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暨春季大典(万名信众齐聚贤良港举行)

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暨春季大典(万名信众齐聚贤良港举行)林自东说,贤良港“海祭妈祖”习俗有其特色元素,那就是缅怀和追思。自公元987年九月初九重阳日林默从贤良港“乘席渡海”到湄洲屿羽化之后,贤良港“里人”当年就在她“升天”的地方立庙纪念,她成为人们敬仰的海神。贤良港九牧林后裔也在林氏宗祠(即后来的天后祖祠)立像纪念她。从此贤良港九牧林后裔每年九月初九都会在湄洲屿北岸海边缅怀和追思,遥祭这位行善济世、靖海护航的祖姑。林默变成了妈祖,妈祖信仰产生、形成。“海祭妈祖”也成为最有特色的妈祖祭祀形式,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妈祖信俗的融合。海祭除了表达对妈祖的怀念之情外,还表达了普度众生、感受温馨、祈盼丰收、感恩海洋、保护大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等理念。“‘海祭妈祖’信俗是贤良港民众用来缅怀、追思、歌颂妈祖行善大爱的信俗活动,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林自东告诉记者,历史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贤良港

全部榜单 网络电视

  • 福建日报
  • 福建要闻
  • 海都报
  • 国际博览
  • 莆田天气
  • 国内社会
  • 福建民生
  • 环球
  • 国内时政
  • 万名信众齐聚贤良港举行“海祭妈祖”大典

    东南网2015-10-23 12:00

    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暨春季大典(万名信众齐聚贤良港举行)(1)

    “海祭妈祖”大典现场。王雪玉 摄

    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暨春季大典(万名信众齐聚贤良港举行)(2)

    今年“海祭妈祖”大典增添了艺术形式表演。

    10月21日(乙未年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1028周年,来自海内外上百家妈祖宫庙和上万名虔诚信众,齐聚北岸贤良港“三炷香”海滨,参加“海祭妈祖”大典弘扬妈祖大爱精神。

    上午9点,海祭妈祖大典仪式开始。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海祭妈祖活动增加了妈祖为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内容,“海祭妈祖”信俗活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传承载体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贤良港千年传承的“海祭妈祖”信俗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缅怀追思植入新理念

    “‘海祭妈祖’信俗是贤良港民众用来缅怀、追思、歌颂妈祖行善大爱的信俗活动,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林自东告诉记者,历史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贤良港“三炷香”礁石海边就会用渔船搭起上千平方米的祭台,海面上还有20多艘挂彩旗装饰的小舟环绕祭台。祭台上供奉妈祖及圣父母神像,安放大香炉和陈列各种祭品。上午吉时,海祭妈祖仪式开始。鼓乐齐鸣,擂鼓三通,礼炮九响,海螺长鸣,鸣锣十三响,奏《迎神曲》;主祭人、陪祭、与祭人按照祭祀行三叩九跪大礼等。主祭宣读祝文,奉三献礼。随后,童女、童男三人一组,向大海敬洒鲜花、美酒,祭奠祖姑,缅怀妈祖。

    林自东说,贤良港“海祭妈祖”习俗有其特色元素,那就是缅怀和追思。自公元987年九月初九重阳日林默从贤良港“乘席渡海”到湄洲屿羽化之后,贤良港“里人”当年就在她“升天”的地方立庙纪念,她成为人们敬仰的海神。贤良港九牧林后裔也在林氏宗祠(即后来的天后祖祠)立像纪念她。从此贤良港九牧林后裔每年九月初九都会在湄洲屿北岸海边缅怀和追思,遥祭这位行善济世、靖海护航的祖姑。林默变成了妈祖,妈祖信仰产生、形成。“海祭妈祖”也成为最有特色的妈祖祭祀形式,体现了海洋文化与妈祖信俗的融合。海祭除了表达对妈祖的怀念之情外,还表达了普度众生、感受温馨、祈盼丰收、感恩海洋、保护大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等理念。

    “这一信俗,在清康熙五十九年地方官奉旨春秋谕祭后,风气更盛。”林自东说,正是这种代代相传、心心相印的信俗活动,促进了各地妈祖宫庙、广大信众之间的联系,使之彼此更加密切和谐,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内容。

    ■“海祭”习俗融入新元素

    妈祖信俗一代代传承,甚至远播海外而不绝。随着岁月的变迁,纪念妈祖的仪式也在不断改进。

    “今年的‘妈祖海祭’增加了妈祖为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内容,‘海祭妈祖’信俗活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和传承载体有了新的发现和进展。”林自东说,根据史料和考证,贤良港在宋代就是一个茶叶和红糖的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码头之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妈祖为来往的船只保驾护航,保护着往来贸易的顺畅进行。为此,今年的活动就将“海丝”这一元素融入。

    首先,“海丝”的元素体现在祭品的增加上。海祭台上增加的祭品有砗磲,其中含玻璃珠一粒(象征夜明珠),内盛海水,水中放置28朵小菊花,象征林默28岁升天;增加了船模型、罗盘、水路簿,象征航行出海,水路顺风;在斋菜上,增加了素食五大盘:水龙(菜圆)、长麺、炸豆腐、糯米卷、红团,象征五福,谐音五湖。增加海鲜四大盘:海鱼2条、龙虾1只、蟹10只、大乌贼1对,寓意四海共祭;还有精制贡品十盘,象征顺风如意,十全十美。

    此外,今年的海祭台旁,还竖起开航神灯,漆红桅杆两支和神灯18盏,寓意妈祖神灯指引,开洋顺利;另外,还有海船36条。

    传统的三献礼也改为五献礼,行献内容也有所改变。初献礼为左茶右果,寓意怀念妈祖;亚献礼为山珍海味,寓意祈盼丰收;三献礼为宝帛经书,寓意出海平安;四献礼为鲜花九篮,寓意壮行船队;五献礼为美酒三坛,寓意感恩海洋。

    与以往纯民间的活动不同,今年的“海祭妈祖”加入了官方的因素,市文广局直接指导,邀请省有关专家全新编排,200多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表演,海祭仪式中的执事、仪仗以及祭典仪式中的表演人员,全部由学生担任。

    “海祭妈祖大典全新升级,无论从音乐、服饰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改编。”此次大典活动的总导演、省歌舞团副团长赖棋锋介绍,大典活动的表演区设置成大船的样式,在音乐上,以海螺、号子、童谣和民谣为基调,融入富有特色的莆仙特色因素,既庄严又深情。在服饰上,以南宋时期的服饰为依据,结合了海洋特色如天蓝色等,还在服装中加入了粉红色等元素,彰显妈祖作为女性的柔美和大爱。而在表现形式上,渔民、渔家女、海螺、船桨等富有海洋气息的元素大量运用,如36名手捧莲花的渔家女,在童谣声中轻轻舞动,营造出民众对妈祖的崇敬之情;18把桨在流动中构成不同画面,8部棕轿抬神踏浪,营造出在妈祖庇护下海边渔民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赖棋锋说,改编后,海祭妈祖大典更加充实,更富有意义,更好弘扬妈祖文化,传承慈爱精神。

    ■延续传承增添新活力

    在海祭妈祖大典上,洋溢青春活力的大学生表演者最受瞩目。传承千年的妈祖信俗遇见新生力量,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

    “我们这次共有200多名学生前来参加,共有10多个不同角色。”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任清华告诉记者,通赞、仪仗队、仪卫队、渔家女、引导员、日月扇、司礼生、九节伞、提灯提炉、棕轿等角色都是由大一新生表演的。

    “10月8日才接到任务,用了两天两夜进行选拔,其实我们训练的时间才10天左右。”任清华说,为了参加这次活动,200多名学生利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不断训练,为了更好理解表演内容,还对妈祖信俗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大部分参与的学生是外地的,对于外地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传播妈祖精神的机会,对于本地学生来说,会对妈祖的大爱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任清华表示,参加海祭妈祖大典,就是传承妈祖精神。

    大典活动上,6名司礼生担任着传递献礼的作用。今年18岁的大一新生茅佳铭来自仙游赖店,她说,她家门口就有一个妈祖庙,从小就听着妈祖的故事长大,对妈祖的精神无比崇敬,此次扮演司礼生她无比开心,不断练习着步伐和手势,力求做到最完美。

    “司礼生走的是圆场步,两手交叉时必须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来自漳州的胡淑君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妈祖信俗。“我觉得很神圣,很荣幸,一定会将这次经历记住,也对妈祖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传承还来自于妈祖信众。今年69岁的苏千桃来自台湾高雄,此次带着11名台湾信众来参加。“这是我第35次到莆田,来北岸了。”苏千桃说,每年的海祭妈祖大典她都会参加,今年还带着几个二三十岁的信众前来。她说,自己年龄渐长,要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播妈祖文化,继承妈祖精神的活动中来。

    “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的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构成了璀璨的妈祖文化,她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林自东说,为传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海祭妈祖大典仪式”即将申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妈祖立德、行善、扶危、济困的大爱精神世世代代,永不停息。(湄洲日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林胜奕)

    猜您喜欢: