悦他人”的行为呢?
1、将自己从外界的眼光中“剥离出来”
心理学上有个“聚光灯效应”。
指一个人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和看法,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以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自己。
这个心理学概念,给我们一个暗示:
当你的生活,始终停留在别人的眼光下,你也就失去了自我。
而讨好型人格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弱化别人的看法。
你走在路上,并没有几个人看你;
你的鞋子脏了,也没有几个人盯着你看;
过度在意外界的看法,只会增加你的自我消耗,让你越来越累。
所以,从现在,从此刻开始,停止自我的精神内耗。
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应该考虑自我的感受:“我想不想?我要不要?”
而不是考虑他人的感受。
只要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你应当先听从自己的声音。
2、自信来源于“拒绝”
先来说“恐高症”。
其实大多数人的恐高症,都是一种“假象”,并非是真实的恐惧高空。
就像有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过山车,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我不行,我害怕,我恐高”。
但是,当你尝试1-2次后,会发现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害怕。
你不愿意拒绝别人,就是你脑补了别人被你拒绝后的感受。
实际上,当他人向你提出请求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他们会有被拒绝的可能性。
所以,连他们自己都意识到了,你为什么还意识不到呢?
这一次,下一次,所有让你难堪,为难,不喜欢的要求和话语,都要及时地说“不”。
拒绝一次,神清气爽;
拒绝2次,精神澎湃;
拒绝3次,自信产生。
学会拒绝,人生美好。
你的价值,不需要迎合他人获得认可;你的价值,在自己手中。
3、边界意识,决定彼此关系
教你一个衡量友谊的方法:
判断你跟对方之间的“边界意识”。
边界意识越强的人,在社交中越靠谱,与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也很舒服。
而边界意识差的人,往往会给你造成各种心理负担,他们还会过度侵入你的生活。
什么是边界意识?
举个例子:
你在加班忙工作,对方却一个又一个电话打给你诉苦;你已经明确地拒绝,并且告诉对方:“我在加班,没时间。”
他却一次又一次叨扰你。
对方的做法,就是缺乏边界意识的行为。
任何关系,都应当有边界意识。
父母与子女,男人与女人,朋友与同事,你与陌生人。
缺乏了边界感,人生会充满痛苦。
今日话题:你有拒绝他人的勇气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