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仙游县地处木兰溪上游,环保地位尤为重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满目青山,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余志雄介绍,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对枫亭铜厝山石料场等22家到期矿山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其中10家矿山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7家矿山基本完成治理任务,初步恢复绿水青山的地貌,其余5家正在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的主力军,近年来,该县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涉及乡镇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家园建设,分类实施,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复绿”工程高质量实施。对正在生产的持证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由采矿权人切实承担起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责任,严格按照恢复治理方案边开采边治理,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监督企业落实治理主体责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对未完成生态恢复治理义务的到期矿山,督促采矿权人继续履行治理义务,每月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现场督促指导各矿山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1)

01

仙游县

再造秀美青山

——仙游县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9月2日,笔者在位于仙游县大济镇东井村的采石场看到,经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后的矿区内种植了藤本植物等,长势喜人。昔日裸露的山体伤疤,如今绿草如茵。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2)

仙游县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多年开山采矿、采石,导致个别绿色山体不同程度破损,影响地质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青山绿水间的露天“伤疤”。

推进全县矿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该县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出台《仙游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去年完成编制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2018-2020),根据各矿山的实际状况因地施策,全力组织实施22家到期矿山采用工程设施和植物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矿山恢复治理,确保矿山生态得到恢复、环境得到保护。

作为生态修复的主力军,近年来,该县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涉及乡镇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家园建设,分类实施,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复绿”工程高质量实施。对正在生产的持证矿山,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由采矿权人切实承担起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责任,严格按照恢复治理方案边开采边治理,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监督企业落实治理主体责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对未完成生态恢复治理义务的到期矿山,督促采矿权人继续履行治理义务,每月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现场督促指导各矿山业主按序时开展恢复治理,采用土石方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对项目区进行整治。

“仙游县地处木兰溪上游,环保地位尤为重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满目青山,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余志雄介绍,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对枫亭铜厝山石料场等22家到期矿山实施生态恢复治理,其中10家矿山完成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7家矿山基本完成治理任务,初步恢复绿水青山的地貌,其余5家正在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该县在矿山复绿工程中,山体植被绿化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主要在坡面和平面覆土种植乔木树种或平整覆土后种植红薯、香蕉、花生等农作物,在立面覆土困难的地方回填种植土种植藤本植物,使原本裸露的受损山体重新披上绿装,生态景观得到恢复。

该县自然资源局地质矿产股负责人杨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建立健全并落实详尽的矿山监督管理机制和日常巡查工作机制,并召开联席会议分析评估研判工作进展,协调解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矿山业主在今年底如期全部完成恢复治理任务,确保全县矿山企业健康有序发展。(陈国孟)

02

荔城区

防止污染源排入河

为提升木兰溪流域水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荔城区黄石镇水南社区积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河道、水沟进行全面清淤整治、拆除乱搭乱盖、清理垃圾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该社区结合“河长日”实践活动,组织人员对沿岸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利用大型挖掘机清除沟渠底部的腐草、淤泥和垃圾,深挖河道,疏通沟渠清淤清障600多米。同时,社区在去年完成的132个三格化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普查,对未建设三格式化粪池的居民户进行建档,并动员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未建户进行三格化建设,确保不漏一户。对已普查在册的排污口进行规范和精准管理,完善排污口档案,社区河道专管员加强对河道和排污口的日常监管,对沿河沿沟的排污口进行常态化巡逻,发现侵占河道种植、养殖、搭盖等现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治。

餐厨垃圾、高空抛物也是污染水质的源头,为斩断源头,该社区组织干部进商户、爬高层,积极宣传油水分离的好处,耐心讲解高空抛物的危害,张贴温馨提示,防止污染源排入河中。(何晋生 林萍)

03

涵江区

臭水沟变身美丽荷塘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3)

白塘镇南埕村昔日沟渠变身美丽荷塘。

临近傍晚,涵江区白塘镇南埕村的休闲广场渐渐热闹起来。晚饭过后,村民们三五成群,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或在人行道上漫步……信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池绿意盎然的荷塘,微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半年前,这片美丽荷塘还是村民避之不及的排水沟渠,常年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今年以来,南埕村在辖区水域内积极开展生物氧化塘建设,提升流域水质,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益于“多功能”氧化塘,不光是河水变清了,位于上、下墩田边的排水沟渠也变了样。过去,这条沟里有污水、垃圾、荒草,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蚊虫四处乱飞。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300多米长的沟渠上层栽种有荷花睡莲等漂浮植物,中层布置再力花等挺水植物,下层分布水藻等沉水植物,俨然变成一道别样的景观。

沿着荷塘前行,该村还在沿线约2公里的岸畔修建环水景观路,在周边的空地配置桌椅供村民休憩、赏荷,昔日的臭水沟变身荷塘。“村里的环境变化很大,排水沟渠不臭了,还添置了健身器材,我们都特别高兴!”正带着孙子在荷塘边休闲的村民老胡乐呵呵地说。

除了整治水塘、沟渠,南埕村还对村容村貌进行治理,集中开展陈年垃圾清理、房前屋后绿化美化,文化墙彩绘等,并积极引导村民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村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朱秀花 林亦霞 )

04

秀屿区

描绘城乡新画卷

——秀屿区立足新起点全力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全国河湖污染治理(县区行动恢复绿水青山)(4)

土海湿地公园滨水码头

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工程总投资约13.3亿元。包含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土海周边水系综合整治及连通工程(二期)、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土海与笏石溪连通工程(坝边河标段)。其中,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涉及笏石、东庄、埭头、平海、南日和月塘等镇共86.12千米河道。

攻坚克难夯实发展底盘,全面出击守卫城乡“美颜”。进入新时代,迎来新形势,秀屿区住建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凝心聚力坚定发展理念,坚持“软硬环境”双翼齐飞,在提升城乡品质方面科学规划、精细布局,开拓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区建设事业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美丽秀屿建设提速增效。

攻坚克难 土地出让实现新突破

最近,秀屿区“吴厝”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8月21日,吴厝地块二在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开拍。经过5轮竞拍之后,厦门大唐以4.02亿元竞得该地块。就在7月份,吴厝地块同样备受关注,市国投集团以4.31亿元竞得吴厝地块一。

“吴厝地块二出让年限为住宅用地70年、教育用地(幼儿园)50年,周边配套资源较为丰富。”秀屿区住建局城建股负责人吴颖峰介绍,该地块位于莆田十中北侧,靠近土海湿地公园,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因而引得各界瞩目。

眼下,在秀屿区,诸如吴厝这样的“香饽饽”地块,正不断释放活力,地尽其用。近年来,为突破土地“瓶颈”,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委、区政府着力转变观念,勇于改革创新,在经营性土地出让等问题上,推行一系列科学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区住建局正重点抓好秀港大道东侧地块一(A、B地块)等8宗共计761.2亩经营性土地出让工作,确保9月份完成清塘大道北侧地块五(260亩)出让工作。

今年以来,该区已完成5宗经营性土地出让,出让总面积为487.8亩,竞拍所得土地出让金9.6亿元。其中,南日镇环岛路南侧地块一共25.6亩,南日海洋集团以1080万元竞得;火车站站前路西侧地块二共85.9亩,富力地产以1.71亿元竞得;火车站莆兴路西侧地块三共79.9亩,世茂地产以1.89亿元竞得;临港工业园区2019-01地块共195.4亩 冰雪世界实业有限公司以1.58亿元竞得。2017-2018年,该区共完成经营性土地出让6宗,出让总面积为370.35亩,竞得所得土地出让金8.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现有已建在售楼盘4个、在建在售7个、前期项目5个。商品房投资年计划完成27亿元,今年1-6月完成投资7.6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8.48%,同比增长21.29%。商品房销售年计划完成32万平米,1-6月完成16.23万平米,完成年计划的50.72%,同比增长42.7%,增幅全市第一。2018年全年共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21.14万平米,同比减少49.5%,销售均价6467元。

务实为民 水系整治展现新颜值

春暖时节,碧桃绽放,粉如云霞;盛夏光年,清塘栖鹭,恣意翱翔;邂逅深秋,菊花盛放。如今,不同季节徜徉土海湿地公园,总能见到别致的风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这样的生态福利,源于土海水环境综合治理。该区积极借鉴我市“绿心”水系保护措施,在土海湿地大力实施治水、植绿、慢行、康养、休闲、铸魂六大提升工程,全力做优土海湿地城市“绿肺”,土海湿地及周边水系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升。

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正是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的一道风景线。今年5月,中交上航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司(联合体)中标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工程总投资约13.3亿元。在当地谋划的生态愿景中,诸多项目情系民生。其中,包含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土海周边水系综合整治及连通工程(二期)、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土海与笏石溪连通工程(坝边河标段)四个子项目,涉及流域生态治理、农业观光采摘、再生水回用、安全水系构建等多方面内容。

说起项目情况,秀屿区住建局排水办负责人潘民志如数家珍。据介绍,土海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土海一期水质提升工程、土海二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土海三期生态保育工程、坝边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社河综合整治工程五个部分,工程总投资6.99亿元。土海周边水系综合整治及连通工程包含河道整治、水系连通、湖底清淤、环湖生态缓冲带、绿岛、环湖污水处理等部分,总投资2.2亿元。土海与笏石溪连通工程(坝边河标段)包含河道岸线梳理、护岸修整、新建护岸等,涉及河道总长1.68千米,清淤清障0.426千米,新建护岸1.254千米,工程总投资0.76亿元。秀屿区河道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含笏石镇、东庄镇、埭头镇、平海镇、南日镇和月塘镇合计86.12千米河道整治,工程总投资3.35亿元。

眼下,木兰溪流域秀屿片区水系综合整治PPP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中,预计9月份完成项目公司组建,10月份完成施工筹备工作并先行动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启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同时,按照先紧后松的工作基调,优先针对污染源密集,污染程度较大的区域开展治理工作。

全面出击 打造城乡污水“净化器”

位于土海周边的西徐村马路上,几名工人正在进行污水管道铺设的回填工作。乍一看,这只是普通的管网。其实,它将是当地村民生活污水的“净化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多、面广,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区住建局村建站负责人罗明星说,不少村民家的化粪池未进行防漏处理,一旦粪水直接渗入地下,生活污水排入周边水域,很容易造成水污染,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为防止出现这类情况,区里与中交上航深化央地合作,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笏石溪河道综合整治PPP项目。”该项目抽调干部郑正介绍,项目总估算投资14.7亿元。

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建设包括全区7个镇,共计147个行政村(社区)的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及污水提升工程,拟建污水处理设施205座,公共厕所93座,污水管网1307千米,污水提升泵站4座,6687平方米稳定塘和20060平方米表流人工湿地。笏石溪综合整治工程起点为笏石溪上游顶溪自然村水塘,工程终点为下游清塘大道,包含河道护岸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三大部分。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已动工建设,先行对环土海周边的珠坑、西徐、坝津、度田、来塘、杨林和东庄镇前云14个行政村同步开展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管网敷设55.4千米。接下来,区住建局将加快推进,倒排施工计划。根据计划,年内将完成笏石镇28个行政村,435.3千米管道,9290座塑料检查井,38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启动笏石溪1.275千米河道整治,年内计划完成部分笏石溪河道整治。同步开展东庄镇、月塘镇及东峤镇的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完成东庄镇前云村污水收集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该局全面打响黑臭水体治理。通过清淤疏浚清理顶社河底泥约1万立方米,完成顶社河中下游总清淤量约8.3万立方米。推进顶社河上游秀山村污水收集管、秀山村及北埔村交界处20立方米三格式化粪池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整治黑臭水体。

此外,该局结合“乡村振兴”实施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依托南日镇九重山景观及海滨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港南村,有银饰珠宝特色产业的东峤镇上塘村,有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东峤镇珠江村等美丽乡村群,依托天云洞旅游景点资源规划发展的埭头镇湖东村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留住“乡愁”,再以“乡愁”挖掘特色产业,双向互补,实现美丽乡村与振兴乡村的互赢结合,实现美丽乡村美丽长存。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省级美丽乡村考核的共69个。(许爱琼 张萍沈 伊莉)

来源:湄洲日报、莆田河长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